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旱灾社会脆弱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2 15:26
近年来,由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使得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大,影响也日益增强,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地理位置及气候的影响,加之土地类型复杂多样,山东省自然灾害发生普遍且类型多样,尤其是旱灾最为严重。山东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干旱灾害给山东农业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把握山东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其在旱灾影响下的社会脆弱性程度、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对于各地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增强旱灾防御能力,降低旱灾影响,减小旱灾社会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广泛阅读参考文献,收集和整理山东省旱灾的有关数据、资料,分析了山东省旱灾发生的时空规律及影响因素,基于此,选取指标构建山东省旱灾社会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借助SPSS、ArcGIS等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对山东省17地市及各县区旱灾社会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干旱灾害发生频率高、时间持续长、波及的范围较广,易发生春秋连旱。发生频率,春旱秋旱;空间上,鲁西北鲁西南和鲁东南地区半岛地区。(2)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的旱灾社会脆弱性进行分析和区划,发现:处于高脆弱度的地区有:菏泽、聊城、德州;处于较高脆弱度的地区有:临沂、莱芜、枣庄;处于中等脆弱度的地区有:泰安、日照、济宁;处于较低脆弱度的地区有:滨州、潍坊、烟台、威海、东营;处于低脆弱度的地区有:淄博、济南、青岛。其空间分布格局除受到年降水量多少的影响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3)根据主成分分析重构指标体系,并以旱灾较为严重的2010年为例,对山东省各县区旱灾的社会脆弱性进行分析,发现:各县(区)脆弱度分布基本与其所处地市脆弱度分布基本一致;但个别县区与其所处地市脆弱性水平差异较大,这主要是受到人口、农业占GDP比重等因素影响的结果。综上所述:山东省旱灾社会脆弱性的强弱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脆弱度的形成并不是由某一个因素决定的,而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从社会经济系统维度来减少旱灾的影响,以降低旱灾社会脆弱性。
【学位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P426.616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图 2 1953~1993 年山东省农业旱灾受灾情况1949 年以来,从综合灾情和受灾面积的统计可以看出,山东省旱灾灾情严重,旱灾发率高、持续时间长,阶段性强。
图 3 1949~2000 年山东省 17 地市旱灾发生次数(数据来源: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山东卷),气象出版社,2000)受到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省年降水量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
本文编号:2824572
【学位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P426.616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图 2 1953~1993 年山东省农业旱灾受灾情况1949 年以来,从综合灾情和受灾面积的统计可以看出,山东省旱灾灾情严重,旱灾发率高、持续时间长,阶段性强。
图 3 1949~2000 年山东省 17 地市旱灾发生次数(数据来源: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山东卷),气象出版社,2000)受到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省年降水量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冬丽;陈昭玖;朱朝晖;周波;;气候变化下鄱阳湖区域水稻产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农户行为视角[J];新疆农垦经济;2015年02期
2 孙滨峰;赵红;王效科;;基于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的东北干旱时空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1期
3 王莺;王静;姚玉璧;王劲松;;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南方干旱脆弱性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14年12期
4 汪霞;汪磊;;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以贵州省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22期
5 宋一兵;夏斌;匡耀求;;国内外脆弱性研究进展评述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06期
6 邱林;王文川;陈守煜;;农业旱灾脆弱性定量评估的可变模糊分析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7 陈萍;陈晓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系统的干旱脆弱性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8期
8 吴卫熊;黎瑞杰;何令祖;;广西大石山区农业旱灾脆弱性及抗旱措施研究[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1年01期
9 杜晓燕;黄岁j;;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区划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0年05期
10 刘毅;黄建毅;马丽;;基于DEA模型的我国自然灾害区域脆弱性评价[J];地理研究;2010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洋;辽宁省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24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824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