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准东煤粉燃烧过程颗粒物生成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15:10
【摘要】:准东煤田探明储量达2136亿吨,是我国最大的整装煤田,对缓解全国紧张的煤炭供应有重要意义。准东煤是典型的高碱金属煤,在燃烧过程中易形成亚微米颗粒物。一般的除尘设备对亚微米颗粒物脱除效果较差,亚微米颗粒物的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本文以准东煤为研究对象,对其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生成特性进行研究。同时,对外加矿物元素对准东煤燃烧时颗粒物生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完成本文的研究内容,首先搭建了沉降炉实验系统,并对其进行了温度场、冷却系统、给粉系统等方面的调试。调试结果证明实验系统稳定,可靠。对产生的颗粒物用ELPI进行收集,用XRF、SEM-EDS等仪器进行分析,获得生成颗粒物的形貌、生成量、化学成分等信息。对准东煤燃烧过程颗粒物形成基本规律进行研究,探讨了温度、粒径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准东煤生成颗粒物(PM10)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位于0.2μm和2μm附近;煤粉粒径越小生成的亚微米颗粒物、超微米颗粒物量均增大;整体上燃烧温度越高,生成PM_(10)总量越多。以去离子水、醋酸铵、盐酸对准东煤进行分馏处理,对经过分馏处理的煤粉进行燃烧,研究水溶性矿物元素、离子可交换态元素、盐酸可溶态、酸不溶态元素等不同赋存形态矿物元素对颗粒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溶性的盐类主要对超细颗粒(PM_(0.2))生成有重要作用;以有机形式存在的Fe、Ca等元素在煤粉燃烧过程通过蒸发变成蒸汽分布在烟气中,当烟气温度降低时通过均相成核、异相凝结形成PM1,造成PM1上这两种元素的分布;不同分馏方法并不会对燃烧过程PM1-10中Si和Al的分布造成很大影响。针对准东煤燃烧过程中生成的亚微米颗粒物量较多,本文对原煤进行不同矿物元素(Mg、Ca、Fe)担载,研究添加不同矿物元素对颗粒物生成的影响作用。担载矿物元素对颗粒物生成质量粒数浓度、形貌、颗粒物化学组成的造成一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控制亚微米生成,整体效果是CaFeMg;进行矿物元素担载可以使生成的部分亚微米颗粒物通过聚积、黏结等方式形成大粒径颗粒物,从而减少亚微米颗粒物的生成。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5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在;苏中地;张洪军;黄震;;香烟燃烧产生的亚微米颗粒物动态粒径谱特征[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2 隋建才;杜云贵;刘艺;张金伦;尹光志;;100MW锅炉NaOH颗粒生成的数值模拟[J];环境工程学报;2009年07期

3 屈成锐;徐斌;吴健;刘建新;王学涛;;O_2/CO_2气氛下O_2浓度对燃煤PM_(2.5)形成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3年03期

4 隋建才;徐明厚;杜云贵;刘艺;;燃煤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生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8年03期

5 赵毅;沈艳梅;;燃煤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物形成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洁净煤技术;2008年05期

6 罗锐;刘石;;应用显微全息方法对微槽流动中亚微米颗粒的追踪(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12年02期

7 黎春梅;柳朝晖;郑楚光;;燃煤过程亚微米颗粒形成过程的模拟[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7年06期

8 孙在;黄震;王嘉松;;亚微米颗粒物的沉积与凝并的模拟与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9 王春芬;黄宁康;张海峰;张永辉;;CuCl~+注入α-Al_2O_3晶体退火后表面亚微米颗粒的形成情况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8年06期

10 汪应红;王群英;付晓恒;;燃煤过程矿物质形态对亚微米颗粒释放的影响[J];煤炭转化;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在;黄震;王嘉松;;室内ETS亚微米颗粒物的数量粒径谱与质量粒径谱演变[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张兴刚;表层过滤高效分离亚微米颗粒[N];中国化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魏凤;燃煤亚微米颗粒的形成和团聚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隋建才;燃煤过程中亚微米颗粒形成与排放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孟韵;煤燃烧过程中有害元素和亚微米颗粒物排放与控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亮;准东煤粉燃烧过程颗粒物生成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王浩;原位亚微米颗粒增强Al-Mg-Si-O系复合材料及其超塑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占中华;矿物特性对燃煤亚微米颗粒物排放特性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邹红果;燃煤过程中亚微米颗粒形成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魏丽君;燃煤过程中亚微米颗粒凝并过程矩方法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洋;雾霾排放源亚微米颗粒物热泳沉积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7 张佳晨;上海、杭州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的吸湿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曾磊峗;生物质涡旋燃烧飞灰颗粒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68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68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e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