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梅雨锋附近对流发生发展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06:41
【摘要】:本文基于观测资料、对流尺度模式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围绕梅雨锋附近对流发生发展中的三个问题开展了研究。首先是降水的日变化特征,主要考察了梅雨锋锋面降水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区域差异,同时讨论了日变化的形成机制,并且提供了日变化区域性的理论依据。其次是对流的触发机制(Convection Initiation,CⅡ),利用中小尺度数值模式ARPS,研究了梅雨锋南侧一个飑线个例中对流发展的三种不同的触发过程。最后是带状对流的发展和组织化过程,结合理想试验和实际个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维持对流持续发展和组织化为带状结构的机制。主要结论如下:(一)梅雨锋面降水日变化及其形成机制长江中下游梅雨锋面降水可划分为南北两个雨带,雨带有明显的日变化,南雨带有清晨和午后两个峰值,北雨带只有清晨的单峰,并且北雨带的日变化超前于南雨带。南北雨带的不同体现了梅雨锋降水日变化的区域差异。雨带内降水的变化直接受净水汽通量的控制,二者存在2-3小时的滞后相关性,体现了地面降水对水汽输送的响应。雨带内净水汽通量主要来自于非地转风的输送,非地转分量的辐合是主要的大尺度强迫。研究发现,非地转风(水汽通量)随时间绕着地转分量做顺时针旋转的,符合边界层内的惯性振荡理论(Blackadar机制)。午后,边界层混合增强,边界层内的摩擦对风场起减速作用,同时由于旋转特征,非地转风与地转风反向,全风场变为次地转的,相当于从雨带抽离水汽,所以降水在午后到夜间显著减弱(超过50%);自午夜到清晨,边界层内摩擦拖曳作用减弱,非地转风逐渐指向地转风场,全风场变为超地转风,低层净的水汽通量指向梅雨锋区并逐渐达到最大值,持续的超地转风也向锋面区域输送了更多的水汽,二者共同作用产生清晨的降水峰值。进一步通过二维线性运动方程模式解析解证实南北雨带日变化(幅度)主要是Blackadar机制在起作用,同时发现Holton机制对日变化位相起作用,而海陆和山谷热力环流对雨带日变化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二)梅雨锋附近飑线发展过程中对流的触发机制利用ARPS模式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 2014年梅雨锋南侧一次飑线过程(IOP8)初始对流的触发机制。飑线的形成源于梅雨锋南侧四个对流单体(A~D)的触发(CⅡ)和持续发展,其触发过程包含了三种不同机制:(1)是典型阵风锋上的触发(CⅡ-C),气块一直在由西北气流和西南气流构成的主辐合带内移动,持续受到主辐合带内的抬升强迫;(2)是对流(CII-A\B)出现在与阵风锋相邻的边界层水平对流卷上,气块的抬升强迫是突然增强的,与阵风锋和水平对流卷都有关;(3)中对流(CⅡ-D)出现在远离阵风锋的暖区,只与水平对流卷的环流有关,发展成熟的水平对流卷可以直接抬升气块至自由对流高度。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关闭地表热通量和关闭对流区域湿过程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地表热通量对边界层垂直混合的强弱有直接的影响,关闭地表热通量后边界层内西南动量的垂直混合显著减弱,不仅主辐合带减弱,对流卷结构也不完整,对流难以发展;而凝结潜热释放主要发生在对流层中高层,对对流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并不影响对流的触发,即便缺少以潜热反馈为主的湿过程,阵风锋或者对流卷提供的动力强迫仍足以触发对流。(三)梅雨雨带内对流的发展演变和组织化过程结合理想梅雨锋系统的试验和实际个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梅雨雨带内对流持续发展和组织化为带状结构的形成机理。在梅雨雨带内可以看到多条近似平行分布的具有准二维结构特征的强对流降水区。雨带一般会经历强对流、对流的再次发展和减弱消散三个阶段。在降水的第一阶段,条件性对流不稳定、对称不稳定和惯性不稳定一般同时出现在带状降水区,并且由于不稳定的释放,在垂直于雨带的二维垂直剖面上,中尺度环流是以垂直运动和倾斜运动共存的方式发展的,这也是对流能够组织化为带状结构的直接原因。在第一阶段降水结束的过程中,中高层高位涡的干空气常侵入对流层低层暖湿区,激发中低层的位势不稳定和锋生过程,对流才能够再次发展维持雨带的结构,梅雨锋降水进入增强的第二阶段。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458.121
【图文】:

箭头,当地时间,面风,蓝色


但是Yu等发现青藏高原东坡对流系统向下游的传播不能完全解释下游地逡逑区降水日峰值向东滞后的特点。他指出在中国中东部地区,地面风场的日变化存逡逑在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图1.1),这种现象可能与持续降水的清晨峰值有关并逡逑且低层风场的这种日变化与地形相互作用会影响低层的辐合抬升和相应的对流活逡逑动,有可能是引起持续性降水向东滞后的大尺度强迫[65]。夏季伴随着东亚季风的逡逑爆发,西南低空急流可带来充足的暖湿空气、强烈的辐合抬升和气旋式切变,直逡逑接受低层风场的影响,低空西南急流或者夏季风必然会呈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逡逑Chen等[76]因而将水汽输送与夏季风的日变化联系起来,证实了夏季风与中国中东逡逑部地区降水日变化在时间尺度上的关系。另外,不同的盛行风条件也会显著影响逡逑对流系统的日变化特点。中国西部地区夜间降水还会受到云顶辐射冷却的影响逡逑第4贡逡逑

