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降水变化及其水汽条件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P426.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不足
1.2.1 青藏高原降水气候变化特征
1.2.2 青藏高原大气水汽循环与输送
1.2.3 大气水汽输送影响青藏高原降水机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说明
2.2 方法说明
第三章 青藏髙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3.1 近50a青藏高原降水空间分布
3.1.1 年平均降水量分布
3.1.2 四季降水分布
3.2 近50a青藏高原降水时间变化特征
3.2.1 平均年降水量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
3.2.2 四季降水量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及附近水汽输送对其降水的影响
4.1 近32a青藏髙原夏季降水空间分布
4.2 夏季整层水汽输送对青藏高原蜂水的影响
4.2.1 近32a夏季平均水汽输送情况
4.2.2 影响青藏高原降水的水汽通道
4.3 各水汽通道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气环流场对青藏高原水汽收支的影响
5.1 青藏高原夏季各边界水汽输送变化
5.2 与水汽输送相关的大尺度环流指数选取
5.3 大尺度环流强、弱年与水汽输送关系的合成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梅;江志红;刘晓东;兰博文;;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强、弱年水汽输送的异同[J];气象学报;2009年04期
2 唐镭;缪启龙;;西北西部夏季干湿年的水汽输送特征[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年04期
3 张雪梅;江志红;刘晓东;兰博文;;东亚地区夏季水汽输送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09年06期
4 史慧敏,翁笃鸣,林守廉;各种大气水汽输送气候计算方法的比较和讨论[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5 马岚,许熙,高云,马再兰;1997、1998年长江上游地区水汽输送及其与径流量之间关系的对比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0年04期
6 谢安,毛江玉,宋焱云,叶谦;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02年01期
7 周长艳,李跃清;长江上游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5期
8 周长艳,何金海,李薇,陈隆勋;夏季东亚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苗秋菊,徐祥德,张胜军;长江流域水汽收支与高原水汽输送分量“转换”特征[J];气象学报;2005年01期
10 朱玮;刘芸芸;何金海;;我国江淮地区平均场水汽输送与扰动场水汽输送的不同特征[J];气象科学;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新主;西南地区水汽输送特征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施小英;中低纬关键区水汽输送结构特征及其对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3 周晓霞;亚洲夏季风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关系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启玉;青藏高原“湿池”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
2 卢春燕;近30年中国西北地区干湿变化特征及其与水汽输送的关系[D];兰州大学;2015年
3 原文杰;华南前汛期降水及水汽输送特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4 林厚博;青藏高原降水变化及其水汽条件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5 蒋帅;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华北汛期水汽输送变化及其可能成因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6 张雪梅;东亚地区夏半年水汽输送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我国东部降水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7 朱玮;亚澳季风区平均场和扰动场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江淮梅雨异常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8 周长艳;亚澳季风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9 刘晓东;水汽输送对中国东部夏季雨带变化影响的诊断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10 任伟;拉格朗日气块追踪分析法在水汽输送研究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0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880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