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富硒豆类与黑色植物的活性成分分析及在面膜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6 04:17
【摘要】:天然、安全、有效的植物提取物的应用已成为化妆品研发的热点。本论文以富硒豆类和普通豆类(红豆、绿豆、黑豆)和三种黑色植物提取物(黑加仑、黑灵芝、黑番茄)为研究对象,提取分离活性物质,测定其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比较其抗氧化能力;采用体外测定法比较各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能力和吸湿保湿性能;利用成纤维细胞增殖实验,评价植物提取物的细胞毒性及抗衰老功效。通过对这9种植物活性物质及功效的深入研究,将其开发成具有美白保湿功效的乳霜状面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乙醇分别提取富硒红豆、富硒绿豆、富硒黑豆,普通红豆、普通绿豆、普通黑豆六种豆类原料,测定六种豆类醇提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豆类醇提物中主要成分为多酚、黄酮、糖类和蛋白质等物质。总体来看富硒红豆中的黄酮活性成分含量最高,为9.35±0.03%;富硒黑豆醇提物中的总酚含量最高,为2.22±0.04%,且总糖含量最高,为52.84±1.87%;富硒红豆醇提物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5.48±0.06%;豆类醇提物含有的氨基酸种类多样,达到17种。且富硒豆类醇提物中活性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豆类醇提物中活性成分含量。通过对这六种醇提物抗氧化能力进行对比,得出抗氧化能力强弱均为富硒红豆普通红豆富硒黑豆普通黑豆富硒绿豆普通绿豆,这与醇提物的黄酮含量趋势一致,其中富硒红豆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最佳,可达80%以上。(2)测定了黑灵芝、黑加仑、黑番茄三种黑色植物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黑加仑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活性成分含量最高,分别为686.06±6.57μg/g,898.55±5.27μg/g;黑番茄中的总糖含量最高,为221.64±0.07μg/g;黑灵芝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171.45±0.6μg/g。通过对这三种黑色植物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对比,得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强弱均为黑加仑黑灵芝黑番茄,并且清除率均可以达到90%以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强弱为黑灵芝黑加仑黑番茄。(3)体外测定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豆类醇提物中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依次为富硒黑豆普通黑豆普通红豆富硒红豆富硒绿豆普通绿豆,其中富硒黑豆醇提物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34.17±0.21%,表明富硒黑豆的美白效果最佳;黑色植物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依次为黑灵芝黑番茄黑加仑,黑灵芝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11.81±0.3%,表明黑灵芝的美白效果最佳。体外吸湿保湿实验结果表明,富硒绿豆的吸湿保湿效果最佳;三种黑色植物比较,黑番茄的吸湿效果最好,黑加仑的保湿效果最好。成纤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豆类提取物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表明豆类提取物对成纤维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其中富硒红豆对于成纤维细胞增殖率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三种黑色植物提取物中黑加仑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率的促进作用最佳,黑色植物在低浓度时对细胞没有毒性。(4)通过优化面膜的干燥时间和粘度研究,确定面膜的最优配方为:植物提取物5.0%,聚乙烯醇1%,羧甲基纤维素钠2%,海藻糖1%,甘油5.0%,羊毛脂2.5%,三乙醇胺0.5%,十六醇5.5%,白油0.5%,无水乙醇2.0%,尼泊金甲酯0.1%,去离子水加至100%,通过此配方得到的面膜粘度为63414 mPa.s,粘度适中,易于涂抹;面膜的干燥时间为1213±12s,干燥时间较适宜。(5)经过对植物面膜进行稳定性试验及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成品外观较为均匀、细腻,分散均一,易涂展,肤感清爽不油腻,没有颗粒和结块物产生,不易发生油水分离、分层或析出的现象;色泽自然,无异味;面膜的稳定性良好,汞、砷、铅三种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化妆品卫生规范2015版》相关规定,安全无刺激。
【图文】:

标准曲线,硒含量测定,标准曲线,醇提物


硒含量测定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醇提物,豆类


图 2-2 黄酮含量标准曲线Fig 2-2 The standard curve of flavones content 样品黄酮含量测定准确称取各个豆类醇提物粉末 0.2g,,用 60%乙醇定容至 50mL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658.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占伟;张玲;文正华;彭乾;周小江;赵志英;;桃源县富硒功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9年07期

2 任国华;王小英;朱涣潮;;水稻富硒剂的应用[J];杭州农业科技;2008年04期

3 赵寿邦;;对平安县高原富硒特色现代农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青海统计;2015年05期

