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基于PostGIS与QGIS的台风灾害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0-05-09 16:26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度之一,每年的7到9月期间,台风都会给我国东南沿海及内陆地区造成重大的损失。台风灾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台风路径复杂,难以准确预测到台风的变化路径,所以对台风的预测与防御的效果就很难达到理想状态;其次,台风的强度变化大,台风从生成到消亡的过程中,途径各个国家时由于区域的气象等原因,台风强度的变化差异很大;最后,台风的灾害严重,台风造成的灾害往往成千万级别,不论是对人口还是经济都是巨大的损失。基于以上原因,台风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等方面,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和人口众多,台风对其造成的损失日益提高,灾情愈来愈严重。由于目前对台风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台风路径的研究和台风灾害的主要诱发原因的研究,对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的格局研究还比较欠缺。如何收集整理台风路径、台风灾害数据资料,创建台风灾害数据库,通过GIS软件平台进行分析、展示,对历史台风灾害进行多尺度的格局分析与表达,揭示出台风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对台风灾害的风险预测、评估、防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收集和整理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官方热带气旋研究资料——《热带气旋年鉴》,以及中国天气网的台风专题模块的数据、中国台风网的台风路径数据等历史台风资料,创建我国建国以来台风灾害时空数据库,从而实现对历史台风的路径及台风灾害的时空格局研究。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以及对空间数据库Postgresql中的存储方式以及访问技术的了解,选取Postgresql数据库作为存储工具,以PostGIS为中间件对台风灾害数据库进行创建。通过对台风灾害研究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决定选取“灾度”的评判标准来对我国建国以来历史台风灾害进行台风灾情等级的划分。最后在QGIS平台对PostGIS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对已创建的数据库进行了展示与分析,从多尺度对历史台风进行灾损时空格局变化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我国历史台风灾害灾情等级分级、灾情指数显示结果来看,建国以来,我国台风灾害受灾严重的省市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东部沿海省市。内陆地区受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是南部省份,比如湖南省和安徽省。受台风灾害影响相对较轻的除了内陆省市还有沿海的天津市和河北省。(2)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台风灾害受灾频次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受灾频次较高的地区集中在我国的沿海城市: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同时南方内陆省市湖南省受灾频次也处于高值水平。山东、河北和天津沿海省市受灾频次次于湖南省。受灾频次分析的结果显示从总体上来看,台风灾次与受灾严重程度在区域上相吻合,说明两者之间的一定的关联关系。但是,这个规律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省份,在个别省市两者没有很好的相应关系。不过,从总体的空间分布来看,受灾频数的发展趋势总体上是由沿海地区向陆地地区递减。(3)从时间角度来分析的话,我国历史台风灾害主要集中在7、8、9月;致灾台风数在2005年处于一个高值水平,在2000年之后登陆台风数呈上升趋势;1988年之后致灾台风数处于平缓上升趋势。
【图文】:

专题地图,技术流程


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台台风网等收集历史台风路料,搜集整理我国行政区划变更信息,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校理到的资料进行规范化处理,主要包括风力数据的统一;关于的规范处理;受灾面积数据的单位处理;经济损失的单位处理换,格式转换,,统一设置投影坐标系统;数据与空间数据相连接,将规范化处理后的灾情数据与空间数相对应的关系,完成时空数据库的一体化设计;评估准则,划分灾情等级,选择灾情评估的指标及模型,对历化计算,得出灾次等级和灾情等级数据;算结果通过专题地图的方式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历史台风灾害。如图 1-1 所示

系统模型图,系统模型,数据库


第 2 章 台风灾害数据库相关理论口,这个端口 Postmaster 的通常设置为 5432。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请求可以通 PostgreSQL 提供的 Psql 来完成[31]。服务器接收到请求之后,从数据库中提取的单作为请求响应。PostgreSQL 可以将服务器与客户端部署在同一个计算机上,没有特别配置的基础上,外界是访问不到数据库中的信息,这是因为系统通过身的‘loopback’规则来进行数据库系统的间的联系[47]。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4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小梅;杜清运;彭瑞;;浙江省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8年08期

