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武汉土地利用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7 15:2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速增加,城市建筑密度大幅提升,以城市热岛效应为代表的城市热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在城市急剧扩张的进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热环境负面效用,越来越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现阶段城市热环境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气候环境问题,而是影响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重大阻碍。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及其周边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以Landsat TM遥感影像和武汉市六期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分别对1990-2013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和城市热岛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热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相关方法分析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结论主要如下:第一,在1990-2013年武汉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在数量上耕地、林地逐年减少,建设用地逐年增加,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上略有起伏;表现在速度和幅度上最为明显的是建设用地和耕地;耕地成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的最大贡献者。在1990-2013年武汉城市建设用地变化表现在数量上从283.41 km2增加到741.46km2,共增加458.06km2,扩张后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是1990年的2.62倍;在空间格局上的表现为新增建设用地多围绕中心城区在城区边缘呈多轴放射状结构向外扩展,中心城区向外扩张,新城区建设迅速,道路交通系统纵横交错,串联起整个区域。第二,在1990-2013年武汉城市低温和次中温区多分布在水体及其周边地区;中温区多在城市周边地区,主要为耕地和草地;而高温区和次高温区多集中在人口相对密集,商业、服务业繁华的城市建成区,地表温度明显高于周边地区。武汉热环境的空间变化与建成区的空间扩展具有良好的时空一致性,表现为在中心城区高温热岛区的外围分散着以新城区为核的局地高温或次高温热岛。1990-2013年城市热力等级区间中稳定区域为低温区和高温区,最不稳定区域为中温区和次高温区。城市热岛面积变化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具有一致性,武汉城市快速扩展是城市热岛产生和范围扩大最直接的驱动力。第三,在1990-2013年城市地表温度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关系方面,城市建设用地的地表平均温度最高,均在30℃以上,而水域用地的平均温度则始终最低,均在2℃左右。在城市热岛效应空间变化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关系方面,不同地类所引起的地表温度存在差异,在城市热环境的格局上有着明显的指示性。耕地、林地和草地广泛分布的地区多为中温区;水域在高温区分布最少,在其他热力等级区间均有所分布;城镇建设用地分布的地区多为高温区和次高温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地区多为次高温区和中温区;未利用地多为中温和次中温。从动态变化上来看水域在各个热力等级区间所占比例变化不大,在低温区所占比例最大;耕地在次高温区和高温区面积所占比例逐年缩小;城市建设用地在次高温区和高温区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大。第四,在1990-2013年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对热环境的贡献方面,1990年、1994年和2000年耕地贡献度最大,2005年、2009年和2013年城建用地贡献度最大。整体上来看耕地和城建用地的影响较大,水域、林地和草地的影响较小,未利用地对区域热环境的影响最小,耕地的热效应贡献度逐渐下降,城建用地的热效应贡献度逐渐上升。根据热效应贡献指数得出耕地和城建用地的贡献度较大,未利用地贡献最小;根据热单元权重指数得出城市建设用地贡献度最大,水域贡献度最小;根据区域热单元权重指数得出耕地贡献度最大,未利用地贡献最小。最后,在1990-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方面,城建用地占用的地类对热环境的影响程度依次是水域、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农村居民点,因此水域对缓解武汉城市热环境的作用最强,其次是耕地,而未利用地和农村居民点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最弱。因此,在政府城市规划和决策中,要尽量保护水域,少占耕地,合理开发未利用地,抓好农村居民点的整治工作。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X16;F301.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2.2 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进展及叙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研究区范围
    2.2 基础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
        2.3.2 基于遥感影像的地表温度反演法
        2.3.3 热岛强度指数及等级划分
        2.3.4 土地利用类型的热岛效应定量评价
        2.3.5 基于温度-植被指数的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程度测算
3 武汉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3.1 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
    3.2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
4 武汉城市热环境变化特征分析
    4.1 城市地表温度分级
    4.2 城市热力等级时空分布特征
    4.3 建设用地热力等级演变特征
5 武汉土地利用对热环境的影响分析
    5.1 城市地表温度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关系
    5.2 城市热效应空间变化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关系
    5.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对城市热环境的贡献
    5.4 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俊如;鲍雅君;;中山区土地利用及城市热环境效应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8年02期

2 吕志强;庞容;朱金盛;邓睿;申丽萍;;山地城市热环境及其聚落特征的关联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3 侯浩然;丁凤;黎勤生;;近20年来福州城市热环境变化遥感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年03期

4 王翠云;王太春;元炳成;陈丽丽;张慧;;城市热环境研究进展[J];甘肃科技;2009年23期

5 孙芹芹;吴志峰;谭建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城市热环境效应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国土资源遥感;2010年04期

6 刘建益;薛峰;;必须重视对城市热环境效应的治理[J];江南论坛;2008年07期

7 陈云浩,李晓兵,史培军,何春阳;上海城市热环境的空间格局分析[J];地理科学;2002年03期

8 杨小山;翁素梅;赵立华;;面向城市热环境的典型气象日确定方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年01期

9 王美雅;徐涵秋;李霞;林中立;张博博;付伟;唐菲;;不透水面时空变化及其对城市热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以福州市建成区为例[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8年06期

10 岳亚飞;詹庆明;王炯;;城市热环境的规划改善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朝斌;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热环境时空异质性分布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8年

2 王翠云;基于遥感和CFD技术的城市热环境分析与模拟[D];兰州大学;2008年

3 赵小艳;基于多源数据的南京城市热环境演变与成因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胡金龙;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5 李毅;长株潭核心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6 陈文惠;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万利;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8 胡文敏;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9 陈景;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演变及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李学梅;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璐瑶;武汉土地利用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莹;沈阳市城市热环境时空变化遥感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闫志刚;基于昼夜温差的城市热环境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4 祝新明;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环境时空格局分异性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5 肖庆锋;不透水面聚集密度与城市热环境响应规律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

6 王晓晖;西安市城市热环境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8年

7 郭燕滨;典型热岛城市热环境效应的遥感动态监测与分析[D];福州大学;2015年

8 蒋若蔚;基于时间序列的城市热环境时空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9 蓝玉良;基于时空特征的城市热环境优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10 孙宗耀;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7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887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0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