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过去千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模拟评估与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0 09:59
【摘要】:东亚夏季风(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简称EASM)对中国,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气候有重要影响。在当今全球变暖的背景下,EASM的变化愈发复杂。研究古气候中的EASM变化对我们理解现代EASM变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重建的过去气温显示,过去千年存在三个典型的气候异常期: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edieval Climate Anomaly,简称MCA)、小冰期(Little Ice Age,简称LIA)以及现代暖期。由于其是距今最近的气候变化典型时期,因此近年来成为古气候研究的重点。重建资料显示,在过去千年中,尤其是在MCA和LIA时期,EASM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重建资料的局限性,其背后的动力机制尚不明确。气候模式逐渐成为研究过去千年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国际古气候模拟对比计划第三阶段(Paleoclimate Modeling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Ⅲ,PMIP3)中加入了过去千年试验,这使得我们可以利用多模式讨论过去EASM变化的可能原因。夏季风变化的本质为环流变化,而由于代用资料的局限性,在古气候中常利用湿度/降水等指标来间接重建。本文从环流角度出发,定义东亚低层经向风为EASM强度,探讨了 PMIP3过去千年(约850-1850年)试验中EASM强度对外强迫的响应。其次讨论了其与东亚降水的关系,意在考察古气候中用间接指标指示EASM强度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 EASM对东亚及周围区域的气候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过去千年EASM的强度变化PMIP3过去千年试验模拟的EASM(东亚低层经向风)强度可能受到太阳辐射和火山爆发的影响。大多数PMIP3模式及其集合平均结果显示,EASM在过去千年中的MCA时期偏强、LIA时期偏弱,与基于降水的重建情况基本一致。虽然在MCA时期的辐射相对于LIA时期整体偏强,但由于各个模式对入射辐射的敏感度不同,因此温度变化的空间分布与幅度有所差异。这导致了不同的海陆温差和高层西风急流变化,最终使得EASM的空间变化和变化幅度各不相同。此外,各模式模拟的MCA(LIA)时期EASM偏强(弱)导致了东亚地区的降水总体增多(减少),但在多年代际尺度上两者并不总是对应的。东亚地区的降水显著偏少,可能是辐射减少时全球性降水偏少的区域表现,而不仅是由EASM偏弱导致。(2)过去千年EASM强度与东亚降水的不稳定关系PMIP3过去千年试验中EASM强度与东亚地区降水的关系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稳定性不同。百年尺度上,EASM强度与东亚地区降水的关系非常稳定:强盛的夏季风使得东亚地区降水整体增多,反之亦然;而在多年代际尺度上,两者的关系强弱随时间发生变化,存在准60年的波动。两者在多年代际上的不稳定关系同样存在于通用地球系统模式千年集合试验(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 Last Millennium Ensemble,简称CESM-LME)各组试验中。这可能是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结果,与外强迫关系不大。这提示我们在使用降水指标重建EASM强度时,可能只能反映百年尺度上的季风变化。(3)过去千年EASM与澳大利亚夏季风的同步变化重建指标反映的EASM与澳大利亚夏季风(Australian summer monsoon,简称ASM)在MCA(LIA)时期是同步增强(减弱)的。PMIP3的结果显示,两者的同步变化存在于百年尺度上,并且在LIA时期的同步性要好于MCA时期,与重建指标较为一致。相对于LIA时期,MCA时期的EASM增强是由于海陆温差增大和北半球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减弱北移导致;ASM的增强则与赤道太平洋的东风异常和南半球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南移相联系。太阳辐射是两者同步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热带东西太平洋的海温梯度也起到重要作用。(4)过去千年亚洲降水的三极型异常分布重建指标显示,MCA时期的中亚干旱区、中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呈现“干-湿-干”的三极型分布,在小冰期则相反。利用MRI-CGCM3模式发现,过去千年的这种三极型湿度分布存在于多年代际以上的尺度。导致这种湿度分布的主要是三个地区春季和夏季降水异常。MCA(LIA)时期,春季从北大西洋随着西风带输送至中亚干旱区的水汽偏少(多),导致该地区降水偏少(多);夏季时,中亚干旱区降水偏少(多)则是由于其由一异常高(低)压控制,下沉(上升)气流不利于(有利于)降水。东亚季风区,由于夏季风整体增强(弱),华北和华南地区降水整体增强(减弱)。春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强),华南地区春季降水偏少(强),导致该地区年降水减少(增多)。此外,MCA(LIA)时期的三极型降水分布与拉尼娜(厄尔尼诺)型海温异常紧密联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425.42
【图文】:

序列,火山爆发,太阳辐射,试验所


图2.1邋PMIP3过去千年试验所用的(a)太阳辐射与(b)火山爆发的重建序列逡逑9逡逑

湿度变化,亚洲,澳大利亚


结合本文的研究区域和目的,我们用于与模式结果对比的重建资料主要为亚洲一澳逡逑大利亚地区的湿度记录。利用Chenetal.邋(2015)与Yanetal.邋(2015)综合的该地区数逡逑十条过去千年湿度记录,图2.2给出了邋MCA相对于LIA时期,亚洲一澳大利亚地区的逡逑湿度变化情况。逡逑60°N邋 ̄^逡逑ZJ^::邋m邋^邋\邋1逡逑60°E逦90°E逦120°E逦150°E逡逑i逦m逡逑0逦600邋1200邋1800邋2400邋3000邋3600邋4200邋4800逡逑图2.2邋MCA与LIA时期亚洲-澳大利亚地区的湿度变化。填色为地形高度(m),蓝色圆代表MCA逡逑时期较LIA时期湿润,红色圆代表MCA较LIA时期干旱,灰色星代表两个时期湿度变化不大。该逡逑图修改自邋Chenetal.邋(2015)和Yanetal.邋(2015)逡逑2.1.4观测资料逡逑本文将数值模式对现代气候的模拟与观测数据进行比较,从而挑选出符合本文研究逡逑11逡逑

