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地基遥感观测及其在中国的分布和趋势

发布时间:2020-06-05 09:43
【摘要】:大气边界层是直接受到地球下垫面影响的低层大气,是热量、水汽、大气污染物等能量和物质从地面向大气中输送的纽带,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均与边界层内的大气运动紧密相连。大气边界层高度(Boundary Layer Height,简称BLH)是描述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的关键参数,对BLH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边界层过程和结构,以及对局地大气污染监测和预报、天气和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的微脉冲激光雷达(MPL-4B)和微波辐射计(TP/WVP-3000)的地基遥感数据反演确定大气边界层高度,比较和分析了两种数据的结果。此外,利用欧洲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和怀俄明大学无线电探空数据计算分析了中国地区的BLH气候特征。(1)基于激光雷达确定BLH时,云层引起的较强回波和夜间残余层都会影响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经过云识别算法去除云层的影响,并以白天对流边界层顶作为检索夜间BLH的上限,再利用Haar小波协方差法确定BLH,得到了更加可靠的结果,且方法简单,适合大量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对于微波辐射计观测的数据,当有贴地逆温层存在时,将贴地逆温层顶部确定为BLH,其他情况下将位温梯度最大的高度确定为BLH。对比激光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的BLH结果,两种地基遥感数据均准确地确定了边界层高度。由激光雷达确定的BLH高于微波辐射计的结果,而且日变化的振幅更大,为500 m,微波辐射计的日变化振幅约为300 m。由于气溶胶层的下降晚于大气层结状态的改变,微波辐射计所得的BLH在17:00(Local time,LT)开始下降,激光雷达所得的BLH在18:00 LT后才开始有明显的降低。(2)为了解中国区域的BLH气候特征,利用1979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和怀俄明大学无线电探空数据采用总体理查森数方法确定BLH,并分析中国区域BLH的气候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首先,对于利用怀俄明大学探空数据(主要是标准等压面和特性层上的探空数据)确定BLH的可靠性,本文利用北京站(54511)和榆中站(52983)高垂直分辨率的秒级探空数据进行验证,两种垂直分辨率的数据得出的BLH的相关系数,在北京站08:00和20:00 BJT分别为0.96和0.94,榆中站分别为0.75和0.85,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故标准等压面和特性层上的探空数据的垂直分辨率可以满足总体理查森数确定BLH的需要,因此利用这类由怀俄明大学气象网站提供的无线电探空数据来研究1979年至2017年中国地区的BLH的气候特征。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和无线电探空数据得出的BLH相关系数为0.35-0.73,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由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计算得出的BLH可以揭示中国地区BLH的特征。由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得出的1979年至2017年的BLH平均值分布特征可知,塔克拉玛干沙漠等戈壁沙漠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明显的BLH高值区,约400 m;祁连山脉、天山山脉,云贵高原东南部以及四川盆地为BLH明显的低值区,约150 m,BLH的高低值中心均对应有地面感热通量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同时BLH高值区的标准差最大,为250-300 m,BLH低值区的标准差最低,为100-150 m。在季节变化特征上,西北地区的BLH夏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青藏高原地区的BLH在春季和冬季的BLH高于夏季和秋季。东北地区的BLH春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对比无线电探空的BLH月变化和季节变化,ERA-Interim所揭示的特征得到了一定的验证。根据1979-2017年的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得出的BLH变化趋势,祁连山脉地区、青藏高原东南部、新疆北部、内蒙古中部、东北平原地区、山东半岛、云贵高原东南部和华南地区的BLH有显著的下降趋势,以14:00 BJT最为明显,降幅最大可达-2 m/year;黄土高原东部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山脉地区、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以及京津地区的上升趋势显著,以14:00 BJT最为明显,最高可达0.9 m/year,以02:00 BJT上升区域范围最大。利用无线电探空数据计算的BLH验证了上述变化趋势,但也存在某些站点趋势的不一致,总体来说,我国的BLH具有显著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区域性差异。
【图文】:

微波辐射计,激光雷达,地貌,地理位置


2.1 SACOL 观测数据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Observatory of Lanzhou University,简称 SACOL)建立于 2005 年,位于兰州学榆中校区(35.946oN,104.137oE),海拔 1965m,距离兰州市区 50km。测位于萃英山顶,为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塬地貌,地势较平坦,地表为长芒草、冷蒿赖草等原生植被;年平均气温 6.7 ℃,年降水量 381.8mm,属温带半干旱气候盛行风为西北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约为 1.6m/s(Huang 等,2008;梁捷宁,2014;苑广辉 等,2018)。SACOL 是国内第一个在高校建立的研究型气候观平台,承担国家 97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个项目,是研究我国半旱区气候特征、大气环境、区域生态等方面重要长期观测站点。本文使用SACOL 微脉冲激光雷达(Micor Pulse Lidar,,简称 MPL)和微波辐射计(MicrowRadiometer,简称 MR)的观测资料。(a) (b)

