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多元醇酯复配型柴油抗磨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16:28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物质变得越来越重要,柴油作为一种石油产品凭借其优异的自身属性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大量的使用柴油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低硫柴油的推广和使用将会是大势所趋,但由于加氢裂化过程中抗磨性分子大量损失,导致低硫柴油润滑性较差,长期使用将会对柴油机造成损坏。于是提升柴油抗磨效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其中最为突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向低硫柴油中加入抗磨性添加剂,这也是世界范围内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手段。本文采用了季戊四醇、甘油以及油酸作为合成脂肪酸多元醇酯型抗磨性添加剂的主要原料,通过对合成工艺的考察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合成条件,得出并制备季戊四醇四油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5h,反应温度170℃,酸醇比为4.3:1,催化剂用量为酸醇总质量的1.5%时酯化率达到97.8%。而制备油酸甘油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140℃,油醇比为1:1.2,催化剂用量为酸醇总质量的1.5%,在该工艺条件下季戊四醇油酸酯的酯化率达到96.1%。且通过红外光谱等检测手段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确认。使用HFRR高频往复试验机对单一的合成化合物进行了抗磨性的考察,同样是300gg/g的添加量时,所合成的季戊四醇四油酸酯与油酸甘油酯都大大改善了柴油的抗磨性。通过考察5种碳链数为18的羧酸并从综合经济合理的方面考察,确定了将油酸作为复配抗磨剂的复配酸。将所合成的季戊四醇四油酸酯以及油酸甘油酯与油酸分别进行复配并测试得到最佳复配比3:1。再将两种同为3:1复配比的季戊四醇四油酸酯/油酸和油酸甘油酯/油酸再进行复配,测得酸-油酸甘油酯/油酸-季戊四醇四油酸的最佳复配比为1:2,添加量为300μg/g时,其磨斑直径为398gm,达到国家标准。考察了自制抗磨剂对柴油各项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低温流动性、氧化安定性等理化性质对原本柴油几乎没有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624.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芷君;丛玉凤;黄玮;张春雪;徐磊;;加氢柴油抗磨剂的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2013年12期

2 王昆;胡泽祥;;低硫柴油抗磨剂的研究进展[J];石油商技;2011年05期

3 闾邱祁鸣;冯心凭;;影响柴油润滑性检测结果的因素[J];润滑与密封;2011年03期

4 刘华;廖丽华;;解决柴油磨斑直径与酸度矛盾问题[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年17期

5 郝春来;冷冰;赵秀明;;改善低硫柴油润滑性能研究概况[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4年03期

6 田野;;严控柴油润滑性改进剂在低硫车用柴油调和中的加入量[J];化工设计通讯;2016年07期

7 赵光辉;关旭;崔锡红;刘庆华;李小军;;柴油添加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工中间体;2007年10期

8 韦淡平;我国柴油的润滑性——一个潜在的重要问题[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1年01期

9 杨蒸;低硫柴油的润滑性研究进展[J];河南石油;2005年02期

10 李苏;吕效平;韩萍芳;;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三元复配型表面活性剂制备微乳化柴油[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淡平;范静芸;黄燕民;阎邱祁鸣;齐浩;;几种柴油抗磨剂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2 吕宏安;何观伟;王宏奎;卞雯;;柴油润滑性改进剂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苟爱仙;张建峰;于宏伟;张春燕;;柴油族组成分离方法研究进展[A];第十三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6年

4 国玲玲;王国峰;;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多产柴油方案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5年

5 毕生雷;刘钺;杜风光;王方方;郑世文;金洪波;;微藻制柴油技术研究进展[A];第三届河南省化学、化工与生物、食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6 薛艳;王树雷;曹文杰;朱春婷;刘婕;沈虹滨;;柴油阻燃技术研究进展[A];2007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凤铉;朱金玲;郑君双;张浩;;多产柴油的炼油新技术进展[A];第八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段崇义;姚文君;崔利久;;一种新型超强环保节能柴油添加剂[A];2011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陶德华;付尚发;张建华;;燃油(柴油)节能助燃添加剂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润滑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温州)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来;吕效平;韩萍芳;;超声波微乳化柴油的制备[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贡晓丽;柴油车期待摘掉“污染主力军”帽子[N];中国科学报;2018年

2 记者 石泽丰;省第二环保督察组夜间突击检查主城区餐饮油烟和柴油货车污染[N];池州日报;2018年

3 韦小宏 万调;严厉打击柴油货车超标排放[N];中国环境报;2019年

4 陈新 李明 何嘉卉;换上“绿装”,,柴油“减排”[N];湖南日报;2019年

5 潘骞;黄山市全链条治理柴油车超标排放[N];中国环境报;2019年

6 赵冬梅 杨安丽;大连推动国三中重型柴油货车技改[N];中国环境报;2019年

7 记者 李建山;2019年元旦起市区将禁止高排放柴油车通行[N];许昌日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范跃红 通讯员 温萱;价值13亿的柴油从海上走私入境[N];检察日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何晓曦;柴油消费迎来提质换挡期[N];国际商报;2019年

10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德国首个柴油车禁令在汉堡实施[N];环球时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宝华;具有醇酯结构组成的低酸值抗磨剂提高加氢柴油润滑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任毅;柴油机燃用柴油-含氧化合物混合燃料燃烧与排放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

3 王佳;柴油烃类组成分子水平预测研究[D];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015年

4 杨金凤;生物通风修复柴油污染土壤实验及柴油降解菌的降解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耿莉敏;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理化性能分析与喷雾特性改善[D];长安大学;2009年

6 胡军强;气动—柴油混合动力发动机工作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臧儒振;二元燃料着火与柴油甲醇燃烧排放的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8 杨广峰;柴油在含醇氛围内燃烧特性及作用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王冲;柴油—氮气混合顶吹还原贫化铜熔渣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10 毛立伟;柴油喷雾撞壁特性的实验和计算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闻迪;多元醇酯复配型柴油抗磨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杨栩;柴油抗磨剂清洁化合成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王q

本文编号:2709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09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b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