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四号闪电成像仪聚类算法的研究及应用
【学位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415.35
【部分图文】:
闪电成像仪 LMI(FY-4 Lightning Mapping Imager电成像仪 LMI(Lightning Mapping Imager)是我国首次研制星上的闪电观测仪器,是可以对大气中的闪电活动进行连续监LMI 装载于我国第二代静止卫星科研试验星 FY-4A 上,FY-4A气象卫星,于 2016 年 10 月发射升空,其上装载的多种探测仪利、农业、林业和环境等领域的需求,会在天气监测与预报灾等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将在防灾减灾建设中发挥重要作卫星中姿态测量与控制精度最高的,卫星的测距以及定轨高度卫星的高性能为闪电成像仪 LMI 提供了一个稳定而又高性能用闪电光学成像技术对闪电活动进行观测的闪电定位系统,由实时事件处理器 RTEP、数据格式器和仪器控制等部分组成
外区的中性氧(O)和中性氮(N)的光谱线[58],虽然 777.4 nm 的更强,但其在闪电信号中的辐射也更强,因此星载闪电成像仪选择 7的中心波长,对闪电信号进行光谱滤波。冲的上升时间快,持续时间短,大多数脉冲持续时间为 400~800 μ积分时间对于光学闪电成像仪是最适合的。但是受技术限制,目前秒钟探测 500 帧,积分时间为 2 ms,积分时间内像元点上光子的减少闪电脉冲的分裂,但对于一些活动剧烈的闪电脉冲也无法区分 面阵输出的原始数据中,将闪电信号从背景信号中提取出来是闪大难题,利用星上实时事件处理器 RTEP(RealTimeEventProcesso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利用相邻帧的数据进行背景估计,将实时帧值后,当信号强度大于设定的事件阈值时,判断探测到一个闪电事事件处理器输出的数据进行虚假事件的滤除和定位后,就得到了 L事件。
图 3-1 事件到组以及组到闪电聚类算法流程图上图给出了风云四号闪电成像仪聚类算法的流程图,事件到组的聚类和组到闪电的聚类原理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两个聚类算法的参数的不同,以及事件到组的聚类基于 LMI 事件的像元坐标系下的格点距离,而组到闪电的聚类基于地球坐标系下的空间距离。在事件到组的聚类中,将每一个事件与现有的组内的事件进行比较,若事件间的时间和空间差小于给定的聚类参数,则这个事件将加入已有的组,若是大于聚类参数,则构成一个新的组。同样的,当组与组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小于组到闪电的聚类参数时,这些组也属于同一个闪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学斌;代玉田;吕伟绮;;闪电发生的环境场特征及闪电活动的预报[J];海洋气象学报;2019年03期
2 刘雪涛;谢屹然;许迎杰;孙绩华;;云南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气象;2019年05期
3 钱勇;谭侨;焦阳;张永军;王延慧;张晗;;2013-2016年新疆地区闪电活动时空特征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8年01期
4 庄燕洵;吕海勇;黄惺惺;刘三梅;;基于时钟图与地统计的广州市闪电活动[J];广东气象;2017年02期
5 王基鑫;祝宝友;马明;;中国东南区域闪电活动特征及其与大气环境参数的关系[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6 石玉恒;张义军;郑栋;孟青;姚雯;刘恒毅;;北京地区雷暴的雷达回波特征与闪电活动的相关关系[J];气象;2012年01期
7 朱文超;刘艳辉;王芳;黄伟信;张新甲;;京沪高铁沿线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2年04期
8 杨琼;;桃花源机场闪电活动分析[J];科技传播;2011年24期
9 张义军;马明;吕伟涛;陶善昌;;闪电活动的气候学特征研究进展[J];气象学报;2008年06期
10 蒋慧敏;顾松山;吴林林;;安徽地区闪电活动分布规律[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蔡力;地基VLF/LF三维全闪电定位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周严;星载闪电成像仪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大学;2013年
3 郑栋;闪电活动与降水的相关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张文娟;热带气旋闪电活动特征及其与气旋特性演变的关系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5 陈绿文;高建筑物对闪电活动及其特征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6 陈绿文;高建筑物对闪电活动及其特征的影响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7 戴建华;长三角地区雷暴发展、演变特征分析与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易笑园;渤海西岸两类强对流系统的结构演变及闪电活动特征的诊断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宝琳;蓝莓花青素在人体细胞模型中调节糖脂代谢和血管舒张的作用机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2 何昱均;超声波辅助乳清蛋白-海藻酸钠脂肪模拟物的制备及应用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3 孟丛丛;连续挤压铝合金在热处理和塑性变形中的组织控制与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4 张萌;云对地闪电中电流沿放电通道的变化[D];西北师范大学;2019年
5 尤金;东亚—西太闪电时空尺度和光辐射能特征及其与雷暴结构的关系[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9年
6 周洁晨;触发型上行闪电过程的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7 王烁;云南地区闪电探测网布局设计及定位误差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8 刘超;多增益雷电磁脉冲信号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9 林辉;空间电荷水平分布对闪电行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10 杜赛;闪电活动与气溶胶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51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851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