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ATRP法制备柚皮微晶纤维素高效重金属吸附剂及其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14:13
【摘要】:近年来,现代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随之产生的环境问题使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尤其是水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其中,重金属污染是对人类日常生活威胁最大的水污染之一。重金属的特点包括毒性大、容易富集于动植物体内、不易被降解等,经过扩散、转移后能通过食物链慢慢积累进人体,往往导致人体健康受到毁灭性伤害。因此,重金属污染问题目前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生物吸附法解决重金属污染具有吸附效果好、实施成本低、选择性高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我国常见的农林废弃物柚皮为原料,利用化学分离方法提取其中所含有的纤维素,研究NaOH浓度、H_2O_2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提取条件对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法)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17组实验方案,利用回归方程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并通过SEM、FT-IR、XRD等分析手段对柚皮纤维素的表面形态、官能团以及结晶度进行表征分析。由单因素实验结果可知,在NaOH浓度、反应温度、H_2O_2浓度、反应时间分别为8%、30℃、8%、120min的实验条件下,纤维素含量达到最高;响应面法分析得到的柚皮纤维素最佳提取工艺为NaOH浓度8%,反应温度34℃,反应时间124min,验证实验结果为62.06%。FT-IR和XRD分析从柚皮纤维素的官能团、结构、晶型等角度,进一步定性了被检测物主要含有纤维素。由SEM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柚皮纤维素的长链没有遭到破坏,且表面较为光滑,形状变化不显著。随后将柚皮纤维素酸解制备得到柚皮微晶纤维素,再采用ATRP法在其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单体,并通过开环聚合引入氨基,研究接枝时间和氨化时间分别对接枝率和Cu(Ⅱ)吸附量的影响,并通过SEM、FT-IR、XPS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氨化柚皮微晶纤维素对Cu(Ⅱ)的吸附量和GMA接枝到柚皮微晶纤维素表面的接枝率大小为依据,得到最佳ATRP反应时间为2.5h,最佳氨化反应时间为64h。由SEM、FT-IR和XPS表征从柚皮微晶纤维素的表面形貌、官能团、元素、化学键等角度,进一步证明了利用ATRP法在其表面成功接枝了GMA单体,并成功引入了氨基,从而为Cu(Ⅱ)的吸附提供了大量位点。研究氨化柚皮微晶纤维素吸附剂分别对Cu(Ⅱ)和Pb(Ⅱ)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pH和ATRP反应时间对吸附量产生的影响。由上述实验数据及处理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改性柚皮微晶纤维素对Cu(Ⅱ)和Pb(Ⅱ)的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7h和3h;氨化吸附剂对Cu(Ⅱ)和Pb(Ⅱ)的吸附过程与Langmuir模型(R~2=0.9934、0.9736)拟合之后结果更接近,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52mmol/g和1.46mmol/g,比目前文献中报道的大多数吸附剂的吸附量都高。当溶液pH为2.5~3时,氨化吸附剂对Cu(Ⅱ)和Pb(Ⅱ)几乎没有吸附效果,随后吸附量随着pH的升高而快速增大,当pH大于5.5时,含有两种重金属离子的溶液会产生氢氧化物沉淀,最佳pH值为5~5.5。氨化吸附剂的吸附量随着ATRP反应时间快速增加,并在2.5h时达到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424
【图文】:

吸附材料,吸附剂,离子交换能力


吸附剂的分类(1)无机吸附材料

分子链结构,纤维素


7有效期长等优点。图1.2 纤维素分子链结构式(3) 复合型吸附材料复合型吸附材料一般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材料采用化学合成等方式进行设计后复合而成的吸附材料。它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需求和吸附对象的结构性质来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和合成,因此它相较于天然吸附材料而言可以有效地增加合成过程中的可控性、可设计性和可预期性,同时其拥有的优异性能(比如:机械性能、热稳定性)也是其他单一材料所不可比拟的[30-31]。根据复合过程中基体材料选择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分别为有机/有机型,无机/有机型和无机/无机型[32]。其中,无机材料因为其来源广泛且价格便宜,用来作为复合材料的基材有相当大的优势。高薇等[33]运用硫酸亚铁-硝酸钾氧化法成功制备得到一种复合吸附剂,由所得的实验结果可知,该吸附剂具有很高的磁化率,随着pH的逐渐升高,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不断变得更加优异。1.2.2 吸附剂结构及吸附机理吸附作用是指当吸附剂与吸附质在两相相交的界面上刚接触时就自发产生反应的现象

