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反演中国地区地表反照率的改进研究
【图文】:
第二章研宄区域及研宄数据第二章研究区域及研究数据逡逑究区域逡逑文所用的MODIS地表反照率产品和VIIRS地表反射率产品均AND正弦投影的方式,该投影方式在水平方向上将全球分为36个区HO-H35,垂直方向上分为18个E域,编号为V0-V17。本文的研宄DLAND正弦投影编号H23V04、H23V05和H25V03等19个区域,正好覆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地区。并根据七大自然地理分区[区域划分成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和华南等7个区域
(http://modis.gsfc.nasa.gov/tools/)对数据进行投影转换,将它们全部由正弦投影逡逑转换成等经纬度投影,同时,,根据七大自然地理分区[82],将研宄区域划分成东逡逑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和华南等7个区域(图3.1)。逡逑湾台逡逑0逡逑图3.1中国地区示意图逡逑3.邋2研宄方法逡逑为了分析MODIS地表反照率在中国各地区的反演质量,本文统计分析质逡逑量标记0、1、2、3、4和15的反演结果在各区域的比例,即逡逑rii逡逑ri= ̄NX邋100%逦(3-1)逡逑其中:A表示质量标记/(分别为0,邋1,2,邋3,邋4和15)的反演结果的像元总数;逡逑W为某区域的像元总数为质量标记的反演结果所占的比例。根据该比例,逡逑14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4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爱军;梁学伟;卞林根;刘玉洁;;青藏高原MODIS地表反照率反演结果的空间分布[J];高原气象;2016年06期
2 陈爱军;梁学伟;卞林根;刘玉洁;;青藏高原MODIS地表反照率反演质量分析[J];高原气象;2016年02期
3 孙国荣;方乐锌;李昀英;高翠翠;寇雄伟;;1985—2006年中国中东部总云量变化趋势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5年03期
4 岑思弦;巩远发;赖欣;;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大气热源对川渝盆地夏季降水的影响[J];高原气象;2014年05期
5 杨耀先;李茂善;胡泽勇;仁青普赤;贡觉顿珠;王愚;黄蓉;孙根厚;;藏北高原高寒草甸地表粗糙度对地气通量的影响[J];高原气象;2014年03期
6 李春华;;基于分量替换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的对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3期
7 刘洵;金鑫;柯长青;;中国稳定积雪区IMS雪冰产品精度评价[J];冰川冻土;2014年03期
8 赵勇;李如琦;杨霞;何冬燕;张超;;5月青藏高原地区感热异常对北疆夏季降水的影响[J];高原气象;2013年05期
9 陈琳;贾化乐;杨中华;马浩录;;应用多星多源数据组合动态监测黄河凌汛进程[J];人民黄河;2013年06期
10 卢乃锰;范锦龙;刘健;朱小祥;;卫星遥感在青藏高原大气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J];气象科技进展;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爱军;刘玉洁;卞林根;;MODIS反演云天条件下地表反照率的初步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进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艳;利用NOAA/AVHRR资料分析2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云量时空分布与演变特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15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15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