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1960-2016年中国绿洲寒潮活动频次变化特征与风险区划

发布时间:2020-06-20 01:52
【摘要】: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其爆发所带来的一系列恶劣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给国民经济的造成巨大的损失。绿洲是荒漠地区人类生存的主要依托,荒漠地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文化风俗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区际之间的交流都与绿洲息息相关。中国绿洲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距离西伯利亚中部的寒潮关键区近,受寒潮的影响大,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比其他区域更为敏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加复杂。因此,寒潮对中国绿洲的不利影响程度更加严重,所造成的损失也会更加巨大。目前,国内外对寒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寒潮过程、寒潮发生机理和寒潮预报的方法等三个方面,但对于寒潮灾害风险区划的研究甚少,对于大范围地区的寒潮灾害风险区划的研究更是尚未见到。故本文利用中国绿洲74个地面气象站1960-2016年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对中国绿洲近57年来寒潮活动频次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利用大气环流指数、地理参数以及逐年平均气温等资料,对中国绿洲寒潮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利用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对中国绿洲寒潮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区划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中国绿洲寒潮频次总体呈减少的变化趋势,约为-0.13次/10a,且存在显著地域性差异,除阿拉善绿洲寒潮频次呈现出X椉拥那魇

本文编号:2721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21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1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