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粉状环氧胶粘剂的制备及其表征

发布时间:2020-04-05 11:55
【摘要】:本文利用粉末环氧树脂、固化剂、助剂等原料开发出新型的粉状环氧胶粘剂。该类胶粘剂具有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和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等特点。近年来,人们利用生物质成功地制备出生物基环氧树脂、生物质环氧固化剂以及生物质超支化增韧剂,并将其应用于代替石油基环氧树脂材料。本课题将围绕粉状环氧胶粘剂的中温固化和环氧增韧两个主要问题进行研究,以开发中温固化、高韧性的粉状环氧胶粘剂为目标。具体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部分:(1)探讨不同2-甲基咪唑(2-MI)用量对E-20/HMTA/2-MI体系的影响。2-MI加入使体系固化温度降低、冲击强度增加和热稳定性提高。当2-MI含量为0.6wt%时,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佳。利用DSC曲线可知E-20/HMTA/2-MI体系固化反应E_a=100.3KJ/mol、A=3.57×10~(11)s~(-1)和n=0.94。通过KAS方法可预测E-20/HMTA/2-MI体系在130℃/10 min条件下固化,实现快速固化。(2)探讨不同2-甲基咪唑(2-MI)用量对E-12/DDS/2-MI体系的力学性能及固化性能的影响。加入2-MI在E-12/DDS体系中可以改善韧性并降低其固化温度。当2-MI含量为0.2 wt%时其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佳,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为11.2 KJ/m~2和43.54MPa,分别较E-12/DDS体系提高了28.7%和21.3%。利用DSC曲线可知E-12/DDS/2-MI体系的E_a=64.27 KJ/mol、A=6.3×10~8 s~(-1)和n=0.91。(3)研究不同量的端羧基修饰单宁酸(CATA)对E-12/MPA/2-MI体系的固化行为、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吸湿率等影响。CATA的端羧基可参与固化反应,形成均相结构。CATA加入E-12/MPA/2-MI体系可同时提高其体系的韧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和拉伸性能等性能。当1.0wt%CATA时,E-12/MPA/2-MI/CATA体系冲击强度最高,比未改性体系高111%。(4)研究不同量的端羧基修饰单宁酸(CATA)增韧改性没食子酸基环氧树脂(GA-EP)制备粉状环氧胶粘剂。当1.0 wt%CATA时,GA-EP/MeHHPA/2,4-EMI/CATA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佳,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7.3KJ/m~2、52.1 MPa、5.3%,较未改性体系分别提高了74.8%、22.0%、39.5%。通过SEM可知,该体系没有相分离痕迹,有大量的丝状物,符合原位增韧增强机理。
【图文】:

胶粘剂,涂胶,液体


粉状环氧胶粘剂的制备及其表征状胶粘剂 粉末胶粘剂的定义末胶粘剂是以固体粉状的形式存在,其固体含量可达到 100%。与传剂相比,粉状胶粘剂是通过分散在空气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胶粘,,而溶剂或水作为分散介质。粉末胶粘剂主要以合成树脂为基础,并添加剂等按照一定配比进行混合。预混后,其粉状固体通过双螺旋挤出,其后将其冷却并在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并分级筛选,从而制得粉状胶胶粘剂与液体胶粘剂的使用目的相同都是胶粘材料。然而,粉状胶与液体胶粘剂的涂胶方式截然相反,粉状胶粘剂是通过加压空气手段12]。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涂胶方式是静电喷涂涂装法和流动浸渍法剂可以采用静电喷涂,也能定量地撒涂在预热的被粘物体表面上,在和固化。粉末胶粘剂与液体胶粘剂涂装的区别如图 1-1 所示。

FTIR光谱,冲击强度,热重分析仪,升流


最终冲击强度大小取每组试样冲击强度的平均值能测试验机,温度在23℃左右,加载速度为2 mm/min,按照对于每种组合物,哑铃型样条测试数量不少于 10 根性模量的大小取平均值。性分析ETZSCH 公司的 STA409PC 热重分析仪(TGA),氮,升温速率为 20℃/min,初始样品质量 5~10 mg。析温度 40~300℃下分别以 5、10、20 和 30 K/min 的升流速 50mL/min,样品质量 5~10 mg。析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433.4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坤;虞鑫海;陈吉伟;刘万章;;无色透明环氧胶粘剂的研究进展[J];粘接;2015年02期

2 赵广;张丽华;;提高环氧胶粘剂耐热性的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10年07期

3 何文栋;宁荣昌;许磊;;环氧胶粘剂耐热性的研究进展[J];粘接;2008年08期

4 刘鹏跃;程海霞;;桐马环氧胶粘剂的改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8期

5 刘沛然;李树材;;室温固化耐热环氧胶粘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热固性树脂;2006年04期

6 姚颖;高强度环氧胶粘剂[J];中国胶粘剂;2005年01期

7 ;新型弹性环氧胶粘剂在湖南问世[J];辽宁化工;2004年04期

8 ;新型弹性环氧胶粘剂在湖南问世[J];化学与粘合;2004年03期

9 侯力,王丽洁,王艳萍;桐马环氧胶粘剂的改性研究[J];绝缘材料;2003年05期

10 王沛熹;高速固化环氧胶粘剂[J];中国胶粘剂;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管蓉;夏兰君;张栾;熊晓;孔志祥;张探;;环氧胶粘剂低温固化剂的合成及固化动力学研究[A];201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4年

2 马天信;张多太;;两种环氧胶粘剂在国内典型气候条件下的自然老化性能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学会西北地区分会第五次学术交流会暨西安粘接技术协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飞明;张廉正;张微微;韩其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改性环氧胶粘剂的合成、固化机理[A];北京粘接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胶黏剂论文集[C];1994年

4 田兴和;;急速固化改性环氧胶粘剂的制备[A];第六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5年

5 严辉;李桢林;张雪平;范和平;;无卤阻燃环氧胶粘剂及其覆盖膜的制备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谢丹;过松如;杭颂;彭莉;;用于中温的室温固化环氧胶粘剂[A];第七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7 王熙;郑水蓉;司小燕;;水下环氧胶粘剂的研究进展[A];第十二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于浩;范华;张忠武;董金伟;;低粘度环氧胶粘剂用新型固化剂的研制[A];第十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9 凌爱莲;桑洪勋;;聚氨酯-环氧胶粘剂[A];北京粘接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北京粘接学会成立二十周年暨技术交流报告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吴菊生;;油漆刷用环氧胶粘剂配方设计的探讨[A];第六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新型环氧胶粘剂在国内问世[N];今日信息报;2005年

2 ;室温固化柔韧性环氧胶粘剂开发成功[N];今日信息报;2004年

3 沈明 安徽工程大学副教授;寻求最“粘”助剂[N];中国纺织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东岚;建筑用室温固化耐热环氧胶粘剂制备及其实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2 王芳;钢质海洋平台水下碳纤维修复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3 朱可嘉;常温固化型环氧胶粘剂结构分析及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年

4 徐杰;粉状环氧胶粘剂的制备及其表征[D];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

5 李明坤;无溶剂无色透明快速固化环氧胶粘剂的研制[D];东华大学;2015年

6 冉德龙;室温固化耐热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7 任丹凤;纳/微米增强材料增韧环氧胶粘剂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李永河;表面未处理铝合金用高剥离强度环氧胶粘剂的研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9 童超梅;耐高温无溶剂型环氧胶粘剂的研制[D];东华大学;2015年

10 郭翔;耐高温环氧胶粘剂及其固化动力学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14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14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7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