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多级孔沸石担载镍钨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04:31
【摘要】:燃油脱硫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很多国家都制定了严苛的燃油标准,将燃油中的硫含量限制在10 ppm或15 ppm以下,这就要求燃油中难以脱出的带有烷基的二苯并噻吩类含硫分子如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必须被脱硫。然而,传统的加氢脱硫催化剂在4,6-DMDBT的加氢脱硫反应中催化活性较低,导致其难以满足深度加氢脱硫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制备了多级孔沸石担载的镍钨催化剂并对其在加氢脱硫反应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碱酸处理制备了多级孔Beta沸石,获得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N2吸附,电子显微镜(SEM/TEM)以及固体核磁共振(MAS-NMR)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碱处理过程中,本体沸石中四配位铝的含量会减少,导致其酸性位点的数量明显降低。而后续的酸处理则可以一定程度地恢复四配位铝的含量,从而部分地恢复Beta沸石中酸性位点的数量。同时,由于介孔/大孔的引入,增加了多级孔Beta沸石中酸性位点的可接触性,使其在大分子的酸性催化反应中可以展现出优于微孔Beta沸石的催化活性。其次,制备了多级孔丝光沸石和Beta沸石担载的镍钨加氢脱硫催化剂(NiW/HM-M和NiW/HB-M),并对样品进行了XRD,N2吸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样品的催化活性通过二苯并噻吩(DBT)和4,6-DMDBT的加氢脱硫反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DBT的加氢脱硫反应中,沸石担载的NiW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低于传统的氧化铝担载的NiW催化剂(NiW/Al2O3),这可能是由于在沸石载体上的活性相发生了团聚或者失活导致的。然而,在4,6-DMDBT的加氢脱硫反应中,沸石担载的催化剂展现了较好的脱硫能力,主要是由于沸石较强的酸性使4,6-DMDBT可以通过附加的异构化反应路径进行脱硫,降低了甲基的空间阻碍效应。此外,多级孔的加入可以提升沸石载体中可接触酸性位点的数量,进一步改善催化剂的异构化能力。在4,6-DMDBT的HDS反应中,两种多级孔沸石载体担载的催化剂NiW/HM-M和NiW/HB-M的反应速率可以达到NiW/Al2O3的2倍以上,表明多级孔沸石载体担载的NiW催化剂在深度加氢脱硫反应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最后,以Beta沸石为代表,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多级孔沸石担载镍钨催化剂在加氢脱硫反应中的失活行为,发现Beta沸石担载的催化剂在反应开始后会发生短暂且剧烈的失活,活性的损失可达60%以上。同时,多级孔的引入没能阻止催化剂的失活趋势。然而,在Beta沸石载体中引入钠离子或将Beta担载的NiW催化剂与NiW/Al2O3进行一定比例的机械混合可以有效地提升催化剂的抗失活能力,从而提升其稳定态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将多级孔Beta沸石担载NiW催化剂的稳定态活性提升1.5~2倍。另外,这两种方法也可以适用于提升具有其它框架类型多级孔沸石担载NiW催化剂在噻吩加氢脱硫反应中的抗失活能力。
【图文】:

示意图,石油炼化,工序,示意图


第 1 章 绪论第 1 章 绪论.1 石油脱硫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支柱产业之一。目前,,部分运输工具都是使用石油炼制的产品驱动,因此石油炼化产品的品质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常,石油炼化包括两个部门,石油精馏以油精炼(如图 1-1 所示)。石油精馏通过常压精馏与减压精馏,将脱水脱的石油分离为石脑油,瓦斯油,减压瓦斯油等各个组分,石油精炼则对各分分别进行处理,提高其稳定性(抗爆性),燃烧值,和利用率。将处理各个组分以比例调和,就能够得到平常所使用的(调制)汽油,(调制),航空煤油等燃料。

