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气温和降水变化对山西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20 16:32
【目的】冬小麦是山西省重要的粮食作物,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显著。利用模型模拟评估气候变化对山西省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为山西省冬小麦种植规划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山西省2017—2018年气象资料和2018年县级冬小麦产量数据,采用DNDC区域模拟方法,对山西省冬小麦种植区单产进行模拟和验证;模拟未来8种气候变化情景(温度上升1、2℃,降水减少20%、10%以及温度和降水耦合)对冬小麦产量产生的影响。【结果】DNDC模型可以较好模拟出山西省冬小麦产量整体水平(4 335.6 kg/hm2),总体平均误差为4.63%,空间上的模拟误差主要由于山西省地形和气候差异导致。【结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程度的增温对产量的影响不一,在温度平均升高1℃情况下,山西省冬小麦单产下降4.60%,而气温上升2℃情景下,单产增加16.44%;降水减少10%和20%情景下,产量均降低,说明水分依然是制约冬小麦产量的重要因子;但在增温和降水减少的耦合作用下产量增加7.41%~15.84%。未来还需根据山西省种植特点,从轮作角度评估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文章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2020,47(09)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模型介绍
1.2 数据来源
1.2.1 气象数据
1.2.2 土壤数据
1.2.3 作物参数和农田管理数据
1.2.4 产量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条件分析
2.2 产量模拟结果分析
2.3 未来气候变化对山西省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模型评价及分析
3.2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方干旱区降解膜覆盖农田玉米生长和氮素利用模拟及优化[J]. 李仙岳,冷旭,张景俊,郭宇,丁宗江,胡小东,朱昆仑. 农业工程学报. 2020(05)
[2]山西省冬小麦生产潜力时空分布与气象因子分析[J]. 杨文彪,张慧芋,李莹,祁泽伟,刘凯凯,高志强,孙敏,薛建福. 作物杂志. 2020(01)
[3]IPCC特别报告SRCCL关于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的新认知与启示[J]. 许吟隆,赵运成,翟盘茂.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0(01)
[4]基于APSIM模型模拟水氮调控对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J]. 茹晓雅,李广,闫丽娟,陈国鹏,聂志刚. 草业科学. 2019(09)
[5]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与生育期气象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互作关系[J]. 李世景,徐萍,张正斌,卫云宗. 中国农业科学. 2019(10)
[6]黄土高原冬小麦产量潜力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张玲玲,冯浩,董勤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03)
[7]中国作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J]. 赵彦茜,肖登攀,柏会子,陶福禄.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2)
[8]基于DNDC模型的冬小麦-夏玉米农田滴灌施肥优化措施研究[J]. 陈静,王迎春,李虎,王立刚,吴永常,韦文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2)
[9]全球1.5℃和2.0℃升温对中国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J]. 孙茹,韩雪,潘婕,熊伟,居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06)
[10]Impact of Droughts on Winter Wheat Yield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during 2001–2016 in Eastern China[J]. Huiqian Yu,Qiang Zhang,Peng Sun,Changqing S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2018(03)
硕士论文
[1]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D]. 李高磊.山西大学 2019
[2]RCP8.5情景下中国冬小麦适应气候变化研究[D]. 葛连兴.河北农业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150026
【文章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2020,47(09)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模型介绍
1.2 数据来源
1.2.1 气象数据
1.2.2 土壤数据
1.2.3 作物参数和农田管理数据
1.2.4 产量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条件分析
2.2 产量模拟结果分析
2.3 未来气候变化对山西省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模型评价及分析
3.2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方干旱区降解膜覆盖农田玉米生长和氮素利用模拟及优化[J]. 李仙岳,冷旭,张景俊,郭宇,丁宗江,胡小东,朱昆仑. 农业工程学报. 2020(05)
[2]山西省冬小麦生产潜力时空分布与气象因子分析[J]. 杨文彪,张慧芋,李莹,祁泽伟,刘凯凯,高志强,孙敏,薛建福. 作物杂志. 2020(01)
[3]IPCC特别报告SRCCL关于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的新认知与启示[J]. 许吟隆,赵运成,翟盘茂.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0(01)
[4]基于APSIM模型模拟水氮调控对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J]. 茹晓雅,李广,闫丽娟,陈国鹏,聂志刚. 草业科学. 2019(09)
[5]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与生育期气象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互作关系[J]. 李世景,徐萍,张正斌,卫云宗. 中国农业科学. 2019(10)
[6]黄土高原冬小麦产量潜力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张玲玲,冯浩,董勤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03)
[7]中国作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J]. 赵彦茜,肖登攀,柏会子,陶福禄.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2)
[8]基于DNDC模型的冬小麦-夏玉米农田滴灌施肥优化措施研究[J]. 陈静,王迎春,李虎,王立刚,吴永常,韦文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2)
[9]全球1.5℃和2.0℃升温对中国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J]. 孙茹,韩雪,潘婕,熊伟,居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06)
[10]Impact of Droughts on Winter Wheat Yield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during 2001–2016 in Eastern China[J]. Huiqian Yu,Qiang Zhang,Peng Sun,Changqing S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2018(03)
硕士论文
[1]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D]. 李高磊.山西大学 2019
[2]RCP8.5情景下中国冬小麦适应气候变化研究[D]. 葛连兴.河北农业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150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15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