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风暴轴的变化特征及其海气之间关系
发布时间:2020-11-11 02:53
本文利用20世纪大气再分析资料和欧洲中心海温资料研究了春季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风暴轴的变化特征及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与海温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北太平洋风暴轴主要存在两个空间变化型,即反映其强度变化的第一模态和反映其南北位置变化的第二模态。年代际及以上时间尺度上,风暴轴强度、位置与太平洋海温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在不同年代际背景下,风暴轴与太平洋海温之间的关系则存在明显的年代际转变:1977年以后,风暴轴强度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而在1977年之前则主要表现为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特别是同期冬季日本以东黑潮和黑潮延伸区海温异常的强迫作用;风暴轴南北位置与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的关系,在1977年以后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北太平洋中部海温的影响,但在1977年以前表现为海洋和大气的共同作用,风暴轴南北位置的变化还与同期的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有关,表明ENSO可能对风暴轴的位置变化存在影响。春季北大西洋风暴轴同样存在类似的两个空间变化型,其强度和位置指数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并且具有4年左右比较稳定的周期。年际尺度上,北大西洋风暴轴与海温异常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海洋和大气的共同作用,风暴轴强度变化主要对热带大西洋海温有影响,但前期会受到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强迫作用。风暴轴南北位置变化主要对纽芬兰岛以东海温有显著影响,但前期和同期会受到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强迫作用。春季两大洋风暴轴位置关系存在年代际变化,1960年以后两大洋风暴轴南北位置存在类似“跷跷板”现象的反相关,可能是后期海温变率加大,导致激发出更显著的大气环流异常,从而两大洋风暴轴南北位置反相关耦合加强。
【学位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P732
【部分图文】:
9〇年代后期,而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由弱到强的转折点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Pi]或80年代后期M。??图3.2a给出了?1900—2010年春季北太平洋风暴轴EOF第二模态以及相应??的多年平均的气候态分布。第二模态明显表现为南北偶极子型分布,即正异常??中心位于气候平均位置偏南一侧,负异常中心则位于气候平均位置偏北一侧,??明显反映了风暴轴的南北位移情况(图3.2a)。这与朱伟军和李莹[14]发现的冬??季风暴轴EOF第二模态的经向异常分布型一致。基于EOF第二模态空间型,??选取偏南区域内的区域平均值(图3.2a中红色矩形区域,32°?N—46°?N,140°??E?—140°?W)减去偏北区域内区域平均值(图3.2a中蓝色矩形区域,50°?N—??65°?N,165°?E—135°?W),所得到的差值定义为风暴轴的位置指数(图3.2b)。??位置指数为正时,表示风暴轴位置偏南,位置指数为负时,表示风暴轴位置偏??北。相类似地
二模态标准化时间系数(柱状),风暴轴位置指数(红线为20世纪大气再分析资料计算??结果;蓝线为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结果)及其11年滑动平均序列(黑色粗实线)??为了进一步揭示春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变化特征,图3.3给出了风暴轴强??度指数和位置指数的小波能量谱。由图3.3a可知,强度指数主要表现为2—4??15??
