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东部地区不同气候背景下城市乡村气温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05:50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中东部424个气象台站常规观测资料与再分析气象资料,研究了 1981-2014年中国中东部地区(京津冀、黄淮和长三角)不同气候背景下城市和乡村的气温差异(△T城乡)。研究发现,中国中东部AT城乡昼夜基本皆为正,北部的京津冀和南部的长三角地区△T城乡存在显著昼夜差异:白天,长三角地区AT城乡大于京津冀地区,在夏季最显著;夜间则反之,京津冀地区△T城乡大于长三角地区,在冬季最显著;黄淮地区昼夜AT城乡特征介于前两个区域之间。同时,北部以京津冀为主地区夜间城、乡温差大于白天,而南部以长三角为主地区白天城、乡温差大于夜间,中部黄淮地区城、乡温差夜间略大于白天。分析发现,城市规模不是造成研究区△T城乡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城市化带来的城、乡地气温差之间则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夜间北部京津冀地区响应最强烈。结合大气热源(汇)Q1和水汽汇Q2等要素进一步分析其物理机制发现,大气热源(汇)Q1是表征城、乡气温差异的较好的物理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白天,南方乡村和城市比北方乡村和城市Q1皆较大,南北方城市下垫面类型类似(Q2基本相同),而南方乡村地表蒸散发强烈、地表大气升温较慢,使得南方地区△T城乡大于北方地区△T城乡,且在夏季最显著;(2)夜间,北方乡村地Q1负值绝对值高于南方乡村、也高于北方城市,即北方乡村感热降温显著强于南方乡村和北方城市,而南北方城市Q1值基本相同,使得北方地区AT城乡大于南方地区AT城乡。而四季中,冬季夜间北方城市感热降温显著弱于北方乡村和南方城市,使得夜间北方地区AT城乡大于南方地区△T城乡在冬季最显著;(3)北方主要受感热影响,白天城、乡感热吸热量差值小于夜间城、乡感热放热量差值,使得北方夜间城、乡温差大于白天;南方受降水潜热影响更大,城市、乡村Q1(Q2)差值的昼夜差异不大,南方乡村白天地表蒸散发热量大,使得南方白天城、乡温差大于夜间。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湿润地区白天城、乡温差更大,而低温干燥地区夜间城、乡温差更大。
【图文】:
江西以南一带多山地,为避免不同海拔高度站点气象数据难以直接比较的问题,因此本逡逑文的研究区域范围设定为北纬:29.5°-41°,东经:114°-123°的海拔200m以下的平原丘陵逡逑区,,如图2.1邋(a)所示。该区域南起浙江省北部、北至北京市,纵跨近12个纬度,东起逡逑山东半岛、西至河南省,横穿9个经度。其中本文重点分析研宄的地区从北至南依次为:逡逑京津冀、黄淮和长三角城市群区域。逡逑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东临渤海,西倚太行,逡逑北接燕山,南面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11个地级市,土地面积21.8逡逑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邋1.1亿人,是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有活力的地区;境内地貌复逡逑杂,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等类型齐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倾斜[@。逡逑黄淮地区指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北部,包括河南与山东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逡逑部,位于华北与华中过渡带。主要有信阳、驻马店、宿州、淮南、阜阳等地。南北向以逡逑伏牛山、桐柏山连接处与苏鲁两省交界处为连接分为南部与北部
3.1南北城市热岛差异逡逑3.1.1四季特征逡逑各站与背景站四季城、乡温差AT邋_的空间分布如图3.1所示。逡逑春季白天(图3.1邋(al))除京津冀、黄淮及安徽的局部地区AT焌为接近0的负值逡逑夕卜,中东部地区AT城乡以正值为主,且总体上可以明显的看出,乡的数值在南部地区逡逑最大,中部地区次之,北部地区最小,南北差值较大;夜间(图3.1邋(a2))则情况相反,逡逑研究区整体以正值分布为主,AT邋^的数值在北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南部部地逡逑区最小,但南北差值不大。逡逑⑷邋I逦I邋.悐”⑷IU1)逡逑A邋r邋%逡逑Mpt邋(a2)逦(b2):身史.(c2)逦(d2)逡逑w*.邋fc.邋fc.逡逑AT(*C)逡逑?邋<-1.5邋?邋-1.0-邋-0.5邋0邋0.0-0.5邋0邋1.0邋-邋1.5邋?邋2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423
