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红色素产生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红色素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9 13:56
  随着社会的发展,色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已愈加广泛,其安全性也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合成色素由于其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对天然色素进行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能产生各类色素的微生物种类有很多,且不受资源、环境和空间的制约,作为一个潜在的色素资源库,在天然色素工业化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前景。本实验室在血芝的培养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一株能大量分泌红色素的菌株,命名为EFOZ-01,通过对真菌的分类、筛选、红色素的稳定性、产红色素发酵条件的优化及色素的纯化与鉴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找到一种能够作为天然色素进行开发利用的生产菌株。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从经典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两方面入手,对菌株进行鉴定。从形态上看,该菌株的菌丝有横隔,分生孢子梗有多个分枝,产生不对称的小梗,形状为扫帚状,分生孢子的形状为椭圆形,颜色呈蓝绿色,初步判定该菌株属于青霉属真菌。利用ITS序列分析,构建进化树,确定该菌与青霉属的同源性达到了99%,属于产紫青霉。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将其命名为产紫青霉EFOZ-01(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EFO...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天然色素的分类
    1.2 主要微生物色素的研究进展
        1.2.1 红曲色素
        1.2.2 黑色素
        1.2.3 β-类胡萝卜素
        1.2.4 灵菌红素
        1.2.5 蓝色素
    1.3 微生物色素的提取
    1.4 我国天然色素的局限与发展
    1.5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产红色素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实验试剂与药品
        2.1.4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产红色菌株的分离与经典分类学鉴定
        2.2.2 产红色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目标菌株的形态学特征
        2.3.2 产红色素菌株在平板上的生长速率
        2.3.3 产红色素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97-100]
    2.4 实验小结
第三章 产紫青霉产红色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3.1 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菌株
        3.1.2 实验试剂和培养基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菌种的活化与制备
        3.2.2 基础培养基的筛选
        3.2.3 红色素产量的测定方法
        3.2.4 营养性因素对产紫青霉EFOZ-01产红色素的影响
        3.2.5 非营养性因素对产紫青霉EFOZ-01产红色素的影响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基础培养基的筛选
        3.3.2 营养性因素对产紫青霉EFOZ-01产红色素的影响
        3.3.3 非营养性因素对产紫青霉EFOZ-01产红色素的影响
    3.4 实验小结
第四章 红色素的性质研究
    4.1 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菌株
        4.1.2 实验试剂和培养基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色素粗产物的制备
        4.2.2 红色素性质的研究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色素粗产物的制备
        4.3.2 红色素的性质研究
    4.4 实验小结
第五章 红色素的制备与结构分析
    5.1 材料与设备
        5.1.1 实验试剂和药品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色素粗产物的制备
        5.2.2 固相萃取法分离色素
        5.2.3 HPLC分析
        5.2.4 LC-MS分析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4 实验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65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765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5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