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地区一次强雷暴过程的电荷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模拟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446
【图文】:
第三章 个例分析及模式设置例天气背景分析017 年 6 月 20 日晚上 19 点至 23 点的时段内(北京时间,下同),我国内陆(103.84°E,36.07°N,平均海拔约 1500~2200m)发生了一次较强的雷暴西向东出现了闪电、阵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据统计自 1,兰州市境内的安宁区、城关区、西站等多地陆续发生地面降雹,冰雹的 cm,降雹前后持续时间长达 30 min。本次过程的天气配置见图 3.1。从图此次天气过程中,兰州地区位于 500 hpa 的低压槽前,处于低压系统的控hpa)具有风切变的配合,形成了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切边线附近形成一定范围内较为剧烈的抬升运动,有利于冰雹、闪电等强对流天气的、中低层的切变及有利的水汽条件为这次雷暴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天气系统
第三章 个例分析及模式结果冰相粒子的增长。此外,暖云层的厚度(即 0℃层与云底之间的厚m 左右。中层(即 500~340 hPa)的相对湿度约为 58%,而高层(对湿度仅为 28%,具有明显的“上干下湿”层结配置,有利于不有效位能量(CAPE:ConvectiveAvailablePotentialEnergy)较大,达抑制能量(CIN:ConvectiveInhibition)为 100J·kg-1,表明此阶度较大,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的趋势。水平风向和风速具有较度由西南向西北方向发生顺转,风速随高度明显增加,这样的环雷暴的发展。知,此次雷暴过程云内的相对湿度较低,云底的高度较高,暖云特征和俞小鼎等[76]及和苏涛等[77]研究的多次南方低海拔地区夏季郭凤霞等[49]研究的几次典型高原雷暴过程的层结参数值比较一致在兰州地区的天气过程是内陆高原地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次雷
图 3.3 模拟域设置及地形高度分布图,黑点代表兰州表 3.2 2017 年 6 月 20 日兰州雷暴过程模式设置参数 第一重网格 d01 第二重网格 d02范围(x, y) 151 151 386 456水平分辨率(km) 4 0.8积分步长(s) 20 4微物理方案 NSSL 2-mom NSSL 2-mom积云方案 无 无长波辐射方案 RRTM RRTM短波辐射方案 Dudhia Dudhia边界层方案 YSU YSU陆面方案 Noah Noah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凯;;利用对称性分析一种复杂电场[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年12期
2 谢宁;;一维电荷分布系统的电场线[J];大学物理;2007年06期
3 邓卫娟;用电荷分布表示的静电体系总静电能[J];广西物理;2003年03期
4 尹永庆;稳恒电路中导体内的体电荷分布[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荣增仁;余弦分布球面电荷的电场[J];大学物理;1987年06期
6 李复龄;电位移矢量D在什么情况下只与自由电荷分布有关[J];大学物理;1987年08期
7 李师群;一个考题的剖析[J];大学物理;1987年09期
8 贾兆平,刘惠恩;导电媒质中的自由电荷分布[J];大学物理;1987年11期
9 熊小明,周世勋;分数量子Hall体系的电荷分布[J];物理学报;1988年03期
10 秦廷楷;微带交指型电容的变分分析[J];通信学报;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正兴;杨桂芳;;论多核离子的电荷分布及应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C];2011年
2 于格非;孙可平;李学文;;绝缘液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管道内壁一侧空间电荷分布理论模型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汤道坦;柳青;李得天;秦晓刚;杨生胜;;等离子体辐照下的介质表面电荷分布测量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段晓溪;欧阳吉庭;;表面电荷分布对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5 卢丽男;杨忠志;;发展ABEEMσπ方法计算含硼蛋白体系的电荷分布[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三分会:量子、经典和统计反应动力学[C];2017年
6 原青云;孙永卫;;地球同步轨道航天器表面带电模拟[A];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全国静电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7 林辉;谭涌波;杜赛;仇梦扬;周洁晨;;雷暴云内电荷分布形式对闪电放电影响的数值模拟[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9 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五届防雷减灾论坛论文集[C];2017年
8 兰莉;朱超杰;吴建东;尹毅;;温度效应对交联聚乙烯中空间电荷分布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电介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孙好峰;李家普;赵力;杨振宇;仲涛;沈涛;;克尔常数小的液体介质空间电荷分布的光学测量[A];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江西 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13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尹晓明;宋远红;王友年;;C_(20)离子团簇在氧化物中穿行时库仑爆炸过程的理论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张孟军;中子其实有电荷[N];科技日报;2002年
2 刘霞;IBM首次为单分子内的电荷分布成像[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寇建龙;致密介质纳米孔隙中气水赋存状态及流动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2 武继璇;三维电荷俘获型存储器可靠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3 李进;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绝缘EPDM/LDPE界面电荷调控方法与抑制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4 屈继峰;La_2CuO_4型超导体中的电荷有序及其超声衰减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崔莹;高电荷态离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x-ray发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王翕君;纳米材料设计及电荷极化调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7 陆地;掺杂少层石墨烯电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邹贤容;中低能离子在绝缘微孔中的导向和散射竞争[D];兰州大学;2012年
9 施健;操作冲击电压下纳米改性变压器油中空间电荷分布特性和流注放电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凡辉;兰州地区一次强雷暴过程的电荷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2 王刚;基于运动目标电荷感应原理的开关以及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3 刘梦娟;CHO细胞培养过程中单克隆抗体碱性电荷变体的表征与优化[D];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
4 王曼霏;青藏高原雷暴电荷结构特征及成因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5 徐月寒;驻极体研究中的两个基本问题[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李国伟;SiC氧化层中可动电荷的TVS法测量及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7 邱兆云;岩体电荷传感器标定及花岗岩三点弯曲应用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8 马冬霞;含电荷移动化学键分子及其配合物结构和催化性质的理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9 黄河远;500kV变电站模拟电荷法电场计算[D];福州大学;2016年
10 罗强;飞机沉积静电电荷分布的研究和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94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9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