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NOAA卫星同期观测数据综合分析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12:03
【摘要】:NOAA卫星是美国发射的一系列极轨气象卫星,目前有多颗卫星同时在轨运行,星上搭载的高能粒子载荷指标完全相同,卫星的高度相差不到50公里,降交点(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点)地方时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总体指标和参数具有较好的连续性,通过虚拟星座形式的彼此配合,能弥补单颗卫星观测在时间分辨率上的不足和缺陷,更好地实施全球观测。从理论上来说,相近高度上的系列卫星在相同时间段内的观测结果总体上应该是一致的,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同一时段NOAA-15、NOAA-16、NOAA-17、NOAA-18和NOAA-19五颗卫星的高能粒子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获得空间高能粒子背景场信息,比较了NOAA系列卫星之间高能粒子观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为分析高能粒子动力学运动特征、研究其在地震期间沉降现象的物理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我国地震电磁卫星的高能粒子观测提供参考样本。在此基础上,以印尼8.6级地震事件为例,采用多颗卫星观测数据集进行了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的异常分析,对强磁暴事件则探讨了不同卫星在磁暴发生时的响应情况。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不同卫星观测的高能粒子通量统计分布特征全球基本一致,在位置上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南大西洋异常区和南北极辐射带。在南大西洋异常区,每颗卫星的不同方向探测器之间的高能粒子通量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在南北极辐射带,每颗卫星的90度方向探测器观测到的电子、质子通量分布均比0度方向探测器观测到的数据高,大约高2至3个数量级,说明90度方向探测器在高纬度地区更容易捕获辐射带的电子和质子。(2)不同卫星观测的同期同能段的高能粒子通量数值大小基本一致。差值分析表明,NOAA系列卫星之间在同一时段内对同一区域观测到的固定能量段电子通量和质子通量数值基本一致,量级误差不超过0.5个数量级。利用概率密度法对南大西洋异常区和南北极辐射带分析时发现,该区域内固定能量段的电子和质子的通量数值近似呈现正态分布。(3)基于虚拟星座的多卫星联合观测更利于识别典型事件变化信息。印尼苏门答腊地震震前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在震前3-4天,研究区出现了大于6倍背景值的电子通量爆发。融合五颗卫星的观测结果,能够形成空间相对密集的观测,基于空间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了电子通量爆发出现在震中东南方向。而对磁暴事件的分析研究表明,五颗卫星在磁暴事件中的响应是一致的,并且在时间上与地面台站观测到的地磁指数(Dst)具有同步性。
【图文】:

卫星,相关参数,粒子探测器


第二章 NOAA 系列卫星及观测数据.1 NOAA 极轨系列卫星NOAA 极轨系列卫星是美国大气与海洋管理局发射的极轨系列气象卫星。 1978 年第一颗 NOAA 卫星成功发射以来,目前已发展到第 5 代。从 NOAA-15始,NOAA 系列卫星上携带的都是第二代空间环境检测器 SEM2,其中包含了等粒子探测器 MEPED,主要用来监测空间环境中的高能电子和质子。NOAA列卫星的有关参数列于表 2.1。

电子分布,南北极,辐射带,南大西洋异常区


从图 3.1 可以看出,五颗卫星的观测结果总体上看是一致的,NOAA-15 到NOAA-19的0度方向探测器所观测到的100-300keV能段的电子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有三个集中区域,分别是南大西洋异常区(SAA)和南北极辐射带。从位置上看,南大西洋异常区的纬度范围分布在 40°S 至 10°N,经度范围分布在 90°W到 30°E 之间,近似“卵黄”形状。南北极辐射带分布具有对称性,均分布在纬度范围 60°至 80°之间,经度上则呈连续分布,即东西半球都能观测到南北极辐射带。从观测通量的数量级上来看,0 度方向探测器在南大西洋异常区观测到的100-300keV 电子通量比在南北极辐射带所观测到的通量要大两个数量级左右。在南大西洋异常区,越靠近中心区域粒子通量越高,,即其分布具有层次性。而南北极辐射带 100-300keV 通量观测到的粒子通量大小分布从西半球到东半球分布较为均匀,通量大小数量级基本保持在 101到 102之间。
【学位授予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412.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择;;NOAA-N Prime卫星将发射[J];上海航天;2008年06期

