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多单体对流云团的自然发展和人工催化的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20-05-11 11:38
【摘要】:对流云是我国各地常出现的重要降水云系,深入研究对流云的演变规律、降水机制和对流云催化方案和效果,对于其降水预报以及实际外场人工消减雨作业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使用CAMS云模式(将CAMS云微物理方案耦合进WRF中尺度数值模式中),针对2015年8月22日北京平谷地区一次小尺度对流云团降水过程,结合实况观测,开展自然云和催化模拟研究。首先分别使用NCEP FNL资料和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资料作为模式的初始场启动模式,模拟研究了不同初始场对该类云的模拟能力;揭示了该类对流云系降水的物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碘化银催化剂在此次对流云过程中采用不同催化方案得到的催化效果。得到一些重要认识。主要结果有:1.通过对该对流云团的模拟,分析了CAMS云模式对多单体对流云团的模拟能力。结果显示,使用CAMS云模式模拟的云带、雷达回波、雨量以及对流单体的尺度、形状、位置与实况较为一致。2.对比分析了使用NCEP FNL和LAPS两种初始场的模拟结果与实况的差异,结果显示,使用LAPS初始场模拟的对流云团的尺度、形状、位置和演变情况的模拟结果要优于使用NCEP FNL初始场的模拟结果;特别是对对流云团演变过程的模拟,LAPS初始场的结果在前6h的模拟结果更接近实况,14:00以后,模拟的对流云团的演变过程较实况稍有滞后,生命史大约延长2h左右。而使用NCEP初始场对层状云的模拟结果更有优势。3.在LAPS初始场对云结构的模拟结果基础上,研究了自然云的微物理结构特征和降水机制,结果显示:该对流云团是冷暖混合性质的降水云系。冰晶通过凇附增长过程形成霰粒子,霰粒子融化形成雨滴是产生降水的主要微物理过程。该对流云团的降水机制为冷云降水机制与暖云降水机制相结合,其中冷云降水为主要机制,而暖区的供水云则对降水起到了增强作用。4.使用CAMS云模式中的碘化银催化模块,对对流云团进行催化数值模拟控制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不同时机和部位实施催化的效果,同时可为外场人工消减雨实际作业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论有:1)在对流云团发展、成熟、消散阶段采用过量催化的方式都能不同程度地起到抑制降水的作用,在成熟阶段采用多次催化的方式催化对流单体,催化减雨效果最好;2)当使用的催化剂剂量越大时,区域平均减雨量也越大;3)减雨时段主要集中在催化后2h以内;催化后40min减雨效果最为明显;4)催化后区域平均雨量有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5)在早期实施催化作业时,剂量不够大时将会在催化后3h有较明显的增雨效果,成熟阶段的催化作业则不会带来明显的增雨;消散阶段的催化作业则随着云体消散,一直维持减雨。催化剂量越大,减雨效果越明显,地面净减雨量越大;6)催化作业造成减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层出现更多粒径较小的霰粒子,导致下落至暖区的霰含量减少,从而使得融化形成雨滴的粒子含量减少,造成了地面的减雨。
【图文】:

工作流程,文献,方案,粒子群


图 2.1 WRF 模式框架及工作流程(引自文献)[71]2.2 CAMS 微物理方案简介的水汽凝结或凝华形成大量的微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云中分布。为描述不同种类水凝物粒子的相变过程、增长的微物理过程,需要抓住粒子群的主要特征,用少数参书对流云系,CAMS 方案中把水凝物分为云滴(半径小于 (直径大于 0.02cm 的水滴)、冰晶(包括雪团)、霰(包于 0.5cm 的冰球)五种。用单位质量空气中所含该水凝物Qc,Qr,Qi,Qg,,Qs)和单位质量空气中所含该水凝物粒子,Ns,Ng,Nr)这两个参数来描述水凝物粒子群的特征,简单数方案。 方案最早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胡志晋[50]等发展的一方案。本文使用的是由高文华 [50]改进后的 CAMS 方案, 水 量 ( Qv,Qc ) , 冰 晶 、 雪 晶 、 雨 水 和 霰 的 比 水 量

