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20-06-19 20:53
【摘要】: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其社会经济发展受到洪水灾害的严重影响和制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风险有增加趋势,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风险进行评价对加强综合风险防范、减轻灾害损失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合考量研究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自然环境危险性、社会脆弱性及承灾体暴露性对研究区进行洪水灾害风险研究,构建评价模型框架。在洪灾危险性方面,考察致灾因子危险性及孕灾环境敏感性,选取年均极端降水量、年均极端降水频次、河网密度、相对高程、高差标准差这5个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洪灾危险性;在社会脆弱性方面,参考了美国SoVI模型方法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所涵盖的影响社会脆弱性的27个指标,采集县域尺度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考察,计算社会脆弱性综合指数;在承灾体暴露性方面,使用地表覆盖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叠置分析,确定研究区的洪灾暴露等级。根据这三方面的指数,综合计算研究区的洪灾风险得分并进行风险分区,并提出防灾减灾建议。研究发现,洪水灾害风险最高的区域占研究区面积的7.52%,主要集中在江西北部平原地带,在湖北东部、安徽西部也有零星分布;较高风险区占研究区面积的14.40%,位于高危险区的外围,地处江西赣江流域、湖北西南部及安徽西部,地形以丘陵和河谷为主;中等风险区占研究区的29.35%,包括江西西部、湖南的大部、湖北东西部、安徽中部区域,以山地为主;较低风险区占研究区面积的28.61%,主要分布于湖北中部、安徽东部、浙江北部和湖南省的部分区域;低风险区占研究区面积的20.11%,主要位于长江下游的三角洲平原地区及湖北西北部山区。在此基础上,进行全局和局部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研究区的洪灾风险集聚状况,发现洪水灾害风险得分呈现强烈的空间正相关关系。江西北部及东部为高-高聚类区域,洪灾风险水平较高且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应该加强风险防范,尽快改变这种格局。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426.616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流域,平原


占全国面积的1/5,包括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全国三分之一的逡逑人口及四分之一的耕地,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有潜在动力和活力的一根轴线。长江逡逑流域覆盖了我国人口稠密、耕地肥沃、自然资源丰饶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是逡逑重要的农产品集中生产地区。逡逑长江流域主要分为3段:长江上游从发源地到宜昌,全长45〗lkm,流域面逡逑积约100万平方千米;中游从宜昌到湖口,全长950邋km,流域面积约68万平方逡逑千米;下游至入海口,全长938邋km,流域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351。其中长江逡逑中下游流域涉及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7省(市)。长逡逑江中下游流域拥有庞大的水系、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盛的经济实力,逡逑覆盖了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四大平原,是我国逡逑重要的粮油、棉花、水产品生产基地,分布着长江三角洲城市圈、皖江城市圈、逡逑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城市经济圈,引领着内地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逡逑展[36]。但是由于东亚季风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几乎年年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逡逑洪水灾害,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最频繁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37]。洪水灾害是长逡逑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逡逑llOWO?东逦115°00?东逦120°0‘0?东逡逑

洪灾风险,概念模型,三角形,承灾体


降水的时空分布和河流水文特征等;承灾体指的是承受灾害的主体,一般是指人逡逑类社会或特定的区域环境系统。前两项反映了灾害的自然属性,后者代表着灾害逡逑的社会属性。1997年,Crichton等建立了如图2-1所示的“洪灾风险三角形”概逡逑念模型,将洪水灾害风险和受灾区域中居民和资产的暴露性关联起来,由洪水灾逡逑害危险性、脆弱性和暴露性三个元素的大小共同决定风险大小[41]。史培军等根逡逑据灾害系统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三因素组成,认为狭义上的灾害风险逡逑评价是对致灾因子的评价,广义上是对三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估[42],其表达方式逡逑更具地理色彩。逡逑/X逡逑?y邋风险逡逑承灾体暴露性逡逑图2-丨“洪灾风险三角形”概念模型逡逑13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佳毅;陈文方;孔锋;孙劭;史培军;;中国沿海地区社会脆弱性评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2 朱丹;董有福;;利用局部Moran’s I指数进行DEM地形简化[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5年02期

3 黄晓军;黄馨;崔彩兰;杨新军;;社会脆弱性概念、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11期

4 廖丹霞;杨波;王慧彦;帅红;余波;;基于GIS的河北省滦县洪水灾害风险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14年03期

5 唐玲;刘怡君;;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与空间格局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03期

6 喻忠磊;杨新军;石育中;;关中地区城市干旱脆弱性评价[J];资源科学;2012年03期

7 刘家福;李京;梁雨华;刘湘南;;亚洲典型区域暴雨洪灾风险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10期

8 卞洁;李双林;何金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风险性评估[J];应用气象学报;2011年05期

9 黄崇福;;风险分析基本方法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05期

10 莫建飞;陆甲;李艳兰;陈燕丽;;基于GIS的广西洪涝灾害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J];灾害学;201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杜丽萍;河南省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波;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3 屈云帅;公路洪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21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21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c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