??年的周期变化,主要出现在1910年和1940年前后。从图3.3b可见,位置指数??在1920—1945年这段时间内,主要表现为2—6年的周期变化,而在1945—1980??年这段时间内,则主要为4一?12年的周期变化,而在1980年以后,主要为2—??4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综上,强度指数的变化周期比较稳定,主要为2—4年,??而位置指数的周期存在明显年代际变化,1920—1945年、1980年以后振荡周期??较短,而1945—1980年振荡周期相对较长。??f?I??"16??rj?A?【「rn?i?1」i?.i.m’?>?i?i?i?i?-?i?i?i?i?*.?i?l?i?i? ̄?I?(?I?1?ttt? ̄??O^f?「广1?厂1?广厂?1?1?j?1?1?|?1?'?|?1??1900?1920?1940?1960?1980?2000??32????_nm??1900?1920?1940?1960?1980?2000??m??0?4?8?12?16?20?24?28?32?36??图3.?3?(a)北太平洋风暴轴强度指数小波能量谱(填色),黑色粗实线表示通过95%信??度检验,黑色曲线表示边界影响;(b)同(a),但为位置指数??16??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8647
【学位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P732
【部分图文】:
9〇年代后期,而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由弱到强的转折点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Pi]或80年代后期M。??图3.2a给出了?1900—2010年春季北太平洋风暴轴EOF第二模态以及相应??的多年平均的气候态分布。第二模态明显表现为南北偶极子型分布,即正异常??中心位于气候平均位置偏南一侧,负异常中心则位于气候平均位置偏北一侧,??明显反映了风暴轴的南北位移情况(图3.2a)。这与朱伟军和李莹[14]发现的冬??季风暴轴EOF第二模态的经向异常分布型一致。基于EOF第二模态空间型,??选取偏南区域内的区域平均值(图3.2a中红色矩形区域,32°?N—46°?N,140°??E?—140°?W)减去偏北区域内区域平均值(图3.2a中蓝色矩形区域,50°?N—??65°?N,165°?E—135°?W),所得到的差值定义为风暴轴的位置指数(图3.2b)。??位置指数为正时,表示风暴轴位置偏南,位置指数为负时,表示风暴轴位置偏??北。相类似地
二模态标准化时间系数(柱状),风暴轴位置指数(红线为20世纪大气再分析资料计算??结果;蓝线为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结果)及其11年滑动平均序列(黑色粗实线)??为了进一步揭示春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变化特征,图3.3给出了风暴轴强??度指数和位置指数的小波能量谱。由图3.3a可知,强度指数主要表现为2—4??15??
??年的周期变化,主要出现在1910年和1940年前后。从图3.3b可见,位置指数??在1920—1945年这段时间内,主要表现为2—6年的周期变化,而在1945—1980??年这段时间内,则主要为4一?12年的周期变化,而在1980年以后,主要为2—??4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综上,强度指数的变化周期比较稳定,主要为2—4年,??而位置指数的周期存在明显年代际变化,1920—1945年、1980年以后振荡周期??较短,而1945—1980年振荡周期相对较长。??f?I??"16??rj?A?【「rn?i?1」i?.i.m’?>?i?i?i?i?-?i?i?i?i?*.?i?l?i?i? ̄?I?(?I?1?ttt? ̄??O^f?「广1?厂1?广厂?1?1?j?1?1?|?1?'?|?1??1900?1920?1940?1960?1980?2000??32????_nm??1900?1920?1940?1960?1980?2000??m??0?4?8?12?16?20?24?28?32?36??图3.?3?(a)北太平洋风暴轴强度指数小波能量谱(填色),黑色粗实线表示通过95%信??度检验,黑色曲线表示边界影响;(b)同(a),但为位置指数??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星妍;朱伟军;顾聪;;冬季北大西洋风暴轴异常对我国寒潮活动的可能影响[J];大气科学;2015年05期
2 冯劭华;罗德海;钟霖浩;;黑潮延伸体中尺度涡年代际变化与北太平洋风暴轴变化之间的关系[J];大气科学;2015年05期
3 马静;徐海明;董昌明;;大气对黑潮延伸区中尺度海洋涡旋的响应——冬季暖、冷涡个例分析[J];大气科学;2014年03期
4 朱伟军;袁凯;陈懿妮;;北太平洋东部风暴轴的时空演变特征[J];大气科学;2013年01期
5 张颖娴;丁一汇;李巧萍;;北半球温带气旋活动和风暴路径的年代际变化[J];大气科学;2012年05期
6 马静;徐海明;;春季黑潮延伸体海洋锋区经向位移与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J];气象科学;2012年04期
7 徐蜜蜜;徐海明;朱素行;;春季我国东部海洋温度锋区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大气科学;2010年06期
8 朱伟军;李莹;;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影响机制[J];气象学报;2010年04期
9 徐海明;王琳玮;何金海;;卫星资料揭示的春季黑潮海区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科学通报;2008年04期
10 丁叶风;任雪娟;韩博;;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的初步研究[J];气象科学;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2878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878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