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黄河流域多源蒸散发产品评估、融合及其在干旱研究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6-15 09:51
【摘要】:干旱是目前全世界发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剧烈的影响。并且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干旱呈现面积扩大、程度加重的趋势,因此学者们对干旱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蒸散发作为水文循环的关键过程之一,同时也在能量和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表征陆地用水量的情况。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将蒸散发纳入到干旱研究中去。本文将黄河流域选为研究区域,先基于水量平衡法评估研究区域内5种蒸散发产品的优劣势;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可靠性集合平均方法进行融合,得到更高质量的蒸散发产品;最后依据融合产品计算一个基于蒸散发的干旱指数,并评价其在研究区内的适用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水量平衡法对黄河流域内5种蒸散发产品(Global Land Surface Evaporation:the Amsterdam Methodology(GLEAM)、The 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EU-earth2observe(E2O)、ZHANG、The Modern Era Retrospective-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_Land(MERRA_land))进行评估,发现各产品间表现差异较大,GLEAM是综合表现最好的产品,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区域内降水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2)利用可靠性集合平均方法(Reliability ensemble averaging:REA)将5种蒸散发产品融合在一起,得到一套1982-2009年的长时间序列数据,并通过通量塔和水量平衡进行评价,发现其在冬季以及草地地区的表现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是质量更高的蒸散发数据。(3)根据融合数据和基于Penman-Monteith的潜在蒸散发计算的干旱指数SEDI表明,在1982-2009年间黄河流域的旱情主要集中在陕西、甘肃等地。而与SPEI和PDSI相比,SEDI在黄河流域适用性更好,且其在农业干旱和植被干旱方面更具优势。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426.616
【图文】:

路线图,路线图,技术流程


技术流程路线图

分布图,黄河流域,站点,高程


黄河流域高程及各站点分布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小娜;钟伟;;参考作物蒸散发的测定与计算方法综述[J];化工管理;2018年08期

2 于岚岚;;分布式双源蒸散发模型的构建与运用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15年01期

3 温姗姗;姜彤;李修仓;王腾飞;王艳君;Thomas Fischer;;1961—2010年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影响要素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年02期

4 刘波;翟建青;高超;姜彤;王艳君;;基于实测资料对日蒸散发估算模型的比较[J];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09期

5 韩井先;计算蒸发量 蒸散发能力的改进方法[J];东北水利水电;2004年04期

6 冯国章;;计算区域蒸散发量的互补关系法及其应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1991年03期

7 石玉波;刘克岩;;互补相关陆面蒸散发模型及其应用[J];水文;1988年02期

8 沃又谷;;一种计算流域蒸散发的模型[J];水文;1988年06期

9 李纪人;;关于流域蒸散发计算方法的探讨[J];水文;1983年06期

10 孙一萌;陈喜;黄日超;张永生;高满;;气候及土地利用变化对嘉陵江流域实际蒸散发量的影响[J];水电能源科学;201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司希礼;杨增元;杨增丽;时玉兰;徐军;范敬华;赵文聚;;区域综合蒸散发量计算方法初探[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03年

2 郭雪蕊;沈冰;黄领梅;;基于P M法的农田日实际蒸散发估算及影响因子分析[A];面向未来的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第十四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16年

3 梁丽乔;李丽娟;;洮儿河流域蒸散发时空格局及其演变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朝顺;高志强;高炜;;基于遥感的地表温度及蒸散发对LUCC响应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梁丽乔;李丽娟;;松嫩平原西部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发的敏感性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曹雯;申双和;段春锋;;西北地区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发的敏感性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杜君平;孙睿;;基于Ts-NDVI特征空间估算缺资料地区陆面蒸散发[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曹雯;申双和;段春锋;;西北地区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发的敏感性分析[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杨扬;王丽娟;孙旭映;;基于MODIS遥感数据和陆面过程模式计算的半干旱区陆面蒸散发[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3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8年

10 李相虎;任立良;;基于BTOPMC模型的NDVI分辨率影响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名召;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遥感方法及其在蒸散发计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8年

2 张琨;遥感蒸散发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3 张宇;基于改进Penman-Monteith模型的城市地表蒸散发定量遥感估算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4 韩惠;基于遥感技术的祖厉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蒸散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孙福宝;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流域蒸散发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6 李修仓;中国典型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异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7 夏婷;遥感降雨和蒸散发模型鲁棒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8 谢虹;青藏高原蒸散发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970-2010)[D];兰州大学;2012年

9 王昊;芦苇湿地蒸散发测算方法及耗水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刘国水;蒸散发时间尺度扩展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健;黄河流域多源蒸散发产品评估、融合及其在干旱研究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2 赵宇铭;基于广义互补相关理论的流域实际蒸散发估算及驱动力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3 梁椿p

本文编号:2714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14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9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