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安徽省淮河流域旱涝演变与南北气候分界线变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02:54
【摘要】:安徽省淮河流域地处淮河流域中部,境内流域面积约为6.7万平方公里,占全淮河流域总面积约四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南北交通要塞,在全国经济、农业、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淮河亦是我国南北方的一条自然分界线,且我国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均等降水量线大致沿淮河和秦岭一线分布。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上,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状况及下垫面条件等因素造就了淮河流域地区易旱易涝、旱涝交替、自然灾害频繁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淮河流域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逐渐显著和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旱涝灾害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也日趋严重,其发生的频率、致灾的强度和影响的范围也随之显著增长,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供水安全及生态安全,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研究旱涝灾害的成因及演变趋势,减少旱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十分重要。研究南北气候分界线与区域旱涝格局演变的关系是从区域水循环及早涝灾害气候地理成因的角度揭示区域的旱涝灾害演变及格局规律情况。通过研究区域在丰、枯水期条件下的不同旱涝情景,结合历史灾情,分析南北气候分界线的变动与旱涝指标的关系,进一步阐释,气候分界线位置的南北推移对淮河流域旱涝灾害格局演变的影响。研究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旱涝旱灾风险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驱动机制,完善区域灾害动态预警机制,并提高区域旱涝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及防灾减灾能力,从而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保障区域粮食作物生产安全、促进水资源系统的合理分配利用。基于此,本文在建立区域旱涝综合指标的基础上,以区域早涝演变和南北气候分界线为演绎对象,从一般到具体,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选取研究区自1955-2013年的降水及温度等资料,算取区域站点的SPI、 SPEI、SAPI值作为旱涝评价指标,并结合实际旱涝情况分析比较了三种旱涝指标的优劣性,发现SPEI指数较其他两者更优,其包含降水与温度两种属性能更好的反映区域旱涝情况;2)通过历史数据和历史灾情,计算出了研究区内各个站点SPEI值。运用GIS空间模拟技术绘出区域旱涝演变图,分析了区域旱涝分布及近50年来的时空变动规律,初步构建了基于时空模拟的淮河流域区域旱涝演变模型,发现丰、枯水期旱涝格局基本相似,区域旱涝基本呈一定走势,沿淮河一线为主要灾情区域,严重旱涝多发、频发;3)结合历史数据,运用GIS空间模拟技术绘出区域南北气候分界线时段变动图,分析了区域南北气候分界线随时间变动规律,发现了等降水量线位置与积温线位置都在北纬32°至34°之间,对南北分界线纬度中心点位置进行时序分析,找出800mm等降水量线约以7-11a为一周期变动。结合图表数据分析区域南北气候分界线变动情况对区域旱涝演变的影响,分析了气候分界线和旱涝灾害变动情况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区域旱涝变化的影响,发现区域南北气候分界线的位置对区域旱涝格局有很大影响,800mmm等降水量线位置变动对区域旱涝格局影响尤为显著。800mm等降水量线纬度位置越高其区域发生涝灾则区域偏涝灾害,越低则区域出现旱灾的可能性更大;4)在成因分析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及太平洋涛动现象对南北分界线都有一定负影响,而东亚季风对南北分界线有一定的正影响,区域的旱涝情况也随之受到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研究区域基于气候地理因素的旱涝灾害影响机制,进一步阐述了区域的气候地理条件对其旱涝格局的影响,并结合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环境影响拟出区域旱涝格局的演变趋势。为研究区域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图文】:

气象灾害损失,占比,百分比


图1.1年均气象灾害损失所占比率百分比图逡逑igure邋1.1邋民atio邋of邋annual邋mean邋10巧邋of邋different邋me化orological邋disaste不仅是对中国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也对全球其它地研究其形成机制,,进一步推进各国防灾减灾工作,国内外一直没有停歇。自20世纪60—90年代来,国外一些对干旱的理解,提出了一系列干旱指标并对干旱程度进干旱的等级及其影响程度等,提出了干旱的定量化标准ti提出游程理论,进一步优化了干旱定量化计算。我国也对深化,宋春英等、李敏敏和延军平、赵小娟和延军平、闻、SPI旱溃指数等方法探讨了秦岭地区降水变化可能引由于研究早获灾害的成因及其复杂,严格的量化模拟模论的运用为研巧早墢灾害量逡逑一条新的途径。韩正忠等基于模糊理论考虑了六个影响、

