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低涡的气候特征及年际变化
发布时间:2020-07-02 00:09
【摘要】:四川盆地低涡作为一类高发的西南涡,其初生和发展能够给四川盆地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带来暴雨灾害天气。本文利用6 h一次,水平分辨率为0.25°×0.25°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1979—2016年的四川盆地低涡的气候特征和年际变化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四川盆地低涡的两个高发区分别位于盆地西部和大巴山南麓,平均水平尺度为392.74 km,维持时间1 d左右,移出率为18.88%;在6月生成最多,7月发展最强;生成于夜间的低涡略多于日间。根据移动情况可以划分为5类,由多到少依次为少动型,东移型,东北移型,东南移型,西移型。东移型、东南移型、少动型低涡生成个数的峰值在6月,东北移型和西移型低涡生成个数的峰值在7月。(2)对夏季5类长生命史四川盆地低涡的结构和降水进行合成,结果表明:从水平结构来看,在700 hPa低涡为椭圆形或圆形,长轴为东北—西南走向。从垂直结构看,在成熟期,除西移型外,低涡中心轴线均随高度向西北或向西倾斜,低层为冷性结构,高层为暖性结构;东移型、东北移型、西移型低涡的正涡度区垂直伸展更高;除东南移型、西移型低涡的强上升区与其中心重合外,其余类型位于其中心东侧。从降水特征看,除西移型外,其余类型低涡的降水中心均落于其移动路径东侧或东北侧,其中东北移型低涡成熟期6 h累计降水量最大。四川盆地低涡的强上升区、相对湿度大值区、高低层辐合辐散中心和降水所在位置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各物理量场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低涡的发展。(3)关于四川盆地低涡的年际变化,平均每年有53个四川盆地低涡生成。1979—2016年,冬季低涡的生成个数呈线性增加趋势,夜间生成的低涡个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85—2016年,能移出源地的低涡个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夏季四川盆地低涡生成个数能够影响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降水和气温,低涡高(低)值年降水多(少),温度低(高)。四川盆地低涡活动频繁的夏季,东亚—西太平洋地区表现为“+-+”结构的位势高度异常,副热带高压偏强,23°N~30°N之间为异常强西风带,能加强高原南侧气流的绕流,从而利于低涡的生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463
【图文】:
方法低涡是一个移动的系统,对于移动较远的低涡,若想研究其垂直征,而同时要避免低涡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影响,需要采用动态合79)。本文将李英等(2005)提出的跟随台风的动态合成方法应构合成研究。公式如下:(,)1(,)1SxyNSxyNtt )是 t 时刻物理量场, S ( x,y)为其样本平均。以各时刻四川盆地低标原点及动态区域中心,针对特定时刻和区域坐标点(x,y),样本平均值。由此可以获得四川盆地低涡在移动发展过程中其的共同特征。需要注意的是,在动态合成完成后,四川盆地低涡的中心,合成图中的横纵坐标的具体数值并不是实际的经纬度,之间的差值代表的是实际距离中心的经纬度格距。
低涡的气候特征及年际变化。具体划分方法如下:涡整个生命史中中心相对涡度最大的时刻为 T 时刻,其初生时刻1t 到 T 时的部分为低涡的生成期,后 1/3 的部分为成熟期。T 时刻到低涡的消亡时刻的部分为低涡的成熟期,后 2/3 的部分为消亡期。如图 2.2,低涡总维持时,相对涡度最大的时刻为 T=12,因此生成期为 t=1 到 t=8,成熟期为 t=9为 t=14 到 t=18。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463
【图文】:
方法低涡是一个移动的系统,对于移动较远的低涡,若想研究其垂直征,而同时要避免低涡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影响,需要采用动态合79)。本文将李英等(2005)提出的跟随台风的动态合成方法应构合成研究。公式如下:(,)1(,)1SxyNSxyNtt )是 t 时刻物理量场, S ( x,y)为其样本平均。以各时刻四川盆地低标原点及动态区域中心,针对特定时刻和区域坐标点(x,y),样本平均值。由此可以获得四川盆地低涡在移动发展过程中其的共同特征。需要注意的是,在动态合成完成后,四川盆地低涡的中心,合成图中的横纵坐标的具体数值并不是实际的经纬度,之间的差值代表的是实际距离中心的经纬度格距。
低涡的气候特征及年际变化。具体划分方法如下:涡整个生命史中中心相对涡度最大的时刻为 T 时刻,其初生时刻1t 到 T 时的部分为低涡的生成期,后 1/3 的部分为成熟期。T 时刻到低涡的消亡时刻的部分为低涡的成熟期,后 2/3 的部分为消亡期。如图 2.2,低涡总维持时,相对涡度最大的时刻为 T=12,因此生成期为 t=1 到 t=8,成熟期为 t=9为 t=14 到 t=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曼;杨莲梅;张云惠;;一次中亚低涡的动力热力结构及演变特征[J];高原气象;2015年06期
2 苗春生;徐方姝;王坚红;余钟奇;高义梅;张旭;;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中国汛期江淮暴雨低涡特征研究[J];大气科学;2016年02期
3 苗春生;吴e
本文编号:2737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37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