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碳基金属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催化制氢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00:37
【摘要】:氢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替代品,有望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目前,电解水制氢和储氢材料(氨硼烷等)制氢是两种高效的制氢方式。尽管催化剂研究发展迅速,Pt基催化剂仍然是催化制氢效率最高的材料,但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碳基金属杂化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独特的边缘位置和协同效应,可用作产氢催化剂,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基于此,本文利用小分子前驱体,通过热处理的方法,调控了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变量,研究了Co/CoO@N-C复合物的生长过程,制备了具有较大比表面积、丰富孔结构的Co/CoO@N-C催化剂。我们将其应用于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在298 K下,产氢速率为15.6 mol_(H2) mol~(-1)_(cat)at min~(-1),表观活化能为54 kJ mol~(-1),循环5次后依然保持良好的催化性能,同比于其它Co基催化剂具有较为优异的催化性质。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引入了另一种含钌(Ru)的小分子,将这两种富含杂原子的小分子充分混合后热解,通过对原料的比例、温度、时间等调控,研究了CoRu纳米合金的生长过程,可控制备了具有氮掺杂碳包覆金属/合金结构的双功能制氢催化剂,其中CoRu_(0.25)@N-C性质最优。在电解水体系中,CoRu_(0.25)@N-C在酸性、碱性电解质中均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在碱性条件下,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过电位仅为27 mV,在酸性条件下的过电位为94 mV,经过1000圈CV循环后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在298 K下,CoRu_(0.25)@N-C催化氨硼烷水解产氢速率可达457.8 mol_(H2) mol_(cat)~-11 min~(-1),表观活化能为32.5 kJ mol~(-1)。这主要是由于金属和N原子的掺杂可以协同优化碳层的电子结构,有效的降低了反应过程中的能垒,提高了产氢速率。由于碳层的保护,该催化剂循环5次后,催化活性保持了最初的96.1%,其形貌基本保持不变,无明显的团聚现象。为了进一步探究载体与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了不同载体和金属(Ru)的不同结晶性对催化电解水制氢过程的影响。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紫菜碳点(CDs)比未处理的紫菜和水热后的紫菜渣更有利于Ru纳米颗粒的分散,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活性。通过研究Ru@CDs的生长过程,发现催化性能依赖于Ru纳米颗粒的结晶性。
【图文】:

主要途径,硼氢化锂,储氢材料,储氢性能


1 绪论结合能较低,难以满足室温下储氢的要求。相比之下,化学储氢材料可整组成和结构,提高其储氢性能,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复合氢化物的储氢能力,如硼氢化锂/钠(LiBH4、NaBH4)和硼-氮化合物(如氨硼BH3等)。该类材料在制氢的过程中,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安全无污染大的应用前景。

电解水,时间轴,制氢技术


图 1.1 三种工业制氢的主要途径[5] 电解水制氢技术及研究进展1 电解水制氢简史及原理电解水制氢具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如图 1.2 所示[11],1798 年,Jiaan 首次利用静电装置,观测到电解水现象[12]。1800 年,William 和 An了电解水的产物是氢气和氧气[13];1833 年 Faraday 通过定量分析总结验,提出了法拉第定律[5, 14];1869 年 Gramme 发明了直流发电机,将电为廉价的制氢技术[15];随着时间的推移,1970 年左右,在能源危机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再次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解决能源有效途径之一[16]。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426;TQ1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瑜;;电解水制氢装置间断性生产设备操作要点[J];化工管理;2014年03期

2 施协弱;充分发挥电解水制氢机的效益[J];气象;1988年12期

3 董义财;;一种新型节能水电解槽[J];能源工程;1988年Z1期

4 张林宝;是淘汰化学法制氢的时候了[J];气象;1989年08期

5 李琼玖;漆长席;庞玉学;申同贺;廖宗富;周述志;;煤气化发电与电解水制氢联产干冰工艺路线设想[J];中外能源;2016年12期

6 ;德利用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技术取得进展[J];上海节能;2014年01期

7 刘金亚;张华;雷明镜;薛演振;;太阳能光伏电解水制氢的实验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4年11期

8 ;德国与荷兰科学家联合开发利用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技术[J];电源技术;2013年10期

9 ;新试剂有助用酶催化电解水制氢[J];现代科学仪器;2013年03期

10 ;利用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技术取得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刚;陈龙;董晓丽;夏永姚;;两步法碱性电解水制氢气[A];第三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6年

2 马媛媛;冯小佳;杨晓剑;王永慧;谭华桥;李阳光;;利用多酸设计和制备新型高效非贵金属电解水制氢催化剂[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九分会:电化学材料[C];2016年

3 陈爱平;何洪波;马磊;常明;李春忠;;光催化辅助电解水制氢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哲;冯进良;徐靓;;基于不同浓度溶液电解水制氢的电解池研究[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隋然;宫玮;;大型电解水制氢装置的生产和使用[A];2013年年会暨工业气体供应技术论坛论文集(上海)[C];2014年

6 宫娇娇;叶美丹;林昌健;;竹叶/纳米管阵列二氧化钛复合膜光电解水制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王腾;常兴华;郑捷;李星国;;氮气等离子体表面修饰的泡沫镍在电催化制氢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L能源材料化学[C];2015年

8 顾德英;朱华;;电解水制氢气微机监控系统[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龚云;吴涛;李建;降鹏刚;郝治;师慧芳;林建华;;多金属氧酸盐金属-有机框架充当电解水制氢的电催化剂[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陈奉娇;王叶云;崔巍;李彦光;;一种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具有优异析氢能力的硅光电阴极[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七分会:光化学[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晶晶;让电解水制氢变得更容易[N];中国科学报;2019年

2 记者 郝晓明;电解水制氢有了长寿命廉价催化剂[N];科技日报;2019年

3 记者 常河 通讯员 范琼;中国科大研制新型催化剂降低电解水制氢成本[N];光明日报;2019年

4 记者 吴长锋;“松球结构”催化剂大幅降低电解水制氢成本[N];科技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王帆;什么时候能开上氢能汽车? 高校、企业电解水制氢技术不断突破[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

6 记者 常河;我学者研制出廉价高效的“电解水制氢”催化剂[N];光明日报;2019年

7 记者 顾钢;德发明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新工艺[N];科技日报;2015年

8 记者 李山;利用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技术取得进展[N];科技日报;2013年

9 ;SOFC高温电解水制氢取得重要进展[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吴长锋;从工厂到汽车,“移动制氢”困局尚待破解[N];科技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郭一飞;钼基硫化物和磷化物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特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2 李彩彩;基于镍、钴、钼的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其电解水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3 李晓;石墨烯复合结构的太阳能光伏电解水制氢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4 何洪波;二氧化钛基纳米复合材料修饰阳极及其光催化辅助电解水制氢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5 刘宏波;水电解制氢中气泡生长及磁场对气泡行为和两相流动特性影响[D];重庆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志弘;碳基金属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催化制氢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魏一聪;高效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实验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

3 赵玉杰;制氢过程热工参数监测装置设计开发[D];北方工业大学;2019年

4 王鹏彦;磷化镍材料的结构调控及电解水制氢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5 潘光兴;过渡金属磷化物及氢氧化物的制备及电解水性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6 祝环环;制氢过程热工参数监测装置设计开发[D];北方工业大学;2018年

7 余梦辉;搭载电解水制氢机的汽油机及整车的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8 王延超;载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于电解水制氢气[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9 张财志;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吕海泉;氢氧发生系统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3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53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f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