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石家庄夏季大气边界层内重污染演变及成因

发布时间:2020-09-22 07:55
   石家庄夏秋季通常会出现臭氧和颗粒物“双高”的大气复合污染现象,但对其污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于2016年夏季在华北典型重污染城市石家庄(37°53'N,114°38'E)观测一个月(6月15日-7月14日)。利用在线仪器连续采集近地面臭氧及其前体物的浓度,结合系留汽艇搭载的小型化臭氧探空仪,获得大气边界层内臭氧的垂直梯度廓线;通过中流量空气颗粒物采样器对大气中的颗粒物PMi和PM2.5同步采集,采用离线分析的方式,对PM2.5和PMi中的化学组分(水溶性离子、碳组分和金属元素)进行定量,通过PMF源解析分析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石家庄光化学污染严重,臭氧超标率约60%。高温和东南风有利于臭氧的累积。在中等湿度(40%-50%)和中等边界层高度(1200-1500m)时,臭氧浓度最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边界层的演变使得臭氧生成敏感性发生转变,臭氧生成受NOx和VOCs协同控制时,臭氧浓度最高,气象条件与上述对应。结合系留汽艇搭载的小型化臭氧探空仪探测,发现清晨残留层内存储了大量臭氧,其浓度与前一天臭氧浓度正相关。随着混合层的快速增长,夜间残留层中的臭氧被输送至混合层,其贡献可达27%±7%。夏季石家庄的颗粒物污染也很严重,PM2.5的超标率达93%。石家庄夏季PMi和PM2.5的化学组分以SO42-、NO3-、NH4+、OM为主,分别占PMi质量浓度的14%、8%、11%、11%;占PM2.5质量浓度的13%、8%、10%、9%。PM1和PM2.5的来源相近,主要为二次硝酸盐、二次硫酸盐、工业源、机动车源、扬尘、生物质燃烧以及燃煤,其贡献为 29%、30%、10%、9%、8%、8%、6%(PMi);29%、33%、12%、13%、8%、2%、4%(PM2.5)。针对典型污染时段进行分析发现,在爆发增长阶段PM1和PM2.5同步增加,但在污染后期PMi增长缓慢,PM2.5仍持续增加,SNA是其增长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不同污染程度化学组分发现,爆发增长阶段,PM1和PM2.5中的主要化学组分(碳组分和SNA)均同步升高;污染高值维持阶段,碳组分、硝酸盐和铵盐变化较小,硫酸盐增加迅速。因此,PM1 和PM2.5的防治策略有差异,无机气态前体物,特别是SO2,仍是夏季PM2.5防治的重中之重。
【学位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51;P421.3
【部分图文】:

采样点,位置,石家庄


石家庄作为中国最大的医药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纺织基地,同时也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几年来,为了防治大气污染,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空气质量成为政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但仍然出现较为严重的污染。根据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PM2.5年平均浓度限值一级标准为 35 μg/m3,O3日最大 8 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 160μg/m3,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 200μg/m3。而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表明,石家庄 PM2.5年均值达到国家浓度限值的两倍以上,而近年臭氧超标率逐渐上升。除此之外,石家庄属于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平均气温为 25℃,受海洋温湿气流影响,降水较多,高温高湿的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的进一步转化,造成了夏季臭氧和颗粒物同时升高的现象。因此,本研究监测站点设在石家庄市栾城区气象局院内(37°53′N,114°38′E,图 2.1),该站点位于石家庄东南方,毗邻 308 国道石栾大街。站点周围以居民区为主,人口较密集,车流量较大。该站点所处的地面条件为典型的城市下垫面特征,基本可以反映石家庄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本实验观测时间为 2016 年 6月 15 日至 2016 年 7 月 13 日(共 29 天)。

气路图


图 2.2 TH-150C 的采样气路图每天分昼夜采两次,每次采样时间为 11.5h,白天时段为 8日 7:30,中间预留 30min 更换采样膜。更换滤膜时,记、平均温度、累计时长、累计体积、标况体积以及天气状M2.5各采集 3 个现场空白样品。采样后将采样膜装入膜盒置存至分析。为了使所采集的样品具有可比性,PM1和 PM2器,采样前统一校准采样仪器的流量,所用仪器和校准仪表 2.2 采样仪器的基本情况样品 PM2.5仪器名称 智能中流量颗粒物采样器仪器型号 TH-50C切割粒径 ≤2.5 μm,≤1 μm仪器标定时间 每次采样前进行校正

