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蒸散发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407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蒸散发观测方法
1.2.2 遥感蒸散发模型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论文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第二章 数据与研究方法
2.1 遥感蒸散发模型
2.1.1 基于Priestley-Taylor方程的PT-JPL模型
2.1.2 基于Penman-Monteith方程的MOD16模型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通量站数据
2.2.2 遥感数据
2.2.3 大气再分析资料
2.3 模型参数分析方法
2.3.1 Sobol’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2.3.2 参数优化方法:DE-MC
2.4 小结
第三章 站点尺度蒸散发观测与模型评价
3.1 涡度观测的不确定性分析及质量控制
3.1.1 涡度观测的异常值处理
3.1.2 涡度观测的源区分析
3.1.3 涡度观测的能量闭合
3.2 基于通量数据的MOD16模型和PT-JPL模型验证与评价
3.3 小结
第四章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与参数优化结果
4.1 参数敏感性分析
4.1.1 PT-JPL模型参数敏感性与分析
4.1.2 MOD16模型参数敏感性与分析
4.2 参数优化结果与分析
4.2.1 PT-JPL模型参数优化后验分布
4.2.2 MOD16模型参数优化后验分布
4.3 小结
第五章 多尺度蒸散发模型优化验证与评价
5.1 站点尺度涡度观测验证
5.1.1 PT-JPL模型参数优化评价
5.1.2 MOD16模型参数优化评价
5.2 流域尺度水量平衡对比验证
5.2.1 流域尺度水量平衡蒸散发数据概述
5.2.2 月尺度流域蒸散发验证
5.3 全球尺度与其他蒸散发数据集对比
5.3.1 主要全球蒸散发产品概述
5.3.2 多年平均蒸散发空间分布特征验证
5.3.3 年际间全球蒸散发总量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长时间序列全球陆地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6.1 全球陆地蒸散发时空分布规律与异常变化
6.2 全球陆地蒸散发季节性变化与差异
6.3 全球陆地蒸散发分割时空分布与差异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小娜;钟伟;;参考作物蒸散发的测定与计算方法综述[J];化工管理;2018年08期
2 于岚岚;;分布式双源蒸散发模型的构建与运用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15年01期
3 温姗姗;姜彤;李修仓;王腾飞;王艳君;Thomas Fischer;;1961—2010年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影响要素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年02期
4 刘波;翟建青;高超;姜彤;王艳君;;基于实测资料对日蒸散发估算模型的比较[J];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09期
5 韩井先;计算蒸发量 蒸散发能力的改进方法[J];东北水利水电;2004年04期
6 冯国章;;计算区域蒸散发量的互补关系法及其应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1991年03期
7 石玉波;刘克岩;;互补相关陆面蒸散发模型及其应用[J];水文;1988年02期
8 沃又谷;;一种计算流域蒸散发的模型[J];水文;1988年06期
9 李纪人;;关于流域蒸散发计算方法的探讨[J];水文;1983年06期
10 孙一萌;陈喜;黄日超;张永生;高满;;气候及土地利用变化对嘉陵江流域实际蒸散发量的影响[J];水电能源科学;201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琨;遥感蒸散发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2 韩惠;基于遥感技术的祖厉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蒸散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孙福宝;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流域蒸散发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4 李修仓;中国典型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异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5 夏婷;遥感降雨和蒸散发模型鲁棒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6 谢虹;青藏高原蒸散发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970-2010)[D];兰州大学;2012年
7 王昊;芦苇湿地蒸散发测算方法及耗水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刘国水;蒸散发时间尺度扩展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2年
9 周艳春;森林火灾对流域蒸散发和径流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郑文武;城市地表蒸散发遥感反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堰林;覆膜农田地表蒸散发遥感估算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2 王军;基于TM数据的草地蒸散发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2年
3 李念;祁连山老虎沟流域高寒草甸蒸散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4 张睿;科尔沁沙地典型区蒸散发估算及其对下垫面和气象因子的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5 杨倩;天山北坡多源遥感单日蒸散发估算及其影响因子分析[D];新疆大学;2017年
6 邓兴耀;基于遥感的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蒸散发量模拟[D];新疆大学;2017年
7 徐春华;基于SEBAL模型的民勤绿洲蒸散发遥感估算[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张发耀;基于MODIS数据的浙江省区域蒸散发量时空格局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9 达日玛;基于MODIS数据的区域蒸散发量遥感估算及其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晓宇;黄河下游蒸散发耗水量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65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86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