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油茶花期冷害指标及风险等级区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20:49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del)属于山茶科中山茶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油茶作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本研究选用3年生长林系列下属无性系油茶进行试验,在本地适应性栽培的前提下,采用3个不同温度等级进行随机区组实验,主要研究油茶花期不同温度等级处理,对油茶开花表现的反应、以及油茶生化指标中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及影响,为明确油茶花期冷害发生温度、各温度下油茶受冷害影响程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同时给出江西省油茶花期冷害风险性等级区划,以期为油茶的合理种植及布局提供建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温度处理下油茶开花表现的反应可知,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油茶的落花落蕾率呈上升趋势,新增花蕾绽放比例及最终绽放花蕾比例呈下降趋势。其中4℃实验组落蕾率为13%,高于其他2组实验组250%以上,而8℃实验组与12℃实验组基本持平;同时8℃、12℃实验组仍能开花,但12℃实验组新增花蕾绽放比例(47.6%)小于对照组CK(108%),高于8℃实验组(37.8%),而4℃实验组共只新增了1朵花蕾,处于基本不开花状态。(2)对不同温度处理下油茶叶片生化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PRO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测定及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PRO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POD酶活性呈下降趋势,叶片SOD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处理温度越低,相应实验组植株叶片MDA、PRO含量上升幅度越快、越大,相应植株叶片POD酶活性下降幅度越快,叶片SOD酶活性达到最大值时间越短,整体活性越大(3)由江西省油茶花期低温过程冷害影响等级表可知:当日均温大于16℃时,油茶花期不受影响;当日均温处于16℃到12℃,油茶开始时受到轻微影响,但温度持续时间超过2 d后,油茶能对外界环境有所适应;当日均温处于12℃到8℃,且持续时间超过2 d时,油茶花期将受到中度影响;当日均温处于8℃以下,且持续时间超过1 d时,油茶花期将受到重度影响。(4)由江西省油茶花期冷害风险性等级区划图可知:各风险等级分布基本与江西省赣北、赣中、赣南地区划分一致。全省83个站点区域中安全区域及轻度风险区域主要分布于赣中南及以南地区,中度风险区域基本分布在赣中北以北地区,重度风险区全部分布于大型山脉及周边区域,这些地区受地形影响,平均温度较江西省同期平均温度低。同时,全省83个站点区域中安全区域及轻度风险区域共为56个,占所有站点数的67.47%,说明江西大部区域油茶花期受冷害影响的风险较小,温度条件有利于油茶花期开花及坐果,江西省油茶产业具有较好发展前景。
【学位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S794.4;S761.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油茶栽培地区分布及立地条件分类
1.2.1 油茶栽培地区分布
1.2.2 油茶立地分类
1.3 油茶开花习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概况
1.3.1 油茶开花习性概况
1.3.2 油茶开花的生物学特性
1.4 环境条件对油茶花期影响研究进展
1.4.1 影响油茶花期的环境条件概述
1.4.2 植物对逆境条件的适宜概述
1.5 研究内容和思路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实验样品采集地及培养地点概况
2.3 实验设计
2.3.1 生理特性及生化指标测定实验
2.3.2 低温胁迫实验设计
2.3.3 植株生理指标观测方法及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2.4 风险区划资料及方法
2.4.1 气象资料来源与处理
2.4.2 地理信息资料
2.4.3 风险区划图制作
第三章 油茶开花表现及生化结果对比与分析
3.1 不同温度等级下油茶开花表现结果及对比分析
3.1.1 不同温度等级下油茶开花表现
3.1.2 不同温度等级下油茶开花表现对比
3.2 不同温度等级下油茶生化指标变化
3.2.1 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3.2.2 叶片中可溶性蛋白PRO含量的变化
3.2.3 叶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的变化
3.2.4 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3.3 不同温度等级下油茶开花表现及生化指标表现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温度等级下油茶开花表现及生化指标表现结果
3.3.2 不同温度等级下油茶开花表现及生化指标表现分析
第四章 江西省油茶花期冷害影响等级判定及风险性等级划分与区划
4.1 油茶花期低温冷害影响判定及等级划分
4.1.1 油茶花期低温冷害影响判定
4.1.2 油茶花期低温冷害影响等级划分
4.2 油茶花期冷害风险性等级划分与区划
4.2.1 油茶花期冷害风险等级划分依据及方法
4.2.2 油茶花期冷害风险性等级区划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5.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5.2.2 研究中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S794.4;S761.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油茶栽培地区分布及立地条件分类
1.2.1 油茶栽培地区分布
1.2.2 油茶立地分类
1.3 油茶开花习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概况
1.3.1 油茶开花习性概况
1.3.2 油茶开花的生物学特性
1.4 环境条件对油茶花期影响研究进展
1.4.1 影响油茶花期的环境条件概述
1.4.2 植物对逆境条件的适宜概述
1.5 研究内容和思路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实验样品采集地及培养地点概况
2.3 实验设计
2.3.1 生理特性及生化指标测定实验
2.3.2 低温胁迫实验设计
2.3.3 植株生理指标观测方法及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2.4 风险区划资料及方法
2.4.1 气象资料来源与处理
2.4.2 地理信息资料
2.4.3 风险区划图制作
第三章 油茶开花表现及生化结果对比与分析
3.1 不同温度等级下油茶开花表现结果及对比分析
3.1.1 不同温度等级下油茶开花表现
3.1.2 不同温度等级下油茶开花表现对比
3.2 不同温度等级下油茶生化指标变化
3.2.1 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3.2.2 叶片中可溶性蛋白PRO含量的变化
3.2.3 叶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的变化
3.2.4 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3.3 不同温度等级下油茶开花表现及生化指标表现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温度等级下油茶开花表现及生化指标表现结果
3.3.2 不同温度等级下油茶开花表现及生化指标表现分析
第四章 江西省油茶花期冷害影响等级判定及风险性等级划分与区划
4.1 油茶花期低温冷害影响判定及等级划分
4.1.1 油茶花期低温冷害影响判定
4.1.2 油茶花期低温冷害影响等级划分
4.2 油茶花期冷害风险性等级划分与区划
4.2.1 油茶花期冷害风险等级划分依据及方法
4.2.2 油茶花期冷害风险性等级区划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5.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5.2.2 研究中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玉玲;姚小华;任华东;王开良;曹永庆;;主要环境因素对油茶成花的影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5年02期
2 刘波;唐益民;陈融;;耒阳市油茶种植的气象条件分析及主要灾害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23期
3 陈永忠;罗健;陈隆升;彭邵锋;廖玉芳;彭嘉栋;杜东升;赵辉;;湖南省油茶旱害及防治对策[J];经济林研究;2014年03期
4 曹永庆;姚小华;龙伟;;高温干旱对油茶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14年04期
5 闫旭宇;李玲;;油茶对逆境胁迫的生理生化效应[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6 罗辑;赵程R
本文编号:2828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82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