4 ;富硒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之路[J];广西经济;2018年12期

5 冷风;;牛老大农场 纯天然富硒农场[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01期

6 陈世平;;福建·重点开发诏安富硒青梅和云霄富硒龙眼[J];中国果业信息;2016年11期

7 陈世平;;福建·明溪将建万亩富硒猕猴桃基地[J];中国果业信息;2017年01期

8 ;湘西富硒蜜柑大批量入沪[J];中国果业信息;2010年01期

9 何礼新;陆思思;;打造桂系富硒品牌 推动广西富硒农业加快发展[J];广西农学报;2018年03期

10 池青梅;;大田县富硒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海峡科学;201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席文文;张运胜;邓正春;孙冰;杨兴娟;刘慈明;;艾蒿高产优质富硒栽培技术[A];第一届中国(湖南)富硒食品研讨会专辑[C];2015年

2 彭祚全;;恩施富硒茶的品质与保健功能[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张联合;施卫明;王校常;;富硒与非富硒水稻品种吸收亚硒酸钠差异机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朱发厅;薛华;胡容;;关于培育富硒产业团体标准的探讨[A];团体标准研究与实践论文集(三)[C];2018年

5 钟吉太;;富硒农业已成为桃源的特色产业——桃源县开发富硒产业的思考[A];第一届中国(湖南)富硒食品研讨会专辑[C];2015年

6 于丽敏;薛艳芳;高华鑫;陈璐;张丙春;赵振东;夏海勇;;小麦富硒研究进展[A];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余善鸣;段善海;邓云;王宝军;;富硒豆奶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8 侯福仁;蒋光胜;于杰;;富硒面粉及制品的开发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邓正春;吴平安;杨宇;杜登科;刘玉春;廖林凤;;富硒提质是水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A];2016年湖南省作物学会论文汇编集[C];2016年

10 颜送贵;;浅谈桃源县发展富硒产业的科学依据[A];第一届中国(湖南)富硒食品研讨会专辑[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王永好 葛高远;让“富硒地”变成“富裕地”[N];洛阳日报;2019年

2 记者 房名名;中卫富硒产业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N];宁夏日报;2019年

3 魏锦萍;推进韩城富硒农作物及特色农产品发展[N];中国矿业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曹永亮 通讯员 张世川;武殿生:发展富硒功能农业 实现生态富农梦[N];吕梁日报;2019年

5 记者 周海霞;巴州富硒产品再添“新成员”[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9年

6 夏曾润 曹兴君;我国富硒产业首个院士工作站落户安康[N];陕西科技报;2018年

7 记者 丁宝萍;我市大力发展“硒”望产业[N];吴忠日报;2018年

8 李兆鹏;2018安康富硒茶产业十大亮点[N];安康日报;2019年

9 通讯员 李泽红 王占伟 李世均;富硒产业年销售额近34亿元[N];常德日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黄广顺;富硒产业:安徽省功能农业浓墨重彩的一笔[N];中国食品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春兰;Enterobacter cloacae Z0206富硒多糖的制备、结构分析及其主要生物学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郭宇;恩施地区硒的地球化学研究及富硒作物栽培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3 赵镭;灵芝生物富硒及富硒灵芝硒蛋白的分离纯化和抗氧化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孙显;富硒褶皱臂尾轮虫生理生化特征及抗衰老机制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5 马真真;富硒岩石标准物质研制及硒形态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6 Hala Ali Mohammed Ibrahim;[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仲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及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用于富硒生物样品中硒的化学形态组成及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孙铝辉;硒的双刃剑作用—高硒日粮诱导母鼠和其子代糖代谢紊乱及富硒猪血清抑制人癌细胞增殖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9 路则庆;Enterobacter cloacae Z0206富硒多糖对动物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李倩;富钴和富硒物料湿法处理工艺及理论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玉婷;富硒马铃薯全粉加工及蛋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2 江海芳;富硒豆类与黑色植物的活性成分分析及在面膜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3 张智;富硒甘薯中硒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的初步解析[D];辽宁大学;2018年

4 杜梦珂;富硒碱性茶蛋白ACE抑制肽的制备、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5 邹粮泽;富硒锗乳酸菌培养物对黑猪生长性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8年

6 陈玉梅;代表性富硒植物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效果和安全性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7 尹红波;富硒地龙对大鼠骨折BMP-2、VEGF表达的影响[D];湖北民族学院;2017年

8 高显钧;富硒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9 徐慧;富硒纳豆激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郭康;安康富硒产业发展方向与路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29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29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c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