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基于省际的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0 13:03
【摘要】:随着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中国以及全球造成的不利影响的日益凸显,脆弱性作为研究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程度的重要工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众多关注。论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气候变化脆弱性的概念体系、评价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然后以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在暴露度-敏感性-适应力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国大陆省际地区的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并运用GIS技术绘制了中国大陆气候变化脆弱性等级分布图,对中国大陆地区在面对气候变化时的所表现的暴露度、敏感性、适应力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中国大陆地区的气候变化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少数的几个地区(北京、浙江和广东)处于潜在脆弱状态,几乎全国所有地区均具有脆弱性,且在处于脆弱状态的省际中,大部分处于中度及以上脆弱状态。其中,宁夏、海南、贵州和甘肃处于高度脆弱状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大。在轻度及以下的脆弱区域中,均是东部地区;而在中度及以下的脆弱区域中,只有中部的山西、江西以及西部的重庆落入轻度脆弱区,其他西部、中部以及东北部地区均处于较高脆弱状态及以上。结合其组成因素以及脆弱性等级分布图进一步分析可知,单一因素的得分高低不能决定地区的最终脆弱状态;处于同一脆弱等级划分的地区其脆弱性主要影响因素不一定相同;处于同一经济区域的地区,其脆弱性等级不一定相同,甚至相差较大;并且中国大陆气候变化适应力图与脆弱性图具有最高的匹配度。最后针对中度及以上脆弱区,结合对脆弱性各要素所衡量指标的考察,分别对各地区的脆弱状态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从而为减少地区脆弱性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图文】:

分布图,暴露度,气候变化,中国大陆


第 4 章 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结果及应对策略研究区域 地区 自然灾害 人类活动强度 人口暴露 经济暴露 暴露度贵 州 0.533 0.244 0.067 0.019 0.739云 南 0.311 0.325 0.041 0.011 0.572西 藏 0.024 1.000 0.000 0.000 0.776陕 西 0.282 0.186 0.062 0.028 0.487甘 肃 0.301 0.000 0.021 0.005 0.286青 海 0.111 0.110 0.002 0.001 0.181宁 夏 0.553 0.458 0.043 0.018 0.887新 疆 0.139 0.276 0.004 0.002 0.333

分布图,敏感性,中国大陆,气候变化


34图 4-2 中国大陆气候变化敏感性分布图如图 4-2 所示,与中国大陆的暴露度情况相反的是,除了海南省以外,偏南部的地区比中北部地区呈现更低的敏感性。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对气候显示中度及以上的敏感性,说明了大部分地区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容易受候变化的刺激而呈现不利影响。根据经济区域的划分,东北地区的气候敏感高,从敏感性影响因子上看,发现对于东北三省来说,所有敏感因子均呈现的得分,因此显示高度的敏感性,在其他同等条件下,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较弱。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海南省具有最高的敏感性外,,处于东部的河北省于高敏感区,而与其相邻的北京市、天津市的敏感性却较低。同样对敏感性响因子进行考察,发现河北省除了生态具有较低敏感性之外,其他方面的敏值均处于较高水平,由此导致综合敏感性值较高。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4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克刚;;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话题[J];紫光阁;2002年02期

2 向柳;张玉虎;郭晓雁;;四川省气候变化风险及适应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9年04期

3 本刊编辑部;;2018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健康峰会[J];中国全科医学;2019年08期

4 王滢;刘建;;科学推动气候变化适应政策与行动[J];世界环境;2019年01期

5 李欣悦;;气候变化的中国应对[J];世界环境;2019年01期

6 田丹宇;;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研究[J];世界环境;2019年01期

7 姜利;;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J];世界环境;2019年01期

8 岳彩云;;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J];环境与发展;2019年02期

9 万钢;;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年01期

10 ;两部委明确七项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主要行动[J];吉林勘察设计;201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慧;;美国地方气候变化立法及其启示[A];区域环境资源综合整治和合作治理法律问题研究——201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默罕·穆那辛何;;直面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的挑战: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的应用[A];北京论坛(2004-2015)主旨报告与特邀报告集[C];2016年

3 ;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 中国经济50人论坛课题组 第六章 制度安排[A];Toward a Low-Carbon Development: China and the World[C];2010年

4 胡鞍钢;管清友;;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四大可行性[A];国情报告(第十一卷 2008年(上))[C];2012年

5 张海滨;;应对气候变化:中美能合作吗?[A];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08(总第1 期))[C];2008年

6 丁金光;;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与中国的贡献[A];公共外交季刊(2016年第1期 春季号)[C];2016年

7 张焕波;;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趋势与分析[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5~2016)[C];2016年

8 黄永富;;中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前景及对策[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5~2016)[C];2016年

9 邱昱桦;;陨击天文事件与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A];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10 ;皮尤报告:民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有共识也有差异[A];科学媒介中心2015年推送文章合集(下)[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提高应对灾难的意识与能力[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年

2 记者 张梦然;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气候变化与技术创新[N];科技日报;2018年

3 赵路 译;冰山“托底” 生物遭殃[N];科学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陆琦;北极科考:中国须深度介入[N];科学时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行勇;气候变化原因须继续探究[N];科学时报;2011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任芳言;算算气候变化的经济账[N];中国科学报;2019年

7 鲁亦;科学家支持孩子们为气候变化而抗争[N];中国科学报;2019年

8 赵路;气候变化已然危害全球农业生产[N];科学时报;2011年

9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杜祥琬;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科学性[N];科学时报;2011年

10 记者 王静;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发布[N];科学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NGARUKIYIMANA Jean Paul;卢旺达旱涝和气温的气候变化及其与疟疾活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张振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近现代气候变化及环境响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祁晓凡;气候变化条件下干旱内流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4 阮红燕;气候变化对广西甘蔗生产潜力影响的模拟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5 姜大川;气候变化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8年

6 刘胜利;气候变化对我国双季稻区水稻生产的影响与技术适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7 李望军;气候变化对云南省寒温性针叶林潜在生境的影响预测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8 廖建凯;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王t熺

本文编号:2657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57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8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