2 杨林;曹春荣;林秋;林文华;赵珊珊;刘灵;;“麦德姆”台风灾害防御行为效益评估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3 尹宜舟;李焕连;;我国台风灾害年景预评估方法初探[J];气象;2017年06期

4 黄榕;夏哲远;夏敏;涂银芳;殷婷婷;孔悦;;《护士台风灾害救护知识手册》的制作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6年02期

5 陈仕鸿;罗子生;唐丹玲;陈舒扬;孙雪;;广东台风灾害评估系统设计与开发[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年31期

6 许丽贞;邱国钦;米彦军;孔悦;殷婷婷;;台风灾害救护技能培训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4年07期

7 江琳;孔悦;罗丹;;护士对台风灾害救护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2年29期

8 虞力;;广东省台风灾害损失评价及其治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9 张京红;刘少军;田光辉;蔡大鑫;许向春;;基于可拓理论的台风灾害评估技术研究——以海南岛为例[J];热带作物学报;2011年08期

10 刘少军;张京红;何政伟;蔡大鑫;田光辉;;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的台风灾害评估系统[J];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雪梅;赵琳娜;王彬雁;巩远发;李依瞳;;台风灾害影响评估系统业务进展[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3 第五届研究生年会[C];2015年

2 梁迅;白婉如;;中国主要台风灾害的空间特征探讨[A];全国巨灾风险管控与巨灾保险制度设计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云梅;李国琛;;探讨台风灾害的影响因素[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宏义;刘汉华;;台风灾害等级评估问题探讨[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万绍杰;支队长;;浅析处理台风灾害的注意事项[A];第四届广西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张斌;陈建国;吴金生;文仁强;;基于风险的台风灾害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模型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正强;丁寿民;;近十年影响中国中纬度沿海的台风灾害特点及其防灾对策[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8 梁必骐;;中国沿海的台风灾害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9 杨林;曹春荣;邱洪华;薛周华;兰良忠;;2016年福建省防御台风灾害行为效益调查评估研究[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1 创新驱动智慧气象服务——第七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7年

10 杨林;曹春荣;林秋;林文华;赵珊珊;刘灵;;2014年“麦德姆”台风灾害防御行为效益评估研究[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 第五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气象服务与信息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潘园园;国家救灾预警响应工作组赴闽协助开展台风灾害防范应对工作[N];福建日报;2018年

2 记者 陈冬琪;最大限度减少台风灾害损失[N];汕头日报;2016年

3 通讯员 张海山 汪昕;解析台风灾害特点极其防御[N];中国气象报;2011年

4 记者 卓上雄 特约记者 熊瑛 通讯员 刘少军;海南建立国内首个台风灾害评估系统[N];海南日报;2009年

5 记者 黄芍 通讯员 许旭富 张涛 沈冠洲;石W窍憬洞硎本赫甯咭蛔臶N];钦州日报;2009年

6 于之;为什么我国台风灾害多?[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7 本报评论员;全力以赴防范台风灾害[N];海南日报;2016年

8 记者 王力;努力把台风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N];杭州日报;2015年

9 金哲;在应对台风灾害中彰显党的先进性[N];浙江日报;2006年

10 记者 俞骆波 通讯员 张子涵;浙江制定台风灾害风险区划[N];中国气象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少军;基于多信息源的台风灾害实时评估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崔娜;台风灾害下无车群体疏散需求预测与集散设施选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孙晓峰;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复合防风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迪;基于叶绿素a含量变化的海岸带区域水质监测与台风灾害评估[D];海南大学;2018年

2 刘雅玉;基于案例推理的台风灾害快速评估方法[D];武汉大学;2018年

3 王文惠;基于PostGIS与QGIS的台风灾害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D];长江大学;2018年

4 王美双;浙江省台风灾害分析与风险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金明一;台风灾害评估模型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琼琼;构建台风灾害危机管理体系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7 林在文;滨海城市台风灾害管理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8 丁梦唯;浙江省应对台风灾害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俞布;杭州市台风灾害风险区划与评价[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仲丽君;台风灾害综合评价与损失预测方法研究及其软件平台开发[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56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56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3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