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非平稳条件下东南沿海汛期极端降水演变特征及其归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00:35
【摘要】:全球变暖改变了区域水文循环,导致极端降水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给全球各地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关于极端降水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的海陆过渡地带,是遭受极端降水事件影响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然而,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强降水事件带来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该地区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全面分析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并深入探究其变化原因,是当前极端降水风险评估及灾害预警的前提工作。本文针对变化环境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5省(市)降水序列体现的非平稳特征,选取均值和方差作为表征降水序列非平稳特征的两个重要变量,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EMD)、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1960-2012年研究区汛期(其中前汛期为4-6月,后汛期为7-9月)降水极值序列非平稳特征,通过贡献分析法分析降水极值序列均值和方差变化对非平稳的极端降水序列确定性趋势的增量贡献;运用时变矩法构建非平稳模型,探讨降水序列非平稳特征对极端降水事件再现风险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非平稳条件下东南沿海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演变的成因机制,分别选取适用于前、后汛期的大尺度气候因子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指数,构建综合气候指数和人类活动指数,运用贡献分析法和GAMLSS模型拟合参数对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风险的演变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1960-2012年东南沿海地区各省市降水极值(Dmax)序列在前、后汛期均表现出了明显而普遍的非平稳特性。前汛期Dmax序列确定性趋势增加的站点主要位于浙江、福建两省内陆地区以及广东省北部、西部内陆和西南沿海。在后汛期,浙江省Dmax序列整体趋势为东南增加、西北减少;福建全省Dmax序列逐年增加趋势稳定;广东省和海南省沿海Dmax序列呈现增加趋势,而广东和海南省中部地区呈现减少趋势。2)在前汛期,除福建省外,各省市Dmax序列趋势主要体现为均值的变化,福建省Dmax序列变化趋势在一些站点明显受到方差变化的推动作用;在后汛期,位于东南沿海北部的上海和浙江以及位于研究区南部的广东和海南,Dmax序列方差的变化趋势可以主要解释Dmax序列的整体趋势,而福建省各站点Dmax序列的均值变化主导了其整体趋势的变化。3)运用时变矩模型能够准确模拟非平稳条件下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趋势,降水序列方差的改变会更加显著地影响极端降水量的变化,从而造成极端降水灾害发生风险的显著改变。4)前汛期1986-2012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人类活动贡献突出的范围明显大于1960-1985年社会经济发展缓慢阶段,尤其在浙江和广东两省;在后汛期,大尺度气候变化对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产生主导影响,但是从整个时间序列上看,人类活动对极端降水量的逐年增加趋势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5)前汛期,广东中部和西部沿海是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事件降水量的最大值区。并且,浙江省东北部、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广东西部沿海以及中北部地区无论高频还是低频降水事件都显著增强。后汛期,2年一遇和100年一遇降水事件雨量均表现出沿海多于内陆的特征,其中,上海和浙江中、东部及福建省西北部和东部沿海的2年一遇降水事件雨量增加趋势非常显著,100年一遇极端降水事件雨量显著增加的地区主要是福建东北部沿海和西北内陆以及广东东部。
【图文】:

技术路线图,绪论,技术路线


图1-1技术路线图逡逑Fig邋1-1邋Main邋化邋chnical邋route逡逑

气候特征,气象站,概况,中国内陆


—逦逦逦第二章研巧区概况第二章研巧区概况逡逑2.1地埋位置逡逑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包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5省(市)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一-太平洋间的海前缘地带,,是中国内陆通向东海、南海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和H沪邋E逦H50E逦I200E逦125?邋E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42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骆永明;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降水特点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01期

2 黄一民;章新平;刘f ;张剑明;黄一斌;;湖南降水变化及与印度降水关系研究[J];热带地理;2007年05期

3 李冰;潘安定;;近50年来广东不同强度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4 杨新;;西安市降水频率变化特征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04期

5 朱龙腾;陈远生;燕然然;沈恬;蒋蕾;王瑛;;1951年至2010年北京市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征[J];资源科学;2012年07期

6 张蒙蒙;江志红;;我国高分辨率降水融合资料的适用性评估[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3年04期

7 山夫;;关于超前降水及其原因[J];新疆气象;1987年06期

8 霍寿喜;;“降水”知多少?[J];百科知识;2007年21期

9 杨文峰,陈德亮,胡春娟;天气发生器对陕西降水的模拟[J];陕西气象;2005年05期

10 龚道溢;郭栋;罗勇;;中国夏季日降水频次的周末效应[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晖;;甘肃省近46a年降水结构空间变化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方思达;江志红;;江淮地区不同强度降水变化特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3 黄樱;钱永甫;黄丹青;姚永红;;全球变暖背景下淮河流域极端降水的演变规律[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4 李书严;马京津;;城市化进程对北京地区降水的影响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服务[C];2011年

5 王胜;谢五三;唐为安;陶寅;丁霞;;气候变暖背景下淮河流域昼夜降水演变特征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6 吴宜进;苏布达;姜彤;;近50年长江流域降水日数的演变趋势[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谭俊龄;李春;吴新泽;张苏平;;崂山区降水的气候与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喜全;王自发;郭虎;;城市化进程对北京降水变化影响的初步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吴慧;;海南省降水极值变化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胡翠珍;;阿克苏汛期短历时降水的气候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越;强降水成我国重要致灾因素[N];中国气象报;2008年

2 张昱 记者 高源;6月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7成[N];抚顺日报;2014年

3 记者 张淼淼;北京超百天无明显降水,现中度以上旱情[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记者 曹石岩;乳山4个月仅降水2.7毫米[N];威海日报;2011年

5 记者 王建宏;石市枸杞业被点“死穴”[N];宁夏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孙楠;解析入汛以来强降水[N];中国气象报;2012年

7 记者 李江天;去年我省降水比常年偏多五成[N];辽宁日报;2011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通讯员 董永春 林惠娜;今年秋冬广东或现中等干旱[N];南方日报;2012年

9 记者张洁;河北干旱全国第一[N];河北农民报;2009年

10 通讯员 苏爱芳;河南:旱区有扩大趋势[N];中国气象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惠英;华西地区双峰型降水的天气气候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16年

2 郝立生;华北降水时空变化及降水量减少影响因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吴岩峻;不同天气系统对海南岛降水的贡献及其变化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李岩瑛;祁连山地区降水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吕军;淮北雨季的确定及其气候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6 刘滨辉;东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林业相关气候指标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冯沙;副热带高压中心云和降水及热带和副热带穿透性对流活动分布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传浩;华西秋雨极端降水的环流形势和变化特征及机理[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王wF;我国夏季和全年降水集中程度与旱涝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马思琪;基于GPS遥感资料分析西藏高原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其与夏季降水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张勇;长江中下游地区1-5月降水异常及其成因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龚理卿;基于多模式资料的降水集成及降水与湿度关系的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6 曹小雪;1961-2012年武汉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孙琦;福建西部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袁文德;1962~2012年西南地区气温和降水极端事件时空变化特征[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9 梅雪峰;山区小流域降水量空间变异性及地下水响应行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10 隋佳硕;松花江上游降水时空变化规律及极端降水特征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53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53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2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