2 龚家龙;;NOAA卫星1B磁带的数据处理和墨卡托图像[J];遥感信息;1987年03期

3 肖淑招,孟宪钺,张桂宗;NOAA/AVHRR资料在中小尺度地区进行冬小麦估产的应用研究[J];环境遥感;1988年04期

4 董超华,张凤英;利用NOAA-9气象卫星测值反演大气温度垂直分布[J];红外研究(A辑);1988年02期

5 黄敬锋;;NOAA气象卫星的特点及其在牧草产量预报上的应用浅见[J];新疆气象;1988年01期

6 汪勤模;;美国90年代的NOAA气象卫星计划[J];国外空间动态;1988年02期

7 王安美;;NOAA气象卫星在我省冬麦测产中的应用[J];甘肃气象;1988年02期

8 巴达尔胡;;利用NOAA气象卫星监测草场生产力初见成效[J];内蒙古草业;1988年04期

9 冀东栋;美国NOAA—11气象卫星的使命[J];世界导弹与航天;1989年05期

10 陈呜,李士鸿;应用Landsat和NOAA遥感资料联合监测杭州湾的悬浮泥沙[J];泥沙研究;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铌;倾继祖;;NOAA卫星沙尘暴光谱特征分析及信息提取研究(摘要)[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钊;李星敏;张树誉;;NOAA资料干旱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研究1[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娟;李宝林;余万里;;基于NOAA和MODIS数据的近30年中国半干旱区植被变化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郑新江;陈渭民;方翔;董旭辉;;利用NOAA气象卫星资料估算陆地沙尘量的一种新方法[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文;;NOAA卫星遥感技术在昆明夏粮监测及估产中的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与处理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贾金明;王运行;王树文;孙贵姣;徐巧真;刘九玲;;NOAA/AVHRR资料在小范围区域冬小麦长势动态监测中的应用[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7 刘海军;吴林荣;孙娴;;基于NOAA卫星的陕西省太阳总辐射反演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郭艳君;翟盘茂;李威;任福民;陈乾金;;NOAA卫星与我国台站积雪监测的比较[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9 孙涵;孙照渤;李亚春;;雾的NOAA卫星光谱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芸;田鹏举;黄林峰;杨娟;李雪;;基于NOAA数据的贵州省火灾多发年份预测模型及检验[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1 卫星气象与生态遥感[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路;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去留惹争议[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 ;NOAA-16卫星完成在轨测试[N];中国气象报;2000年

3 编译 贾敏;五月气温创新高 2015年可能成最热一年[N];中国气象报;2015年

4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夏颖颖 周怡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2018年科学报告[N];中国海洋报;2019年

5 记者 潘寅茹;史上最强厄尔尼诺来袭?[N];第一财经日报;2015年

6 史一卓 编译;“艾琳”来袭 看美国社会如何应对[N];中国气象报;2011年

7 胡晓梅 贾朋群;NOAA经济效益统计结果及启示[N];中国气象报;2005年

8 ;美国NOAA发布《2018年北极年度报告》[N];中国海洋报;2018年

9 王小龙;2014年成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N];科技日报;2015年

10 编译 张玮鸥;美“气候浏览器”走近公众[N];中国气象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云;基于NOAA卫星的冬小麦冠层表面温度估算及初步应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伟豪;NOAA卫星同期观测数据综合分析及应用研究[D];防灾科技学院;2019年

2 吴杨洁;基于SPOT和NOAA数据的河北省干旱遥感监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田淑静;鄂尔多斯高强度采区NOAA(AVHRR)NDVI的时序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杨娜;NOAA/AVHRR数据在事故溢油中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5 徐萍;NOAA卫星ATOVS资料反演大气温、湿廓线及其在中尺度气象模式中的同化试验[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张玉梅;利用NOAA数据资料划分我国华东地区积冰区方法的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3年

7 胡婷婷;长序列海表温度和陆表温度数据集的建立和评价[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8 范海燕;NOAA/AVHRR卫星数据处理及其网络式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于婷;青海省1982-2003年草地NDVI变化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华东;NOAA/AVHRR数据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91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91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5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