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江淮流域梅雨期气候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0-09-28 08:52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江淮流域梅雨期的气候响应趋于复杂,给江淮流域梅雨期的气候预测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研究江淮梅雨期气候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对于认识江淮梅雨变化新趋势、提高新气候背景下的汛期预报及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均有深远意义。采用中国地面气温和降水日值数据集对近几十年来江淮地区梅雨期的气温和降水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观测结果,评估了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的22个模式结果,并对CMIP5模式预估的21世纪中排放(RCP4.5)和高排放(RCP8.5)情景下中国江淮流域梅雨期的气温和降水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梅雨期气候变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江淮地区梅雨期气候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气温呈现出显著的升高趋势,降水亦发生了相应调整,在较暖年降水偏多,较冷年降水偏少。在未来全球进一步变暖的背景下,江淮地区梅雨期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降水进一步增多,且随着排放量的增加,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也在加剧。
【文章目录】:
1 引 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观测资料与CMIP5模式资料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江淮流域梅雨期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观测及模拟
    3.2 CMIP5对江淮地区梅雨期未来气候的预估
    3.3 江淮地区梅雨期气候变化的机理分析
4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HEN HuoPo;;Projected change in extreme rainfall events in China by the end of the 21st century using CMIP5 model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12期

2 JIANG DaBang;TIAN ZhiPing;;East Asian monsoon change for the 21st century: Results of CMIP3 and CMIP5 model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12期

3 姚遥;罗勇;黄建斌;;8个CMIP5模式对中国极端气温的模拟和预估[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年04期

4 吴蓉;张耀存;;RegCM3模式对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和环流形势的模拟性能检验[J];气象科学;2012年02期

5 沈tq;张耀存;肖卉;周孝评;;BCC_AGCM2.0.1模式系统对江淮梅雨期降水的模拟能力[J];气象;2011年11期

6 梁萍;丁一汇;何金海;陈伯民;雷小途;;江淮区域梅雨的划分指标研究[J];大气科学;2010年02期

7 胡娅敏;丁一汇;;2000年以来江淮梅雨带北移的可能成因分析[J];气象;2009年12期

8 司东;丁一汇;柳艳菊;;全球海气耦合模式(BCC_CM1.0)对江淮梅雨降水预报的检验[J];气象学报;2009年06期

9 孙颖;丁一汇;;未来百年东亚夏季降水和季风预测的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11期

10 钱维宏;朱江;王永光;符娇兰;;江淮梅雨和赤道太平洋区域海温变化的关系[J];科学通报;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旭;气候变暖背景下江淮梅雨由典型向非典型演变的统计特征及其成因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孙玉婷;气候变暖背景下江淮梅雨带的变动及其与水汽输送的联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WANG Tao;MIAO Jia-Peng;SUN Jian-Qi;FU Yuan-Hai;;Intensified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associated precipitation mode shift under the 1.5 ℃ global warming target[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8年02期

2 Ziniu XIAO;Xiuhua ZHOU;Ping YANG;Hua LIU;;Variation and future trends in precipitation over summer and autumn across the Yunnan region[J];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2016年03期

3 牟佳;丁立国;张东海;;海气耦合模式FGOALS-s2模拟东亚气候的能力分析[J];贵州气象;2015年06期

4 淡沐春;杨R

本文编号:2828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828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d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