本文编号:2631783
【图文】:
江西以南一带多山地,为避免不同海拔高度站点气象数据难以直接比较的问题,因此本逡逑文的研究区域范围设定为北纬:29.5°-41°,东经:114°-123°的海拔200m以下的平原丘陵逡逑区,,如图2.1邋(a)所示。该区域南起浙江省北部、北至北京市,纵跨近12个纬度,东起逡逑山东半岛、西至河南省,横穿9个经度。其中本文重点分析研宄的地区从北至南依次为:逡逑京津冀、黄淮和长三角城市群区域。逡逑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东临渤海,西倚太行,逡逑北接燕山,南面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11个地级市,土地面积21.8逡逑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邋1.1亿人,是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有活力的地区;境内地貌复逡逑杂,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等类型齐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倾斜[@。逡逑黄淮地区指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北部,包括河南与山东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逡逑部,位于华北与华中过渡带。主要有信阳、驻马店、宿州、淮南、阜阳等地。南北向以逡逑伏牛山、桐柏山连接处与苏鲁两省交界处为连接分为南部与北部
3.1南北城市热岛差异逡逑3.1.1四季特征逡逑各站与背景站四季城、乡温差AT邋_的空间分布如图3.1所示。逡逑春季白天(图3.1邋(al))除京津冀、黄淮及安徽的局部地区AT焌为接近0的负值逡逑夕卜,中东部地区AT城乡以正值为主,且总体上可以明显的看出,乡的数值在南部地区逡逑最大,中部地区次之,北部地区最小,南北差值较大;夜间(图3.1邋(a2))则情况相反,逡逑研究区整体以正值分布为主,AT邋^的数值在北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南部部地逡逑区最小,但南北差值不大。逡逑⑷邋I逦I邋.悐”⑷IU1)逡逑A邋r邋%逡逑Mpt邋(a2)逦(b2):身史.(c2)逦(d2)逡逑w*.邋fc.邋fc.逡逑AT(*C)逡逑?邋<-1.5邋?邋-1.0-邋-0.5邋0邋0.0-0.5邋0邋1.0邋-邋1.5邋?邋2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治;田光进;;基于MODIS的2001年—2012年北京热岛足迹及容量动态监测[J];遥感学报;2015年03期
2 李耀锟;巢纪平;匡贡献;;城市热岛效应和气溶胶浓度的动力、热力学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03期
3 刘家宏;王浩;高学睿;陈似蓝;王建华;邵薇薇;;城市水文学研究综述[J];科学通报;2014年36期
4 吴昊;王体健;方欢;马亚平;韩永秋;黄澍;姚宇昂;史均清;;南京细颗粒物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J];大气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5 董良鹏;江志红;沈素红;;近十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热岛变化及其与城市群发展的关系[J];大气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6 张艳;鲍文杰;余琦;马蔚纯;;超大城市热岛效应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年际差异[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4期
7 张佳华;孟倩文;李欣;;北京城区城市热岛的多时空尺度变化[J];地理科学;2011年11期
8 李欣;杨修群;汤剑平;孙旭光;房佳蓓;;WRF/NCAR模拟的夏季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多城市热岛和地表能量平衡[J];气象科学;2011年04期
9 王志铭;王雪梅;;广州人为热初步估算及敏感性分析[J];气象科学;2011年04期
10 徐涵秋;;基于城市地表参数变化的城市热岛效应分析[J];生态学报;2011年14期
本文编号:26317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3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