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暴风雪天气和中尺度重力波个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11:13
【摘要】:本文使用观测资料、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NCAR再分析的格点资料、数字化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WRF模拟资料,对1983年4月28-29日和2007年3月3-4日中国东北地区两次历史罕见的暴风雪天气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对2007年的个例进行了中尺度重力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暴风雪天气的影响系统是爆发性气旋。地面气旋在300 hPa高空南支急流出口区左侧和北支急流入口区右侧爆发性加深。三维显示的结果表明,水平风速大于25 m·s-1的区域在南北两支高空急流之间向下伸展到近地面,暴风雪天气过程中的地面强风能量来源于对流层高层大气。(2)在波导中传播的中尺度重力波能够与基本气流进行动量交换,使得对流层中上层4.5-8 km气层内的水平平均风速趋于均匀,形成斜穿整个对流层的饱和湿空气急流,即“湿急流”,降水中心出现在850 hPa急流中心的正前方。在高空急流出口区激发的垂直向下传播的重力波,使基本气流的水平风速在垂直方向出现了加速和减速的交替变化。水平风速波动引起气流辐合辐散,对反射率回波强度产生显著影响,反射率回波呈现波动特征,水平风加速的气层,反射率增大;水平风减速的气层,反射率减小。随着波动下传及其随基本气流的移动,反射率回波强度沿高空风的方向(由西南向东北)出现周期性变化,回波带呈西北—东南走向,相邻两个强回波中心之间为宽约40 km的弱回波区。波动下传期间,当地面气压迅速下降时,东北风快速增长,风向有明显改变,反射率强度开始减弱。地面大风出现在反射率回波强度周期性变化的地带,沿西南—东北方向间隔着分布。
【图文】:

等值线图,天气类型,地形,等值线


图1.4逦1990年10月25日同时发生在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的多种天气类型逡逑(地形等值线间隔200邋m,Keeter等,1995)逡逑重力波研宄概况逡逑50年代初,根据在近海地区的观测记录,Gossard等报告了与海的周期性波动,指出这些波动出现在层结稳定的天气条件下,波以称为大气重力波(Gossard邋和邋Munk,I%4;邋Donn,邋et邋al,邋1956;波动移动速度快,周期短,对天气没有显著的影响。Uccellini和Koc波个例进行研究表明,当重力波周期为1—4邋h,波长为50—500幅为0.2邋—7.0邋hPa时,对降水的强度和分布苻显著作用,具有这中尺度重力波。根据15名研宄者17份研[偙ǜ嫱臣疲谐叨戎兀骄迹常村澹耄恚穹迹福担插澹恚谷哦穹埃卞濉靛澹瑁校幔剑埃恚椋睿骄玻峰澹恚椋睿嗨俣龋担瑰濉叮埃恚螅骄迹玻叮礤澹蟆卞澹ㄊ偕

本文编号:2706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06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6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