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发酵工艺优化及其降解产物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20 07:55
【摘要】: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一种真菌毒素,是镰刀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雌激素效应,早期从霉变的玉米中得到。这种真菌毒素对人和动物特别是猪表现出很强的生殖毒性,因此多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被人们所探索。本文对降解ZEN的菌株ZENL09进行鉴定,优化了ZENL09产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的发酵工艺条件,分析了酶法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产物,探讨了降解产物的细胞毒性。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发现,菌株ZENL09的发酵上清液对玉米赤霉烯酮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降解率为53.59%。通过对该菌株形态的观察、理化特性分析,测定其16S rRNA序列,在NCBI上的BLAST对比,初步鉴定菌株ZENL09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优化了该菌株产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的发酵工艺条件,其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周期24h,接种量3%,摇床转速200r/min,装液量25mL/250mL,发酵温度为33℃,发酵培养基初始pH8.0;最优发酵培养基为:蔗糖20(g/L),蛋白胨26.67(g/L),酵母粉13.33(g/L)。在最优的发酵工艺条件下,ZENL09的发酵上清液对ZEN的降解率达到了88%。(3)ZENL09的发酵上清液用蛋白酶K及沸水浴处理后发现ZEN的降解率明显降低,证明ZENL09发酵上清液对ZEN的降解是酶的作用。将发酵上清液用3KD和10KD超滤管离心浓缩后,得到的截留部分都有降解率,且降解率无明显差异,说明能够降解ZEN的酶存在于被10KD超滤管离心浓缩后的截留部分且降解酶的分子量大于10,000Da。再将截留部分进行SDS-PAGE试验,发现电泳图中有两条明显的条带,推测ZEN降解酶的分子量大小为25.0KDa或66.2KDa。(4)系统研究了不同流动相对HPLC分析ZENL09的发酵上清液降解ZEN的产物的影响,最后确定最适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v/v),在该流动相条件下,找到了保留时间为9.5min时的产物峰。采用高分辨液质联用仪对产物进行分析,确定降解产物的相对分子量为256,再将降解产物用串联质谱打碎分析,初步推测了降解产物可能的结构。(5)研究了降解产物对HepG2细胞的毒性,发现降解产物对HepG2细胞的毒性与ZEN相比降低了很多。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925
【图文】:

结构式


ZEN 的存在,王金勇等[3]调查界大部分国家规定粮食谷物和食卫生标准规定饲料中 ZEN 允许 ZEN 的限量标准为 60μg/kg[6]。小米、芝麻、高粱、大米、燕麦真菌毒素[7-13]。结构及理化性质了 ZEN 的化学结构如图 1.1 所-雷锁酸内酯,分子式为 C18H22O 165℃,对热较稳定,120℃加热化碳,但可溶于碱性水溶液、乙等物质,微溶于石油醚。研究发蓝色荧光[15]。

照片,显微镜,菌株,照片


图 2.1 菌株 ZENL09 显微镜(1000X)观察照片Figure 2.1 The cell morphology of ZENL09图 2.2 菌株 ZENL09 的平板菌落形态Figure 2.2 The colony morphology of ZENL09NL09 形态特征为: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微可见形态为椭圆到柱状,着色均匀,无荚膜,.1)。理生化特性

形态图,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


ZENL09 形态特征为: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微黄色带点红(见图2.2)。在显微镜下可见形态为椭圆到柱状,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为革兰氏阳性菌(见图 2.1)。2.3.2.2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由菌株ZENL09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可知,在酶活与碳源同化试验中,ZENL09可分解利用多种物质,也可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酶(见表 2.4),在表 2.5 中可看出 ZENL09 可利用多种碳源产酸,其产酸结果如下表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丹丹;李少晖;谢云峰;杨永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粮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改进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年04期

2 王宜安;黄沁怡;徐辉;周婷婷;黄攀;袁燕;顾建红;刘学忠;刘宗平;卞建春;;玉米赤霉烯酮对TM3细胞原癌基因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5年03期

3 魏春雁;孟繁磊;樊慧梅;牛红红;宋志峰;;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粮油食品中α-玉米赤霉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J];吉林农业科学;2014年04期

4 戚红卷;荣钊;岳丽君;安代志;靳连群;刘雪林;;一种酶联免疫检测系统用于米面中真菌毒素检测的效果评价[J];医疗卫生装备;2014年08期

5 谢刚;王松雪;崔华;张艳;黎睿;;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J];粮油食品科技;2014年02期

6 雷元培;马秋刚;谢实勇;赵丽红;范_g;李笑樱;王梁;谯仕彦;云鹏;计成;;抽样调查北京地区猪场饲料及饲料原料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状况[J];动物营养学报;2012年05期

7 王金勇;刘颖莉;;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饲料和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J];今日养猪业;2012年01期

8 谭强来;徐锋;黎鹏;程波财;罗洁;魏华;;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年12期

9 程波财;史文婷;罗洁;彭福中;万翠香;魏华;;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基因(ZEN-jjm)的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年02期

10 张丞;刘颖莉;;2009年中国饲料和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总结报告[J];饲料广角;201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小龙;玉米赤霉烯酮降解工程菌的发酵优化及其应用[D];河南工业大学;2013年

2 荣迪;酵母β-D-葡聚糖及衍生物对玉米赤霉烯酮吸附效果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3 尹青岗;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辐照降解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63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63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c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