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喷嘴结构对旋风气化炉内气固两相流场分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30 03:40
【摘要】:煤气化作为提高煤炭的洁净利用的核心技术,一直是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气化炉作为煤气化技术的核心设备,虽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仍然存在喷嘴过烧和水冷壁烧损等突出问题,他们对于气化炉的正常运行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针对现有气化炉型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干煤粉旋风气化技术,同时通过实验室单相试验、两相试验、可视化等方法对不同顶部喷嘴结构及侧壁喷嘴布置形式下旋风炉内气固两相流场进行实验研究,得到最优的气固流场分布规律,旨在解决气化炉内喷嘴过烧和水冷壁烧损问题,同时提高气化性能。根据气、固两相冷态实验模化方法,对单炉容量为700t/d旋风气化炉进行模化设计,得到模型结构及运行参数,以此设计搭建了冷态实验台,并为满足实验条件对粒子成像测速仪(PIV)进行了调试和参数设定。使用PIV粒子图像测速仪,对一次风喷嘴采用直流喷嘴和旋流喷嘴结构及不同的二次风喷嘴布置形式下炉内气固两相流场进行测量,研究不同工况下,旋风炉内气固两相流场的流动规律。分析不同一次风喷嘴结构和不同二次风布置位置对炉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为旋风气化炉的进一步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首先分析对比一次风喷嘴采用直流喷嘴结构,改变二次风喷嘴布置位置时,炉内气固两相流场的分布规律,并重点对比二次风喷嘴位置在L/D?1.0、1.2(L/D为相对高度)的固相工况,得出二次风入口位置在L/D?0.8~1.0之间且更靠近L/D?1.0位置时,炉内不同轴向截面的切向速度分布相对较大且沿轴向速度衰减较小,可形成稳定的旋转流场。然后通过研究一次风喷嘴采用旋流结构,不同的一次风叶片角度和不同的二次风布置位置时,旋风炉内气固两相流场的分布规律,得出当一次风喷嘴采用旋流结构时,二次风布置位置在L/D?1.0处,炉内不同轴向截面的切向速度分布相对较大,气相动力场较好。同时对比在最佳二次风入射处,一次风叶片角度为40°和60°时炉内固相流场,得出一次风叶片角度为60°时,炉内流场中心回流区较大,平均切向速度大的旋转流场。最后经对一次风喷嘴直流型式和旋流型式中两种最佳工况的比较,得出顶部喷嘴采用旋流结构,更有利于在炉内建立中心回流区大,外围速度高的旋转气固流场。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5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章林;气化炉顶部着火原因分析[J];煤气与热力;2005年09期

2 曾依玲;;新型家用气化炉制作技术[J];中小企业科技;2006年08期

3 鲍卫娜;祝亚荣;许敬刚;;气化炉锁斗系统渣堵现象及处理方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9年09期

4 邱晋刚;;浅议壳牌气化炉的炉温调节[J];中氮肥;2010年01期

5 吴玉新;蔡春荣;张建胜;岳光溪;吕俊复;;二次氧量对分级气化炉气化特性影响的分析和比较[J];化工学报;2012年02期

6 ;气化炉炉温监控助力节能降耗[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2年01期

7 井涛;;煤化工气化炉选择浅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9期

8 孙洪恩;;气化炉锁斗系统充压故障的判定与排除[J];广东化工;2013年04期

9 ;工业用K—T式气化炉[J];煤炭化工设计;1976年04期

10 刘耀营;;φ2.8米加压气化炉第三次热态试车简况[J];煤化工;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原晓华;马隆龙;吴创之;;隔板式内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关键尺寸的设计和防止炉内结焦的运行措施[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首台新型气化炉投入生产[A];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贡文政;段合龙;梁钦锋;刘海峰;于遵宏;;气化炉水冷壁结渣特性研究及改进措施[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李召召;孙钟华;代正华;;煤热值对气化炉模拟结果的影响[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照和;;渣油气化炉壳体过热分析[A];第六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精选集[C];2005年

6 蒋自平;郭文元;徐积源;杜是路;;大化肥首台φ2400渣油气化炉的国产化研究开发[A];第五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朱华东;焦保才;段桂平;袭海涛;;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的发展与应用[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于世行;梁国斌;姚运金;郝丁华;马建力;冯长辉;王小辉;;部分氧化法气化炉焊接与砌筑工艺的改进[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周大坤;王雨;张世鑫;李英博;张海龙;;沈鼓气化炉制造工艺技术[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4年

10 龙友松;王守革;王连峰;过洁;;φ3800mm加压气化炉的研制[A];第五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兴富;高效节能环保气化炉产业化开发项目通过验收[N];云南科技报;2006年

2 王世义 吴宝平 记者  蒙辉;一台气化炉解决一个“埋汰村”[N];黑龙江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兵邋通讯员 曹克顺 马静;国内最大的加压气化炉在太重制造完成[N];山西日报;2007年

4 王乐意;中国造出亚洲最大加压气化炉[N];中国化工报;2008年

5 曹克顺邋马静;国内最大加压气化炉在太重竣工[N];经理日报;2008年

6 曹克顺邋马静;国内最大的加压气化炉在太重竣工[N];中国工业报;2008年

7 王景春邋宋四锋;永煤20万吨/年甲醇气化炉完成吊装[N];中国化工报;2008年

8 王爱军;天脊灰熔聚气化炉通过72小时测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9 孙乐 李文霞 记者 张春鸽;子长县在全市首家引进秸秆节能气化炉[N];延安日报;2009年

10 ;宁南引进柴草气化炉示范项目[N];凉山日报(汉);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超;气流床气化炉内颗粒流动模拟及分区模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2 杨志伟;气流床气化炉动态仿真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3 于海龙;新型水煤浆气化喷嘴和气化炉的开发以及气化过程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4年

4 王剑;气化炉渣口熔渣流动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5 林伟宁;气流床水冷壁气化炉熔渣沉积试验研究及水冷壁数值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周密;生物质在流化床气化炉内定向转化过程的模型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梁钦锋;扩散火焰形态及气化炉内熔渣沉积与传热规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8 金渭龙;化学热回收两段组合式气化炉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9 王波;基于输运床气化炉的IGCC系统集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9年

10 孔祥东;工业气流床水煤浆气化炉的建模、控制与优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健健;液态排渣卧式旋风气化炉数值模拟及气化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海熹;生物质半气化炉性能影响因素研究及设计改进[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谭树凯;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设计及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唐佳;新型顶部多喷嘴气流床气化炉的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6年

5 郭卫杰;U-GAS气化炉飞灰理化性质及造粒性能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许峰;生物质炭气化炉炉壁结焦问题的分析与处理[D];山东大学;2016年

7 耿凯;喷嘴结构对旋风气化炉内气固两相流场分布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蒋炳坤;恩德气化炉煤焦气化特性热重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刘志宾;气化炉的建模及其进料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10 吕国富;加压气化炉关键件制造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45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45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b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