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1990-2011年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的寒潮冷空气路径变化及其可能机理

发布时间:2020-12-06 01:20
  基于华北区域均一化站点气温资料、NCEP/NCAR与CFSR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海冰密集度等资料,首先分析了 1990-2011年华北寒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可能原因,继而对华北寒潮路径进行分类研究,最后探讨了北极涛动对华北寒潮冷空气路径的可能影响。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影响华北的区域性寒潮事件在1990s(2000s)发生频次为近55年最多(少),但寒潮平均强度最弱(强),冷空气大多源自格陵兰岛(新地岛)附近,取偏西(偏北)路径入侵华北。1990-2011年秋季至冬季新地岛附近以及巴芬湾附近海冰年代际减少,对应1990s与2000s两个年代环流存在显著差异:1990s(2000s)极区位势高度偏低(高),绕极区西风偏强(弱),西伯利亚高压偏弱(强),东亚大槽偏弱(强),蒙古高原至华北区域地表温度偏高(低),导致华北寒潮出现上述年代际变化。(2)1990-2011年入侵华北的寒潮冷空气路径可分为三类:西北路径、偏西路径与偏北路径。西北路径与偏西路径寒潮多发生于1990s,偏北路径寒潮多发生于2000s。西北路径华北寒潮冷空气源自西西伯利亚平原,爆发前的30天格陵兰岛附近海冰减少、新地...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990-2011年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的寒潮冷空气路径变化及其可能机理


图3.1华北区域站点(红色点)分区(灰色虚线)以及西伯利亚高压关键区(蓝色实线)??

寒潮,冷空气路径,华北,年代际变化特征


空气路径在这两个年代是否同样存在显著差异?下面具体分析1990-2000年与??2001-2011年华北寒潮冷空气路径的特征。??图3.3给出的是采用FLEXPART模式计算得到的华北寒潮爆发前5日至爆发当日冷??空气最大风速中心轨迹,以此轨迹作为华北寒潮冷空气路径进行分析。图3.3a为??1990-2000年共31次华北寒潮事件的冷空气路径,冷空气大多数源自格林兰岛附近,取??偏西路径进入华北。图3.3b为2001-2011年共12次华北寒潮时间的冷空气路径,冷空??气大多数来自新地岛附近,取偏北路径进入华北,其中还包括一些比较奇异的路径。??10??

寒潮,冷空气路径,华北,相关环


11年作为21世纪00年代(2000s)。下面对比两个年代华北寒潮相关环流的年代平均??状况,从环流的角度探讨华北寒潮发生年代际变化的原因。??图3.4给出的是1990s与2000s北半球冬季的850?hPa水平风场距平的年代平均状况,??距平计算取1982-2011年为气候态。图3.4a给出了?1990s的850?hPa水平风场距平,极??地存在气旋性环流距平,绕极圈附近偏西风距平较强,从北美一直延伸至亚洲东岸。这??样的距平分布形势有利于格陵兰岛附近冷空气沿西风带进入我国,因此1990s华北寒潮??频次较多,且冷空气路径大多数偏西。图3.4b给出的是2000s的850?hPa水平风场距平,??新地岛附近存在反气旋性环流距平,绕极圈附近距平风向杂乱,西风距平较弱,冷空气??输送通道远不如1990s通畅,因此2000s华北寒潮频次较少,且冷空气路径大多数偏北。??1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气流轨迹模式的西北地区强冷空气特征研究[J]. 孙照渤,王宗明,曾刚.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7(04)
[2]1970—2013年中国东北地区强冷空气活动特征[J]. 王宗明,孙照渤,曾刚.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3]中国近50年寒潮冷空气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北极海冰的关系[J]. 朱晨玉,黄菲,石运昊,党振中,张玉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2)
[4]东亚冷空气的变化趋势[J]. 黄焕卿,韩雪.  海洋预报. 2014(05)
[5]1961—2012年黑龙江省寒潮气候特征[J]. 王莹,陈莉,李永生,李帅.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05)
[6]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联系[J]. 丁一汇,柳艳菊,梁苏洁,马晓青,张颖娴,司东,梁萍,宋亚芳,张锦.  气象学报. 2014(05)
[7]近50年中国大陆冬季气温和区域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研究[J]. 梁苏洁,丁一汇,赵南,孙颖.  大气科学. 2014(05)
[8]秋季北极海冰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J]. 谢永坤,刘玉芝,黄建平.  气象学报. 2014(04)
[9]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冬季风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内动力成因[J]. 黄荣辉,刘永,皇甫静亮,冯涛.  大气科学. 2014(04)
[10]冬季东亚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协同变化与我国冷空气活动的关系[J]. 叶丹,张耀存.  大气科学. 2014(01)

博士论文
[1]中高纬海洋对中国东北部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D]. 时晓曚.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近50年中国冬季气温和冬季风以及区域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研究[D]. 梁苏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4

硕士论文
[1]北极海冰年代际转型及其对冬季极端低温的影响[D]. 狄慧.中国海洋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00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900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b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