激光雷达,信号,高斯滤波,蓝线


关于激光雷达数据反演边界层的原理,从上述看出激光雷达接收到的后向散射信号只受大气总后向散射系数以及消光系数的影响,信号强度大小与大气中气溶胶粒子的浓度成正比。气溶胶粒子来自于地表,一般来说随高度增加气溶胶粒子的浓度下降,在边界层内大气的湍流输送扩散较强,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混合比较均匀,而边界层之上的自由对流层相对来说气溶胶粒子浓度较小,在边界层顶气溶胶浓度分布不连续。因此反映在激光雷达的探测中,边界层内后向散射信号较强,在自由对流层后向散射信号迅速减小,在边界层顶处后向散射信号梯度变化最大。在利用激光雷达反演 BLH 的各种方法中,方法的关键都在于如何确定后向散射信号梯度变化最大的地方,并将该处定义为 BLH。但是,在激光雷达观测中,云层具有较强的后向散射信号,与气溶胶层的后向散射信号有显著的差别,信号在遇到云层时数值会有明显的增大,对确定后向散射信号梯度变化最大的地方带来困难,如图 3-1 所示。此外,激光雷达的信噪比会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为在云识别中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本文首先对后向散射信号采用高斯滤波,在保持原有信号中云层和气溶胶层的特征下,去除了一定的噪声,滤除的效果如图 3-1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421.3;P4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兴;李建兰;Demetri Bouris;;3.5 m×2.5 m风洞大气边界层被动模拟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8年02期

2 张祥;张叶晖;韩靖博;张乐;史婉蓉;;北极扬马延岛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气候特征分析[J];极地研究;2018年02期

3 万云霞;张宇;张瑾文;彭艳秋;;感热变化对东亚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影响[J];高原气象;2017年01期

4 王洪兴;张彦军;;建筑结构大气边界层风场风洞试验模拟[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6期

5 李英;胡志莉;赵红梅;;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研究综述[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2年04期

6 李响;吴辉碇;王辉;;海面状态参数化对海上大气边界层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J];海洋通报;2011年02期

7 乔娟;张强;张杰;王胜;;西北干旱区冬、夏季大气边界层结构对比研究[J];中国沙漠;2010年02期

8 孙方林;马耀明;马伟强;李茂善;;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一次观测研究[J];高原气象;2006年06期

9 曲绍厚,高登义;中山站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和湍流通量的输送特征[J];南极研究;1996年04期

10 赵柏林,徐进;微波遥感在大气边界层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学报;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宁;;基于地基遥感的大气边界层高度探测研究[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0 城市、降水与雾霾——第五届城市气象论坛[C];2016年

2 夏俊荣;吴丹;;河北香河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演变特征[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5年

3 付遵涛;姚振华;;平稳与非平稳大气边界层垂直风速的熵对比分析[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4 瞿伟廉;吉柏锋;王锦文;;下击暴流风与大气边界层风的风剖面特征比较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刘树华;李洁;文平辉;;城市及乡村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6 佟华;桑建国;;海淀地区大气边界层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九届(2001)全国大气环境与污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张苏平;杨育强;王新功;;L波段雷达所揭示的大气边界层层结季节变化特征[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朱凌云;张美根;马舒坡;李鹏;邹捍;李爱国;;珠峰绒布河谷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张婉春;郭建平;;不同稳定度条件下大气边界层及其与近地面气象条件的关系[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3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8年

10 张礼春;朱彬;牛生杰;李子华;;南京市冬季市区和郊区晴天大气边界层结构对比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丁佳;大气边界层污染垂直加强观测试验启动[N];中国科学报;2018年

2 通讯员 伍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研讨大气边界层研究战略[N];中国气象报;2011年

3 通讯员 马跃t ;南京开展大气边界层观测[N];中国气象报;2010年

4 记者 潘继鹏 通讯员 李进忠;乌鲁木齐市局建成大气边界层气象观测系统[N];中国气象报;2013年

5 蒋凌;给天气“把脉”最快只需几分钟[N];兰州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黄彬;气象塔,大气边界层观测利器[N];中国气象报;2015年

7 本报记者 赖敏 陈磊 王宇;好“大”一座塔[N];中国气象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董永春;世界最高塔的气象秘密[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采访人 本报记者 倪永强;影响天气气候的重要角色[N];中国气象报;2011年

10 城市环境项目实施办公室;蓝天碧水不是梦[N];中国气象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敏劲;中国西北地区极端大气边界层高度及其对化学追踪物质传输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李惠君;大气边界层特性的风洞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金莉莉;乌鲁木齐市大气边界层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刘丽;东南沿海污染气象特征及生物气溶胶的扩散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段自强;利用涡动相关法研究海洋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与海气物质交换[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梁思超;复杂地形风资源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刘鹏;城市化影响水汽输送及云和降水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8 郑辉;北京大学陆气耦合模式的研发及检验[D];北京大学;2014年

9 郅伦海;城市中心边界层风特性及超高层建筑动力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刘彦华;两类陆面模式的模拟和同化性能比较分析[D];兰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丽丽;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地基遥感观测及其在中国的分布和趋势[D];兰州大学;2019年

2 李雪洮;利用大涡模式模拟黄土高原大气边界层特征[D];兰州大学;2019年

3 施文昱;杭州湾地区大气边界层风场特征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4 彭s

本文编号:2697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97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3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