干线,对流边界层,对流云,虚线


Ziegler和Rasmussen[88^确指出干线里的热力次级环流强迫的水汽福合足以抬升逡逑湿对流边界层的气块上升至自由对流高度(Level邋of邋Free邋Convection,LFC),发展逡逑为对流云(图1.2)。Murphey等[89H人为干线南部的暖湿偏东气流日变化特征表现逡逑为午后加强,会增强干线附近低层的辐合,更有利于对流的发生。逡逑第6贡逡逑

方向图,干线,对流边界层,表基


逡逑图1.2牛后和傍晚干线附近的环境,表示了干线相对于对流云的位置,其中低层粗黑虚线代逡逑表湿对流边界层的高度#氋层粗黑虚线代表干线西侧干的对流边界层和千线东侧抬升残余,灰逡逑色的哢线代表0植西M■面,流线代表了_浮力上升气块的路径.(摘If邋Ziegler和Rasmussen_)逡逑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东屏;张备;孙燕;田心茹;严文莲;宗培书;;2011年江苏典型和非典型梅雨锋暴雨特征对比分析[J];暴雨灾害;2013年02期

2 陈磊;陈宝君;杨军;濮江平;刘慧娟;高正华;;2009—2010年梅雨锋暴雨雨滴谱特征[J];大气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3 倪允琪,周秀骥;我国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研究的进展[J];气象;2005年01期

4 陆汉城,王敬伍;梅雨锋中尺度扰动的结构特征及稳定性研究[J];大气科学;1988年02期

5 余志豪,陆汉城;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雨带和雨峰团[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8年09期

6 陶遐龄 ,夏浣清;梅雨锋暴雨云的演变特征及其降水量的预测——数值模拟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7 斯公望;论东亚梅雨锋的大尺度环流及其次天气尺度扰动[J];气象学报;1989年03期

8 高梅,接连淑,张文华,贾鹏群,仪清菊;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外场科学试验资料库系统设计与实施[J];应用气象学报;2004年04期

9 刘畅;顾松山;郭晓军;;一次江淮梅雨锋暴雨的典型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10 朱锁凤,赵鸣,潘裕强,吴祖常;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结构和边界层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小平;王云峰;侯志明;费建芳;韩月琪;;梅雨锋暴雨的四维变分同化试验[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2 高梅;接连淑;张文华;贾鹏群;;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外场科学试验资料库系统[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刚;;南昌昌北机场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简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航空气象探测、预报、预警技术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李红莉;胡扬;;基于雷达资料同化的一次梅雨锋暴雨系统演变特征分析[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8年

5 钟玮;陆汉城;;模式大气梅雨锋暴雨过程中的非线性对流对称不稳定[A];第六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5年

6 狄利华;;低通滤波在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的应用[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韦道明;;一次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覃丹宇;江吉喜;方宗义;;6月21~24日梅雨锋暴雨过程中的水汽羽特征[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段华;潘晓滨;赵定池;曹志君;;对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同化应用[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4年

10 李艳春;潘晓滨;李毅;;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的湿Q矢量诊断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徐玲玲;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是需要[N];科技日报;2003年

2 潘俊杰 通讯员 黄幸媛 王德英;我国梅雨锋暴雨监测与预报能力上新台阶[N];中国气象报;2007年

3 王德英;建成我国梅雨锋暴雨遥感监测技术与数值预报模式系统[N];科技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唐淼;梅雨季,南方地区为何降水不断?[N];中国气象报;2019年

5 陈磊 王德英 李邵翌 周芳;气象科学试验达到新的高度[N];中国气象报;2003年

6 记者 李傲 通讯员 王慧娟 潘鄂芬;湖北省局多项科研成果获省级奖[N];中国气象报;2015年

7 李劭翌 周芳 陈磊 王德英;务实 开放 执着[N];中国气象报;2003年

8 张人禾 倪允琪 王德英;再探暴雨形成机理为精准预报提供支撑[N];中国气象报;2006年

9 记者 江作苏 余彬 通讯员 李灿 刘立成;武汉暴雨所成为防汛抗灾前哨[N];湖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罗霞;梅雨锋附近对流发生发展机制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

2 汤杰;梅雨锋暴雨β中尺度涡旋结构与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沈杭锋;长江下游地区梅雨锋边界层中尺度扰动涡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吴钲;ETKF同化与适应性观测在梅雨暴雨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5 杨舒楠;江淮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可预报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沙莎;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多尺度能量相互作用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2 梁琳琳;2005年梅雨锋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3 刘安宁;“05.7”梅雨锋暴雨中尺度系统发展演变的数值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4 尹宜舟;“07.7”梅雨锋暴雨中尺度特征及地形敏感性试验[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5 黄小玉;梅雨锋暴雨雷达回波特征提取及短时预报初步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6 赵娴婷;09年长江下游梅雨锋暴雨发生机制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马铮;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一次梅雨锋暴雨湍流交换特征模拟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8 裴昌春;一次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特征和发生发展机制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9 何佳玮;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边界层特征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10 陈磊;2009-2010年江淮梅雨锋暴雨雨滴谱特征的观测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85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85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7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