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江淮冷切变线结构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9 08:38
  本文利用1981—2016年6—7月1°×1°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数据集(V3.0)的日降水资料,通过对江淮冷切变线的客观判识,选取了10个典型个例,采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东部江淮地区冷切变线演变过程中的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结果表明,江淮冷切变线在水平方向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在垂直方向上从低层到高层向北倾斜,垂直伸展高度可到750hPa附近,生命史约54小时。江淮冷切变线受高、中、低层天气系统综合配置的影响,850hPa上江淮地区北支低压槽的整体南压、加强和东移是江淮冷切变线演变的关键因素。由于江淮冷切变线的结构特征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演变过程可分为发展、强盛和减弱三个阶段。在动力结构方面,江淮冷切变线对应于与其走向一致的正涡度带,正涡度中心位于850hPa附近,在强盛阶段达到最大;江淮冷切变线位于无辐散区,其南侧有强辐合中心;江淮冷切变线位于南北两侧两个次级环流之间的上升运动区内,垂直速度大值区呈竖直结构,在强盛阶段上升速度最大;在发展阶段,沿着江淮冷切变线上的垂直运动均为上升运动,在强盛和减弱阶段,沿着江淮冷切变线上,800hPa以...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江淮冷切变线结构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


50hPa上江淮区域(28°N-34°N,110°E-122°E)内平均的相对涡度变化曲线

冷切,变线,江淮,低空急流


第三章 江淮冷切变线附近的环流形势研究表明(Chen,1982;Shin and Lee,2005),东亚夏季高空急流是一个重要的天气系统,尤其是高低空急流的耦合有利于造成暴雨天气过程。图 3.4b 给出了 200hPa 高空急流、风场和散度场的分布。在江淮冷切变线演变过程中,200hPa 高空急流轴呈东西走向,江淮地区高空基本受西风控制,且西风从南向北增强并呈辐散结构。在江淮冷切变线发展阶段(图 3.4b1),高空急流核位于渤海地区,江淮大部分地区上空为辐散区。在强盛阶段(图 3.4b2),高空急流核东移至朝鲜半岛,急流中心的最大风速增大,超过45m/s,而高空辐散区移至江淮冷切变线右侧。对照图 3.3b,高空辐散区与低空急流造成的辐合区位置重叠,有利于天气尺度的运动持续发展,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般来说,在江淮冷切变线南部,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和低空急流出口区的左前方容易形成暴雨(张红华等,2016)。通过对表 1 中个例的降水情况分析(图略),发现江淮冷切变线造成的暴雨分布与江淮冷切变线的走向一致,并随着江淮冷切变线的南移而移动。由于合成降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暂时不作深入的讨论。

位势高度场,散度场,风场,温度场


14图 3.4 500hPa(a)和 200hPa(b)位势高度场、风场、温度场和散度场第 1、2、3 行分别对应江淮切变线发展阶段、强盛阶段和减弱阶段(图 a 中黑色实线是位势高度,红色实线是温度;图 b 中矢量是水平风,红色实线是高空急流,蓝色阴影区是散度,棕色实线是江淮切变线,线框内为江淮地区)(单位:位势高度:dagpm,温度:K,风速:m/s,散度:10-6s-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气非绝热加热作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姚秀萍,闫丽朱,张硕.  气象. 2019(01)
[2]2016年江淮地区梅汛期首场持续性暴雨的持续原因初探[J]. 张红华,姚秀萍,高媛,管琴,王桂臣.  热带气象学报. 2018(05)
[3]论东亚夏季风的特征、驱动力与年代际变化[J]. 丁一汇,司东,柳艳菊,王遵娅,李怡,赵亮,宋亚芳.  大气科学. 2018(03)
[4]江淮切变线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姚秀萍,孙建元,马嘉理.  高原气象. 2017(04)
[5]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7.21”特大暴雨模拟的对比试验[J]. 徐之骁,徐海明.  气象科学. 2016(01)
[6]不同深厚气旋入海发展中环境因子作用对比研究[J]. 王坚红,牛丹,任淑媛,苗春生,宋萍.  热带气象学报. 2015(06)
[7]1981—2013年6—7月江淮地区切变线及暴雨统计分析[J]. 马嘉理,姚秀萍.  气象学报. 2015(05)
[8]2011年6月江淮梅雨暴雨主要影响系统特征[J]. 张瑞萍,马旭林,盛文斌,徐瑞国.  大气科学学报. 2014(03)
[9]梅汛期江淮切变线暴雨与非暴雨演变过程的合成对比分析研究[J]. 李晓容,张雪蓉,濮梅娟.  高原气象. 2014(01)
[10]东风带扰动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东西向移动的热力强迫分析[J]. 姚秀萍,孙建元.  热带气象学报. 2013(04)

硕士论文
[1]不同云微物理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7.21”北京特大暴雨模拟的对比试验[D]. 徐之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
[2]梅雨期江淮切变线的气候统计分析和合成研究[D]. 马嘉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5
[3]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暴雨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D]. 周彦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
[4]冷暖季江淮气旋入海发展过程与机制对比研究[D]. 牛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
[5]贵州暴雨洪涝的气候特征分析[D]. 卢瑞荆.兰州大学 2010
[6]温带气旋发展引起的海上大风预报研究[D]. 项素清.浙江大学 2008
[7]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华南降水的研究[D]. 邓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45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945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6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