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全球变暖背景下地球表面温度和气候带变化的检测、归因与预测

发布时间:2020-05-13 05:05
【摘要】:利用多套观测资料和CMIP5多模式输出结果,本文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对1979-2005年次大陆区域和海盆尺度上的温度进行了归因;同时检测并归因了与增暖同期的1950年后全球气候带的显著性变化,并预测了其在21世纪全球气候带的变化趋势;最后考察了21世纪中国地区气候带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1979-2005年观测海温与区域尺度陆地增暖归因观测中全球有超过1/3的海陆格点、15个次大陆区域(总共21个)以及6个海盆(总共10个)在95%的置信度上表现出显著异常于自然变率的增暖趋势。包含了全辐射以及仅包含温室气体辐射强迫的实验都再现了观测中地表温度和海温增暖的空间型。使用观测海温和海冰强迫大气模式的AMIP实验也再现了观测中陆地增暖的空间型。这些实验都具有一致的净向下长波辐射长期趋势的空间分布。而仅包含了自然辐射强迫的实验模拟出的增温趋势较弱。人类活动的信号在全球、半球、热带、9个海盆和15个陆地次大陆区域都能被清晰的检测到。归因的结果也表明,CMIP5历史实验的多模式集合数据能较好的在全球以及各个海盆再现1979-2005年的海洋增暖。最后,尽管陆地增暖可能是对海洋增暖的间接响应,但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很有可能是1979-2005年间很多陆地子区域增暖的最终原因。2)1950年来全球气候带显著变化的检测、归因与预测本文定义了陆地变化面积百分比以及三个柯本气候指数(面积、绝对纬度和海拔高度)来描述柯本气候类型的变化,并结合由控制实验估计的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对1950-2010年主要柯本气候分类的变化进行了检测与归因。在观测中(Delaware大学资料),1950-2010年间,全球有约5.7%的陆地面积发生了主要气候类型的转变,并伴随着显著的柯本指数的变化,包括:干旱气候类型以及高纬度大陆气候类型的扩张、极地和中纬度大陆性气候类型的缩减、温带、大陆性以及极地气候的显著向极移动、热带和极地气候的海拔增长。以上所有变化在95%的置信度上是不能由气候系统内部的自然变率所解释的。除了B(干旱)类型面积的扩张,其余的柯本指数的变化基本完全是由温度的增加导致的。观测检测的结果在多套资料中高度统一(哈德来中心温度资料以及GISS地表温度资料),证明了结果的可靠性。进一步的使用CMIP5多模式平均历史实验的归因分析显示,以上显著的1950年来柯本气候类型的变化是由人类活动(例如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不是自然外部强迫所导致的。未来,A(热带)类型面积的增加、A类型纬度的增加、C(温带)类型面积的增加以及C类型海拔的上升将在2020年首次表现出显著性。柯本气候分类表征了气候带以及其中潜在的植被与生态群落的分布,这里的结果暗示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已经对全球许多地方的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21世纪中国地区柯本气候分类时空演变的预测在1°×1o的空间分辨率上计算了中国地区21世纪气候带首次出现人类活动导致的显著变化的时间点并考察了CMIP5多模式集合的柯本气候分类随时间的演变。 到2010年,已经能在气候带交界地区(约全国7.5%的陆地面积)诊断到气候带的变化,包括:东北地区温寒混交林气候(Dwb)向温带落叶林气候(Dwa)的转变;青藏高原苔原气候(ET)的消失;中国西南地区温带冬早气候(Cwa)的西进北抬。在所有的RCP排放情景中,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上的气候类型都将在2010-2030年间发生重大转变。从1990-2040年,青藏高原上有超过一半的ET气候类型会发生改变。在RCP8.5'情景中,中国东北部的大陆性冬旱气候(Dwc)将会在2040-2050年间消失,青藏高原上的ET气候也将在2070年前后消失。到21世纪末,在RCP8.5背景下,全国将有超过52.6%的面积发生气候类型的转变。这里的结果强调了人类活动在未来几十年中对中国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图文】:

全球变暖背景下地球表面温度和气候带变化的检测、归因与预测


图1.1:全球气候系统中多个变量随时间的演变或长期趋势

全球变暖背景下地球表面温度和气候带变化的检测、归因与预测


图2.1:邋(a):L9;79-2005年HadCRUT4;邋(b)CMI巧控制实验多模式平均的年巧Tas和SST标逡逑准差(单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4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球变暖未必导致森林二氧化碳释放增多[J];厦门科技;2000年04期

2 连翩;;全球变暖 10个“胜地”转移[J];华夏星火;2000年02期

3 ;碳沉降无法遏制全球变暖[J];广西科学;2001年04期

4 Jorge Sarmiento,冯诗齐;全球变暖阻碍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J];世界科学;2001年09期

5 刘晓荻;全球变暖令海洋含氧减少[J];海洋环境科学;2002年03期

6 ;全球变暖人类尝恶果[J];化工科技市场;2003年08期

7 ;全球变暖速度加快[J];能源工程;2003年04期

8 ;研究发现煤烟导致全球变暖[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4年01期

9 董映璧;全球变暖并非二氧化碳增多之过[J];世界农业;2004年09期

10 ;全球变暖谁先遭殃?[J];科学咨询;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富华;曾新中;庞旭卿;刘建涛;;全球变暖对黄土高原地区再造山川秀美工程的影响[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姜大膀;富元海;;2℃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未来气候变化预估[A];2011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迪;侯亚红;何金海;栾健;;不同地区和季节的温度对全球变暖减缓的响应[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 副热带气象及生态环境影响[C];2014年

4 刘芸芸;俞永强;何金海;;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姚檀栋;;全球变暖与青藏高原环境变化[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肖洁;李力;;湖南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7 汪高明;;湖北地区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A];2007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全省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7年

8 姜锋;杨红梅;白雪;王鹏;王蓓元;;连云港市季节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A];S3 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C];2012年

9 安玉柱;张韧;周爱霞;钱龙霞;李倩;;全球变暖对国家海洋战略潜在的风险识别与响应对策初探[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刘秦玉;;太平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A];辽宁省气象局、丹东市气象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11年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谷和;全球变暖将引起生物界的混乱[N];大众科技报;2002年

2 潘治;全球变暖部分生态系统将受到危害[N];农民日报;2002年

3 大卫·弗里德曼;人类没必要为全球变暖担心[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崔克亮;公众愿以积极行动应对全球变暖[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5 孟永庆;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凶猛的野火[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6 章磊;种树选错地方,反而加速全球变暖[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林之光;全球变暖:难以忽视的真相[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袁晓明;戈尔的“全球变暖”靠得住吗?[N];东方早报;2007年

9 李学华;应对全球变暖发达国家责无旁贷[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杨晴川邋王薇;一些地区政局不停动荡和全球变暖有直接联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丽萍;全球变暖背景下水循环变化对海洋环流及气候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陈潇潇;全球变暖风险的国际媒介建构[D];武汉大学;2010年

4 宋连春;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珊;《气候变暖的真相》(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2 李诗曼;《气候变暖的真相》(节选)的反思性翻译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3 李荣;《气候变暖的真相》翻译实践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4 王雪;《气候变暖的真相》翻译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5 禅铎;全球变暖背景下地球表面温度和气候带变化的检测、归因与预测[D];南京大学;2015年

6 胡富蓉;我国应对全球变暖的立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谢潇;全球变暖背景下多种资料的高空温度特征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8 王迪;全球变暖减缓背景下不同区域和季节的温度变化特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9 王文本;全球变暖背景下强对流天气形成机理[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陈力;通过温度变化相关性网络与相关性矩阵探究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61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61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4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