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酶改性蛋白与纤维素共混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5 02:01
  再生纤维是由蛋白质、纤维素等不能直接纺丝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经人工化学处理后制成的一种纺织纤维。再生纤维的出现,降低了人们对石油资源的使用需求,同时也缓解了对环境的污染。然而,目前大多数再生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甲醛对纤维进行交联处理,会污染环境。所以我们尝试先对蛋白酶改性,使其形成高分子聚合物,符合纺丝原料高分子的特性。在纤维后处理中就可以不使用甲醛进行处理,达到真正的绿色环保无污染。大豆蛋白(SPI)和酪蛋白(casein)在经过酶改性后可以形成大分子聚合物并且纤维在经过酶改性后会增加其机械性能。在本研究中,我们对可能会影响酶反应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对交联后SPI的分子大小、分子结构、表面疏水性和溶液黏度的变化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发现在蛋白提取过程中酸沉后的SPI的交联情况要优于一次碱溶后的,添加高分子化合物对酶反应没有影响,搅拌会加速酶反应的进行。交联SPI经过酸沉后碱性亚基B损失较多。交联后SPI的分子质量增加,交联SPI溶液的黏度远高于SPI溶液黏度,SPI交联后疏水性增加。较高浓度尿素的存在使得SPI的二级结构打开,蛋白变得疏松,分子链打开。高浓度的SPI溶液的黏度随交联时间延长...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纺织纤维
    1.2 再生纤维
        1.2.1 再生蛋白纤维
        1.2.2 再生纤维素纤维
    1.3 国内外再生纤维研究状况
    1.4 大豆分离蛋白与酪蛋白
        1.4.1 大豆分离蛋白
        1.4.2 酪蛋白
    1.5 本课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大豆蛋白交联前后性质的变化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方法
        2.3.1 酶催化大豆分离蛋白交联
        2.3.2 影响酶催化SPI交联的因素
        2.3.3 大豆蛋白交联前后蛋白粘度变化测试
        2.3.4 大豆蛋白交联前后疏水性变化测试
        2.3.5 大豆蛋白交联前后红外光谱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影响酶催化SPI交联的因素
        2.4.2 大豆蛋白交联前后溶液黏度变化
        2.4.3 大豆蛋白交联前后分子结构的变化
        2.4.4 大豆蛋白交联前后疏水性变化
    2.5 小结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酶改性大豆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制备与性能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方法
        3.3.1 尿素对大豆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3.3.2 高浓度大豆蛋白交联时间对溶液黏度的影响
        3.3.3 纺丝液的制备
        3.3.4 纤维结构与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尿素对大豆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3.4.2 高浓度大豆蛋白交联时间和pH对溶液黏度的影响
        3.4.3 纤维的可纺性
        3.4.4 纤维形貌结构
        3.4.5 纤维性能测试
    3.5 小结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酶改性酪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制备与性能
    4.1 引言
    4.2 材料
        4.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3 方法
        4.3.1 改性酪蛋白(CLC)制备
        4.3.2 酪蛋白纤维和改性酪蛋白纤维的制备
        4.3.3 不同配比酪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的制备
        4.3.4 不同pH酪蛋白一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的制备
        4.3.5 纤维结构与性能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纺丝溶液的流动性
        4.4.2 酪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分子结构
        4.4.3 酪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的形态结构
        4.4.4 酪蛋白-羧甲基纤维素钠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
    4.5 小结
    4.6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836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836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7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