示意图,聚合机理,过渡金属,示意图


ATRP聚合机理示意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永彬;;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研究进展[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4年01期

2 苏辉辉;肖舒;戴林;何静;;ATRP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羟丙酯[J];化学试剂;2012年09期

3 徐群娜;马建中;鲍艳;;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聚合物刷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11期

4 王媚;林文静;黄海亮;张斯;;ATRP以及ATRP法制备嵌段共聚物研究进展综述[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0年09期

5 王晓丽;甘甜甜;张敏;侯信;姚康德;;ATRP法合成弹性蛋白接枝共聚物及其性能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4期

6 杨伟;陆剑燕;杨成;刘晓亚;陈明清;;ATRP法合成大分子单体及其在微球制备中的应用[J];化工进展;2006年10期

7 李海峰;逄增波;王来来;;基于ATRP接枝改性木质素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学报;2015年12期

8 刘春华;范保林;刘榛;;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二氧化硅表面接枝中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2009年04期

9 王文召;胡敏奇;邵立东;毕韵梅;;两个ATRP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与表征[J];云南化工;2009年02期

10 李娟;段明;方申文;张烈辉;;ATRP与点击化学相结合制备环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锡峰;江小群;周雷激;;基于ATRP原理的聚苯乙烯微球表面聚合改性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逄行雷;傅英娟;秦梦华;;ATRP在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接枝改性中的应用[A];山东造纸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造纸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莹;于文志;杨柏;;液相ATRP法直接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门永军;王乐莉;刘正平;;在分子尺度利用ATRP法制备玉米淀粉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吴极文;汤慧;武培怡;;扇形ATRP引发剂3,4,5-三(十二烷氧基)苄溴的合成[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6 李哲;安英丽;熊德安;邹璐;马如江;史林启;;通过ATRP方法一步合成核交联的聚合物胶束[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功能高分子科学前沿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王晓艳;唐勇;;双齿VA唑啉/铜盐体系催化的甲基丙烯酸酯的ATRP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分会:高分子[C];2016年

8 王晓艳;唐勇;孙秀丽;;新型配体的设计、制备及其在立体定向性ATRP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2)[C];2017年

9 张双分;胡娜;倪忠斌;杨建中;陈明清;;ATRP法合成新型双亲性嵌段大分子单体[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0)[C];2007年

10 彭锦雯;;硅表面引发ATRP接枝亲水性聚合物刷的动力学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唐少雄;高分子合成工业第三次革命的先驱[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良久;“绿色”、高效的ATRP催化体系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3年

2 张洪文;ATRP方法合成几种新型功能化聚合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夏雪伟;ATRP合成含金属配合物端基及含二苯乙烯类侧链的荧光聚合物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熊玉兵;稀土催化剂在离子液体及反向ATRP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张开;水介质中ATRP的研究及几种功能性杂化材料的制备[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李冬霜;利用酶促缩聚与ATRP相结合的方法合成嵌段共聚物[D];吉林大学;2006年

7 彭锦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多功能硅(100)表面改性材料制备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5年

8 刘啸天;酶促与ATRP方法结合制备新型功能聚合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沙柯;酶促聚合方法和ATRP方法结合制备新型功能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迪;ATRP方法制备新型以卟啉为核的星型聚合物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李晓研;ATRP法改性氮化硅纳米粉体及其复合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薛文涛;基于CuAAC和CRP构建新型并发反应(聚合)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3 吴健;光诱导铁盐催化的ATRP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4 周剑;离子液体中ATRP合成聚合物分子量大小控制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8年

5 马梁;无金属光引发SI-ATRP方法制备无机-聚合物杂化材料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6 李春艳;磁性石墨烯基分子瓶刷型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D];西北大学;2018年

7 李鑫;基于ATRP技术的功能性纳米纤维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8年

8 贾红瑞;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以及利用光驱动ATRP进行表面修饰[D];郑州大学;2018年

9 乔莎莎;ATRP和点击化学结合法制备两亲聚合物网络[D];东华大学;2013年

10 徐建峰;ATRP法制备两亲共聚物网络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7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67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c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