廓线,温廓线,风速廓线,气象要素


14图 2.3 观测期间气象要素廓线,VPT:虚位温廓线,RH:相对湿度廓线,WS:风速廓线,WD风向廓线云高仪主要是依靠梯度法来确定混合层高度,即选择探测到的气溶胶后向散射系线上最大负梯度值(-dβ/dx)作为混合层顶[73]。实际应用中采用维萨拉公司自主研 BL-View 软件,经过对环境参数的调整后,来实现后向散射系数负梯度最大值的自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兴;李建兰;Demetri Bouris;;3.5 m×2.5 m风洞大气边界层被动模拟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8年02期

2 张祥;张叶晖;韩靖博;张乐;史婉蓉;;北极扬马延岛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气候特征分析[J];极地研究;2018年02期

3 万云霞;张宇;张瑾文;彭艳秋;;感热变化对东亚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影响[J];高原气象;2017年01期

4 王洪兴;张彦军;;建筑结构大气边界层风场风洞试验模拟[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6期

5 李英;胡志莉;赵红梅;;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研究综述[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2年04期

6 李响;吴辉碇;王辉;;海面状态参数化对海上大气边界层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J];海洋通报;2011年02期

7 乔娟;张强;张杰;王胜;;西北干旱区冬、夏季大气边界层结构对比研究[J];中国沙漠;2010年02期

8 孙方林;马耀明;马伟强;李茂善;;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一次观测研究[J];高原气象;2006年06期

9 曲绍厚,高登义;中山站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和湍流通量的输送特征[J];南极研究;1996年04期

10 赵柏林,徐进;微波遥感在大气边界层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学报;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宁;;基于地基遥感的大气边界层高度探测研究[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0 城市、降水与雾霾——第五届城市气象论坛[C];2016年

2 夏俊荣;吴丹;;河北香河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演变特征[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5年

3 付遵涛;姚振华;;平稳与非平稳大气边界层垂直风速的熵对比分析[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4 瞿伟廉;吉柏锋;王锦文;;下击暴流风与大气边界层风的风剖面特征比较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刘树华;李洁;文平辉;;城市及乡村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6 佟华;桑建国;;海淀地区大气边界层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九届(2001)全国大气环境与污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张苏平;杨育强;王新功;;L波段雷达所揭示的大气边界层层结季节变化特征[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朱凌云;张美根;马舒坡;李鹏;邹捍;李爱国;;珠峰绒布河谷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张婉春;郭建平;;不同稳定度条件下大气边界层及其与近地面气象条件的关系[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3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8年

10 张礼春;朱彬;牛生杰;李子华;;南京市冬季市区和郊区晴天大气边界层结构对比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丁佳;大气边界层污染垂直加强观测试验启动[N];中国科学报;2018年

2 通讯员 伍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研讨大气边界层研究战略[N];中国气象报;2011年

3 通讯员 马跃t ;南京开展大气边界层观测[N];中国气象报;2010年

4 记者 潘继鹏 通讯员 李进忠;乌鲁木齐市局建成大气边界层气象观测系统[N];中国气象报;2013年

5 蒋凌;给天气“把脉”最快只需几分钟[N];兰州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黄彬;气象塔,大气边界层观测利器[N];中国气象报;2015年

7 本报记者 赖敏 陈磊 王宇;好“大”一座塔[N];中国气象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董永春;世界最高塔的气象秘密[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采访人 本报记者 倪永强;影响天气气候的重要角色[N];中国气象报;2011年

10 城市环境项目实施办公室;蓝天碧水不是梦[N];中国气象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敏劲;中国西北地区极端大气边界层高度及其对化学追踪物质传输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李惠君;大气边界层特性的风洞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金莉莉;乌鲁木齐市大气边界层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刘丽;东南沿海污染气象特征及生物气溶胶的扩散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段自强;利用涡动相关法研究海洋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与海气物质交换[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梁思超;复杂地形风资源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刘鹏;城市化影响水汽输送及云和降水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8 郑辉;北京大学陆气耦合模式的研发及检验[D];北京大学;2014年

9 郅伦海;城市中心边界层风特性及超高层建筑动力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刘彦华;两类陆面模式的模拟和同化性能比较分析[D];兰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美;基于Scheimpflug激光雷达技术的大气边界层高度探测[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赵伟;石家庄夏季大气边界层内重污染演变及成因[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3 胡洪彬;大气边界层中扑翼飞行器气动特性的数值研究[D];西华大学;2019年

4 施文昱;杭州湾地区大气边界层风场特征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5 徐丽丽;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地基遥感观测及其在中国的分布和趋势[D];兰州大学;2019年

6 李雪洮;利用大涡模式模拟黄土高原大气边界层特征[D];兰州大学;2019年

7 乔梁;夏季风活动对大气边界层结构的影响及非季风区超厚大气边界层发展的能量机制分析[D];兰州大学;2019年

8 彭s

本文编号:2824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824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5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