有机硫类型,石油,噻吩类,重组分


- 4 -这些有机硫组分约有 80%-90%分布在原油重组分中(重组分馏分也是目前国际市场上的主要原油产品)。表 1-3 统计了各国燃油重组分中噻吩类物质与其它有机硫组分的比例[2]。其中,GO 是常压瓦斯油(Gas oil,可参看图 1-1)VGO 为减压瓦斯油(又称为渣油或减压渣油,Vacum Gas oil)。从表 1-3 可以看出,噻吩类物质占原油重组分中 60%以上的硫含量。同时,一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馏分变重,噻吩类物质在馏分中所占的比例还会持续增加。而在成品油如裂化汽油中,噻吩类物质的含量也很高,约占总硫量的 60%以上。剩余的含硫物中,硫醚占 25%左右,硫醇和二硫化物的含量小于 15%[6]。需要表 明 的 是 , 噻 吩 在 原 油 中 很 少 见 , 噻 吩 类 物 质 主 要 是 以 苯 并 噻 吩(Benzothiophene,BT),二苯并噻吩(Dibenzothiophene,DBT)和二甲基二苯并噻吩(Dimethyldibenzothiophene,DMDBT)等形式存在。图 1-2 石油中的有机硫类型[1]Fig. 1-2 Classific ation of organic sulfur-containing components in crude oil[1]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TE624.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增新,邵敏,张启军,王海增;担载羰基铂铼原子簇化合物的分解过程[J];化学物理学报;1994年03期

2 罗玉忠,李红兵,沈海邑,傅宏祥,马玉源,高兰云,周跃坤,王继锋;膦化聚苯乙烯担载四核羰基钴簇的合成和催化作用[J];分子催化;1993年01期

3 江琦,林强,黄仲涛,邓国才,陈荣悌;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研究 Ⅳ.海泡石担载催化剂的性能[J];催化学报;1997年03期

4 李健生,王连军,缪丽娜,郝艳霞,苗小郁,成岳,孙秀云,刘晓东;中空纤维担载氧化硅膜的制备及结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4期

5 谢剑钧,张涛,路文昌;氢在担载金属表面的吸附研究[J];物理学报;1993年11期

6 李臻,夏春谷;扩孔硅胶担载锰卟啉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02年07期

7 沈俭一,关冰,夏元复,陈懿;担载铕催化剂氢还原的穆斯堡尔谱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1995年04期

8 阎子峰,薛锦珍,沈师孔,王弘立;担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上甲烷直接转化为低碳烃的研究[J];催化学报;1996年03期

9 王云普;武楠;张爱民;罗玉忠;傅宏祥;;担载金属簇 Ⅳ.担载四核羰基钴簇的合成及醛化活性[J];有机化学;1983年05期

10 杨明学,李翠兰,张颖梅,顾长立;用于光氧化水放氧的分子筛担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特性表征[J];催化学报;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晨;寇元;;一种疏松态纳米粒子担载体系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张鸿鹏;刘海超;;担载纳米金催化剂应用研究进展[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2011年

3 张鸿鹏;刘海超;;担载纳米金催化剂合成方法研究进展[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2011年

4 白延利;严河清;孙瑜;王又容;;担载型纳米Co_3O_4制备的新方法和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志旺;康巧香;达玉霞;孙歆;吴尚;王建强;雷自强;;高分子担载Ru(Ⅲ)配合物催化下醇类的氧化[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王中学;王大喜;赵振;;SBA-15结构单元环及担载钒模型的量子化学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魏琳琳;姬强强;马国富;陈琴;何海龙;张玉平;雷自强;;MCM-41担载AlCl_3催化下酮类的Baeyer-Villiger氧化[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纪纯新;魏昭彬;辛勤;;利用DRIFIS方法研究TiO_2及WO_3在γ-Al_2O_3表面的担载规律[A];全国第八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94年

9 许德平;黄正宏;王永刚;康飞宇;;活性炭纤维布担载纳米TiO_2及热处理工艺的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许德平;黄正宏;王永刚;康飞宇;;活性炭纤维布担载纳米TiO_2及热处理工艺的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白毅;担载血红蛋白研究取得重要进展[N];中国医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一;多级孔沸石担载镍钨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胡善玮;CeO_2担载的Ag模型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其Cu或Zr的加入对其结构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黄星;表面担载氧化物薄膜的电子结构及氢分子的碰撞动力学[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欣悦;二氧化钛纳米阵列金担载技术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殷雪敏;中空纤维担载掺铁介孔氧化硅膜的制备和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李东媛;介孔碳原位担载催化剂制备与表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易睿;中空纤维担载MCM-48介孔氧化硅膜的制备与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潘磊;沥青基球状活性炭担载Mn-Ce用于NO的低温催化还原[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王同保;Fe_3O_4担载及包覆的介孔碳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郝二霞;天然高分子担载类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翠林;担载树状高分子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海燕;SPE电解池用新型SiC担载析氧电催化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张跃;氧化铈助剂对不同SiO_2-Al_2O_3载体担载的Cu/SiO_2-Al_2O_3气相催化合成3-甲基吲哚的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8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28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9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