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与梅雨降水系统发展有关的正压过程及云凝物辐射效应

发布时间:2020-11-19 14:35
   文中利用二维云模式对2011年6月我国东部梅雨期的三次梅雨降水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模拟得到的高分辨率数据,分析与梅雨降水系统发展有关的正压动能转换过程以及云凝物辐射效应对于梅雨降水过程的影响。通过梅雨降水过程三个阶段的对比,分析了梅雨降水过程中的正压动能转换过程,以及引起正压动能转换方向发生变化的原因。由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正压动能转换过程(平均动能向扰动动能的转换)逐渐增强(尤其是对流层中下层),降水系统的正压动力不稳定性增强,有利于对流性降水的逐渐增强。此次梅雨降水过程中的正压动能转换方向(降水系统的动力稳定性)是由水平动量的垂直输送决定的。向下的水平动量逐渐增强,导致降水系统逐渐由动力稳定性系统变为动力不稳定性系统。虽然风垂直切变是正压动能转换存在的必要条件,但风垂直切变对水平动量的垂直输送以及正压动能转换的方向没有明显影响。云凝物和热量的水平输送是引起水平动量垂直输送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各敏感性实验中,除了将相应的云凝物混合比设置为0以外,其他条件与基准实验一致。在降水的不同阶段,不同云凝物的辐射效应对地面降水率的影响各不相同。去除云凝物的辐射效应后,降水率的变化主要是由与净凝结有关的过程引起,而云凝物辐合/辐散过程对于降水率的变化贡献较小。通过影响水平动量垂直输送的方向,云凝物辐射效应可使降水系统的稳定性发生变化。第一阶段,降水系统的动力稳定性几乎不受云凝物辐射效应的影响。而第二、三阶段,去除水云的辐射效应增强了降水系统的动力不稳定性。第二阶段,去除冰滴与雪的辐射效应增强了降水系统的正压稳定性,而在第三阶段,去除冰滴与雪的辐射效应增强了降水系统的正压不稳定性。在梅雨降水整个过程中,去除霰的辐射效应后,降水系统始终保持为动力稳定性系统。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P426.6
【部分图文】:

再分析资料,水平速度,单位,上升运动


浙江大学硕-丄?学位论文?2模式和方法??大值中為、。由图2.化可W看出,除地面附近存在弱东风L乂外,对流层整层盛行西风。??图2.2中为兰个阶段的大尺度强迫水平风速与垂直速度的时间平均值廓线。可L乂看??出,五个阶段中,西风分量均随高度逐渐增强。在地面附近,第一阶段的平均韩向风几??乎为0,第二、王阶段中盛行弱东风。在对流层上层,第二阶段西风分量最大,其次为??第一阶段的西风分量。对流层整层盛行上升运动,并且在8km附近达到最大值,且第二??阶段的上升运动比其他两个阶段的上升运动要强。10km?W下,第兰阶段的上升运动比??第一阶段的上升运动要患。而10km?W上,反之。??为对此次梅雨降水过程中扰动动能收支、正压动能转换过程进行计算,设计了一个??基准实验

向风,单位,上升运动,西风


浙江大学硕-丄?学位论文?2模式和方法??大值中為、。由图2.化可W看出,除地面附近存在弱东风L乂外,对流层整层盛行西风。??图2.2中为兰个阶段的大尺度强迫水平风速与垂直速度的时间平均值廓线。可L乂看??出,五个阶段中,西风分量均随高度逐渐增强。在地面附近,第一阶段的平均韩向风几??乎为0,第二、王阶段中盛行弱东风。在对流层上层,第二阶段西风分量最大,其次为??第一阶段的西风分量。对流层整层盛行上升运动,并且在8km附近达到最大值,且第二??阶段的上升运动比其他两个阶段的上升运动要强。10km?W下,第兰阶段的上升运动比??第一阶段的上升运动要患。而10km?W上,反之。??为对此次梅雨降水过程中扰动动能收支、正压动能转换过程进行计算,设计了一个??基准实验

总降水量,单位,浙江省,降水过程


个例简介??2011年6月出现了自1999年从来最典型的梅丽降水集中期,6月10日入梅,6日出梅,梅丽期偏短,但大暴雨不断。浙江省中北部出现了大雨暴丽,局部大暴降水呈现出强降水来时凶猛、伴有强对流天气、降水区域重叠、持续时间长、累量大等特点,是近十年来最强的梅丽降水过程,钱塘江流域出现多年未见的流域。6月9-20日,浙江省中北部大部分地区累积降水量达300毫米,部分地区这40。据浙江省防讯抗旱指挥部办么窒,此次梅丽降水过程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较大损失,浙江省10个市57个县(市、区)受灾,倒塌房屋1.2万间,因灾死亡农作物受灾面积242千公顷,3311家企业停产,899条次公路、11条次铁路、62供电线路、304条次通信线路中断,损坏堤防61%处1048千米。因洪谤灾害造经济损失108亿元,其中农业47亿元,工业交通27亿元,水利工程设施25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梅,接连淑,张文华,贾鹏群,仪清菊;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外场科学试验资料库系统设计与实施[J];应用气象学报;2004年04期

2 郑永光;陈炯;葛国庆;朱佩君;;梅雨锋的典型结构、多样性和多尺度特征[J];气象学报;2007年05期

3 刘志雄,岳彩军,寿绍文,董美莹;应用湿Q矢量诊断梅雨锋暴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岳彩军,寿绍文,姚秀萍;梅雨锋暴雨的Q矢量定性分析[J];气象科学;2003年01期

5 岳彩军 ,寿绍文 ,林开平 ,姚秀萍;应用湿Q矢量分解诊断梅雨锋暴雨[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3年01期

6 程小平,王云峰,侯志明,费建芳,韩月琪;梅雨锋暴雨研究中的四维变分同化试验[J];大气科学;2005年03期

7 熊秋芬;胡江林;张耀存;;梅雨锋降水带中不同地域大暴雨成因的对比分析[J];气象;2006年07期

8 岳彩军;董美莹;寿绍文;姚秀萍;;改进的湿Q矢量分析方法及梅雨锋暴雨形成机制[J];高原气象;2007年01期

9 熊秋芬;胡江林;张耀存;;梅雨锋暴雨数值模拟中地形的作用[J];气象科学;2007年06期

10 郁红弟;沈桐立;陈海山;;一次梅雨锋暴雨在不同物理过程下的模拟结果比较[J];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钲;ETKF同化与适应性观测在梅雨暴雨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杨舒楠;江淮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可预报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贝纯纯;GPS/PWV资料在入梅分析与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梅疏影;ETKF—3DVAR混合同化方案在一次梅雨锋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3 李婷婷;与梅雨降水系统发展有关的正压过程及云凝物辐射效应[D];浙江大学;2016年

4 周后福;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及其与环流的联系和梅雨预测试验[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5 杨静;“99.6”梅雨锋降水云物理过程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年

6 柳俊杰;梅雨锋中的低涡结构及发展机制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7 鲍学俊;梅雨过程及其与环流关系的初步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8 梁琳琳;2005年梅雨锋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9 宫宇;梅雨锋前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观测及模拟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10 廖胜石;2003年7月5日江淮流域梅雨锋暴雨的机制分析及数值模拟[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890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890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a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