微物理过程,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国防科技大学


CAMS云方案微物理过程示意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456.7;P426.5;P4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汇军,孔玉寿;应用连续小波变换提取对流云团[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戴熙敏;影响江西的强对流云团的统计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1994年01期

3 郑新江,赵亚民;华北强对流云团的活动及其天气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1992年S1期

4 叶惠明,郑新江,蒋尚城;华北地区强对流云团的卫星云图特征[J];气象;1993年01期

5 陈桂祥,王培珠;对流云团与大暴雨[J];气象;1988年07期

6 姚祖庆,朱翠英,杨露华;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流云团的统计分析[J];气象;1988年11期

7 陈渭民 ,赵海燕,郑媛媛;长江下游地区对流云团的卫星云图统计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8 陈乾;朱阳生;;中尺度■类对流云团平均降雨率和降水面积的估计方法[J];甘肃气象;1988年03期

9 陈乾;夏季中国副热带湿区中尺度α类对流云团的统计特征[J];高原气象;1989年03期

10 卢家麟;滕卫平;;一次热带对流云团暴雨过程初析[J];浙江气象科技;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淼;周毓荃;朱彬;;一次对流云团合并的卫星等综合观测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1年

2 陈联寿;;青藏高原对流云团发展和长江暴雨分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朱亚平;程周杰;刘健文;;一次锋面气旋云系中强对流云团的识别[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4 云天;孙鸿雁;孙妍;张硕;孙钦宏;;2011年6月7~9日东北冷涡背景下的强对流云团浅析[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5 李宏宇;马建立;;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云、降水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1年

6 井喜;李强;陈闯;井宇;;中国MCC和中β尺度强对流云团相互作用致洪暴雨初步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7 黄莉;詹莹玉;邓晓经;;卫星遥感产品在“黑格比”后期异常降水中的解释应用[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热带气旋[C];2011年

8 韩桂荣;梅伟;朱双;裴海英;;2003年江淮梅雨期一次特大暴雨的多尺度分析Ⅰ、中尺度对流云团和水汽条件分析[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韩桂荣;梅伟;朱双;裴海英;;2003年江淮梅雨期一次特大暴雨的多尺度分析——Ⅰ、中尺度对流云团和水汽条件分析[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岩瑛;张强;许霞;丁秀静;;祁连山区暴雨的气候特征及形成机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牛彦元;剖析江淮对流云团 探寻增雨规律[N];中国气象报;2018年

2 游雪晴;1104枚火箭弹令“鸟巢”上空雷雨消遁[N];科技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丁继武;“直播间”里无彩排[N];中国气象报;2008年

4 张红平;危难之中显身手[N];中国气象报;2003年

5 姜永育;天府增雨战犹酣[N];中国气象报;2003年

6 记者王靖 通讯员黄蕾 沈峥毅 竺士北;强降雨袭苏沪 供电迅速应对[N];国家电网报;2014年

7 毛翠辉 马瑞芳 王建忠 马高飞;防汛重镇先行官[N];中国气象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灵玲 通讯员 刘明奇;精准服务赢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气象报;2016年

9 任怀刚 李相宜;“千里眼”还需“飞毛腿”[N];中国气象报;2003年

10 全媒体记者 焦迪;州政府积极行动全力做好防汛抗旱[N];德宏团结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傅敏宁;鄱阳湖对典型天气过程的影响及近地面边界层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雨芳;多单体对流云团的自然发展和人工催化的数值模拟[D];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

2 郑益勤;基于深度学习的静止卫星图像强对流云团识别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8年

3 郑建宇;A-Train序列卫星资料分析热带深对流云宏微观物理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4 肖笑;静止气象卫星资料的强对流云团的识别与预报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5 朱莉莉;基于卫星云图的强对流云团监测及预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郭庚常;我国中尺度对流云团特征及对航路影响的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6年

7 黄文彦;雷暴临近预报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毛以伟;武汉短历时暴雨分析及预报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刘瑜;强对流天气下卫星云图特征体系构建方法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王莉萍;一次冷涡暴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58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58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b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