分布图,站点,指数,分布图


第吉章区域旱溃演变研巧逡逑尸WM。逡逑根据上式所算出的么P值参考上述公式(3.1)?(3.10)SPI标准化过程,的r分布概率函数密度,再通过正态标准化求得SAPI值。逡逑邋H种旱巧指数的比较逡逑根据上述的H种旱壀指数,据中国气象资源共享网,中国地面气候资集(http://cdc.邋cma.邋gov.邋cn/home.邋do,)选取研究区20个气象站点降水、逐日气温等资料,对H种旱壀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研巧区站点、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四个省份淮河流域地区,其站点分布情况如’?" ̄’-'’‘'’’’?’?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426.616;P4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海生,陈章法;怀化市汛期(4—9月)旱涝特征分析及预测[J];四川气象;2000年03期

2 刘东良;皖东地区旱涝预测与分析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年02期

3 邢殿国,郑士钊,刘君辉;佳木斯市旱涝分析与治理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1年02期

4 王镇铭,阮义军;舟山地区旱涝条件分析与预测[J];浙江气象科技;2001年04期

5 谭桂容,孙照渤,陈海山;旱涝指数的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孙力,安刚,丁立;中国东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分析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3期

7 江敦双,王新功,毛震,李航;青岛市50年来的旱涝特征分析[J];海洋预报;2002年04期

8 朱亚芬;530年来中国东部旱涝分区及北方旱涝演变[J];地理学报;2003年S1期

9 刘引鸽;近30年来宝鸡夏季旱涝分析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娄德君,申延美,孙x3石;齐齐哈尔市旱涝状况分析及自然降水的合理利用[J];黑龙江气象;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运禄;陈海虹;李宏;;长江流域地区525年汛期气候旱涝的特点及其与太阳核子位相的关系[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李智才;闫冠华;张瑞兰;张军;姚彩霞;;山西夏季旱涝指数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戚尚恩;祁宦;王德育;;宿州市旱涝对农业的影响及2003年灾害特点[A];第三届安徽科技论坛农业与气候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丘文先;吴新胜;徐春阳;付云燕;吴杰;沈伟;;宿迁汛期旱涝及气候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预测研究与预测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徐海亮;;冬春寒冷事件与旱涝的相关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6:重大灾害链的演变过程、预测方法及对策[C];2008年

6 袁媛;;1470-2008年陕西省旱涝序列重建与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周月华;;湖北省2001年汛期旱涝趋势预测回顾及2002年汛期初步预测[A];2002年湖北省减轻自然灾害白皮书——湖北省2002年重大自然灾害合趋势分析会商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国刚;刘银秀;;厄尔尼诺与荆江流域汛期旱涝的关系[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9 肖秀珠;刘君;;龙岩市夏季旱涝气候特征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杜忠建;杜鹃;;武汉市黄陂区近50a旱涝气候特征及其防灾减灾对策[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薛倩;旱涝防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郭钦;旱涝急转当反思疲于应付的治水模式[N];长春日报;2011年

3 郭钦;旱涝急转当反思治水模式[N];中国商报;2011年

4 宋时飞;应对旱涝并袭要多动脑筋[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5 宋时飞;妥当应对“旱涝并袭”新考验[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6 记者 孙楠 实习记者 孟妍 通讯员 李威;南方旱涝对粮食生态安全影响评估更科学[N];中国气象报;2013年

7 记者 刘蓟奕;今年汛期旱涝交替、伏旱偏重[N];重庆日报;2013年

8 宋时飞;提早防备“旱涝急转”[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9 记者 王文生 余齐斌 宫建华 通讯员 姚小平;坚持“两手抓” 严防旱涝急转[N];马鞍山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汪挺;南方旱涝急转凸显水利建设之困[N];中国商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娜娜;东北三省旱涝时空演变及趋势判断[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尉英华;东部地区过去、现在及未来旱涝变化特征分析与预测[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3 包红花;科尔沁沙地近300年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童金;江淮地区旱涝年及旱涝转折年低频振荡特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5 杨涵洧;2011年夏季中国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成因分析[D];兰州大学;2013年

6 张少文;赤峰地区夏季旱涝和阶段性干旱的预测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王越;西北地区旱涝指数及时空特征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8 王凤;2011年旱涝急转原因与延伸期可预报信号时空分布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吴志伟;长江中下游夏季风降水“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现象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10 汤瑞琪;安徽省淮河流域旱涝演变与南北气候分界线变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92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92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0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