双线性插值,图片,示意图,线性插值


逡逑(2)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邋Center邋for邋Atmospheric邋Research,简称邋NCAR)逡逑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ational邋Centers邋for邋Environmental邋Prediction,简称邋NCEP)逡逑分发的NCEP/NCAR邋DOE地表气温再分析资料。逡逑(3)英国气象局哈德来中心分发的HadlSST海表和海冰温度数据集。逡逑2.2方法逡逑2.2.1双线性插值逡逑在数学上,双线性插值是将线性插值扩展至平面格点的一种插值方法,关键思想是逡逑在一个方向线性插值后再对第二个方向做线性插值。虽然每一步插值都是线性的,但是逡逑双线性插值的最后结果是非线性的。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海山;陈健康;;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分类及物理特征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2017年03期

2 纪忠萍;谷德军;林爱兰;;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多尺度统计预测模型[J];大气科学;2016年02期

3 林祥;祝从文;吕俊梅;;1880~2004年间东亚夏季风及其相关的亚太地区近地面温度的年代际变化[J];科学通报;2013年25期

4 高辉,梁建茵;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和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的选取[J];热带气象学报;2005年05期

5 王宝鉴,黄玉霞,何金海,王黎娟;东亚夏季风期间水汽输送与西北干旱的关系[J];高原气象;2004年06期

6 黄荣辉,黄刚,任保华;东亚夏季风的研究进展及其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J];大气科学;1999年02期

7 施能,朱乾根,吴彬贵;近40年东亚夏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J];大气科学;1996年05期

8 虞左俊,沈如桂;东亚夏季风建立过程中的大气能量变化[J];热带气象;1986年04期

9 王日升;施尚文;;东亚夏季风异常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10 杨景勋;1986年东亚夏季风的低频振荡及其与西风带环流的相互作用[J];气象科学;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健康;;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分类及物理特征分析[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7 东亚气候、极端气候事件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C];2018年

2 武炳义;张人禾;Tim Li;;东亚夏季风的减弱与印度夏季风的增强[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季风动力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李春;韩笑;;东亚夏季风北界与我国夏季降水关系的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季风动力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曹杰;;印度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交界指数研究[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黄荣辉;刘永;;东亚夏季风在1990s末年代际变化的内动力成因分析[A];第八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3年

6 陶诗言;张小玲;;东亚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季节变化的关系[A];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张韧;洪梅;余丹丹;;东亚夏季风动力和热力因子影响副高活动的综合模糊优化聚类[A];第六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5年

8 张秀芝;吕心艳;;2005年东亚夏季风活动异常分析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周;林振山;俞鸣同;;黄土高原100万年以来东亚夏季风演变信号的多尺度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纪忠萍;谷德军;林爱兰;;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多尺度统计预测模型[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郑菲;青藏高原变暖影响东亚夏季风环流[N];中国气象报;2012年

2 本报通讯员 刘晓倩 本报记者 宋喜群;湖底岩石暗藏古气候之谜[N];光明日报;2015年

3 本报记者 刘毅;“南涝北旱”格局发生改变[N];人民日报;2012年

4 刘毅;华北近年降水量增多 “南涝北旱”格局正改变[N];黄河报;2013年

5 记者 周映;今年全区汛情预测偏重[N];广西日报;2016年

6 丁一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超级厄尔尼诺”出现的可能性很小[N];中国水利报;2015年

7 本报记者 徐文彬 张永;汛期将至 哪些气候特点值得关注[N];中国气象报;2015年

8 ;未来20年华北降水可能增加[N];中国气象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吴越;历史性洪水的冲击[N];中国气象报;2013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贾静淅;今年华北“七下八上”降雨为何偏少[N];中国气象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天雷;TraCE-21ka模拟的误差评估及对其东亚夏季风演变的模拟改进[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2 施健;过去千年东亚夏季风变化的模拟评估与机理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3 顾雷;东亚夏季风爆发和推进过程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春季热带西太平洋热力状态的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6年

4 韩晋平;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5 吕心艳;大气季节内振荡对东亚夏季风活动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6 郭漪然;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对广义东亚夏季风和印度夏季风交界面年际变化的影响机制[D];云南大学;2016年

7 付建建;海温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及冬季风年际变异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葛非;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天气气候特征及其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9 俞亚勋;东亚夏季风雨带进退与西太副高活动、降水年代际变化及江苏气候若干问题[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高辉;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及其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天贻;东亚夏季风对我国登陆台风降水强度及分布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2 闫禹;辽宁本溪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中晚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3 张晨;青藏高原对东亚夏季风影响的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石睿;气溶胶—云—辐射—东亚夏季风相互影响的资料分析[D];南京大学;2014年

5 沈柏竹;海陆热状况异常与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关联[D];吉林大学;2007年

6 余荣;中国东部城市群发展对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7 陈健康;欧亚大陆春、夏季地表热力的异常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联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8 邓伟涛;夏季北极涛动(AO)、东亚夏季风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9 居丽丽;中国降水异常分布的非线性特征及夏季降水与东亚夏季风的非线性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10 王允;东亚夏季风季节内振荡及其与长江流域旱涝之间的联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8年



本文编号:2797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97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3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