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重荧光中心的稀土掺杂荧光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5 14:26
稀土掺杂发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照明和显示、催化、太阳能电池、生物检测、医疗等众多领域。人为调控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质不仅能满足人类对新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研究热点。由于外层电子的屏蔽作用,稀土的4f-4f跃迁受晶体场的影响较小,使得稀土的4f-4f发射相对固定;相比之下5d电子则裸露在外层,稀土的4f-5d跃迁受晶体场的影响较大,但是相对于应用需求4f-5d跃迁的发射范围依然有限。因此,设计并有效地调控稀土的4f-4f和4f-5d跃迁的发射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相对固定的4f-4f跃迁,本论文采用共掺不同稀土离子的方式引入多重荧光中心去调节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质;对于相对受限的4f-5d跃迁,采用同种稀土离子占据在具有多阳离子格位的基质中产生多重荧光中心的方式,最终达到调节发光性质的目的。基于多重荧光中心的稀土掺杂荧光粉,本论文还研究了不同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和具有多重阳离子格位的基质中激活剂的分布和迁移。本论文主要内容有:1.采用多步热分解法,合成了系列NaGdF4:Yb/Eu@NaGdF4:Ce@NaGdF<...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稀土元素及稀土资源概述
1.2 稀土发光材料概述
1.2.1 稀土发光的基本原理
1.2.2 稀土发光材料的分类
1.2.3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1.2.4 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1.3 稀土发光材料性能调控的研究现状
1.3.1 基于能量传递的荧光粉的研究现状
1.3.2 基于激活剂占位的荧光粉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NaGdF4 核壳结构中的能量管理及双模式荧光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来源
2.2.2 实验方法
2.2.3 样品表征
2.3 结果讨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Sr3Y(PO4)3:Ce3+,Tb3+,Sm3+荧光粉的制备及其能量传递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来源
3.2.2 实验方法
3.2.3 样品表征
3.3 结果讨论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新型第4章新型Ba4Gd3K3(PO4)6F2:Eu2+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在nUV-LED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在nUV-LED上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来源
4.2.2 实验方法
4.2.3 样品表征
4.3 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Ca10.5-xMgx(PO4)7:Eu2+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在白光LED上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及来源
5.2.2 实验方法
5.2.3 样品表征
5.3 结果讨论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工作展望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43362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稀土元素及稀土资源概述
1.2 稀土发光材料概述
1.2.1 稀土发光的基本原理
1.2.2 稀土发光材料的分类
1.2.3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1.2.4 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1.3 稀土发光材料性能调控的研究现状
1.3.1 基于能量传递的荧光粉的研究现状
1.3.2 基于激活剂占位的荧光粉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NaGdF4 核壳结构中的能量管理及双模式荧光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来源
2.2.2 实验方法
2.2.3 样品表征
2.3 结果讨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Sr3Y(PO4)3:Ce3+,Tb3+,Sm3+荧光粉的制备及其能量传递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来源
3.2.2 实验方法
3.2.3 样品表征
3.3 结果讨论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新型第4章新型Ba4Gd3K3(PO4)6F2:Eu2+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在nUV-LED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在nUV-LED上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来源
4.2.2 实验方法
4.2.3 样品表征
4.3 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Ca10.5-xMgx(PO4)7:Eu2+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在白光LED上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及来源
5.2.2 实验方法
5.2.3 样品表征
5.3 结果讨论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工作展望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43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7433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