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2018年5—8月中国东北冷涡建立的客观识别方法及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1-04-30 00:40
东北冷涡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Interim一日4次再分析资料,并改进现有的客观识别方法,将分析天气图的思路运用于对冷涡的客观识别中,检索出1979—2018年夏季(5—8月)516个东北冷涡过程。为了研究冷涡生成位置的差异,以45°N线为X轴,125°E线为Y轴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象限。结果表明:夏季东北冷涡生成位置以第2象限(西北部)最多,第4象限(东南部)最少,冷涡以向东移动为主。夏季东北冷涡的平均生命期为3.2 d,各象限生成的冷涡平均生命期有较大差异,第2象限最长,平均约为3.5 d;第4象限最短,平均约为2.9 d。72.1%的冷涡过程生命期少于4 d。夏季各月第2象限生成的冷涡频数均远多于其他3个象限,且具有很明显的逐月递减的季节内变化特征。东北冷涡的生成位置和频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5月,1998—2007年偏北,2008—2018年偏南;6月,1980-1998年南移,2008—2018年北移,1993—2003年以偏东为主,2004—2018年以偏西为主;7月,1998—2010年北移,1985—2000年...
【文章来源】:气象学报. 2020,78(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东北冷涡的客观识别
3.1识别标准
4东北冷涡的特征
4.1冷涡生命期
4.2冷涡生成位置
4.2.1冷涡生成位置的空间分布
4.2.2冷涡生成位置的时间变化
4.2.3冷涡的移动方向
4.3不同象限生成的冷涡频数的变化
4.3.1冷涡频数的季节内变化
4.3.2冷涡频数的年(代)际变化
5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年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J]. 张宇,王素萍,冯建英. 干旱气象. 2018(02)
[2]5~8月东北冷涡客观识别分类及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 刘刚,廉毅,颜鹏程,曾宇星,杨旭,曹玲. 地理科学. 2015(08)
[3]东北冷涡活动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及其影响[J]. 刘慧斌,温敏,何金海,张人禾. 大气科学. 2012(05)
[4]东北冷涡低频活动特征及背景环流[J]. 谢作威,布和朝鲁. 气象学报. 2012(04)
[5]中国夏季东北冷涡强度的定量化分析[J]. 杨涵洧,封国林,沈柏竹,支蓉. 大气科学. 2012(03)
[6]1961—2010年5—9月东北冷涡气候特征及其对辽宁气温的影响[J]. 蒋大凯,王江山,阎琦,王鹏,陆忠艳.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02)
[7]东北冷涡客观识别方法的研究[J]. 王承伟,徐海明,任丽,陈莉.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02)
[8]东北冷涡及其气候影响[J]. 胡开喜,陆日宇,王东海. 大气科学. 2011(01)
[9]东北冷涡的特征、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J]. 朱占云,何金海.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0(04)
[10]2008年5月东北冷涡异常活动特征[J]. 吴艳青,阎琦,康晓玉,金丽颖,常国旭.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05)
本文编号:3168498
【文章来源】:气象学报. 2020,78(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东北冷涡的客观识别
3.1识别标准
4东北冷涡的特征
4.1冷涡生命期
4.2冷涡生成位置
4.2.1冷涡生成位置的空间分布
4.2.2冷涡生成位置的时间变化
4.2.3冷涡的移动方向
4.3不同象限生成的冷涡频数的变化
4.3.1冷涡频数的季节内变化
4.3.2冷涡频数的年(代)际变化
5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年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J]. 张宇,王素萍,冯建英. 干旱气象. 2018(02)
[2]5~8月东北冷涡客观识别分类及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 刘刚,廉毅,颜鹏程,曾宇星,杨旭,曹玲. 地理科学. 2015(08)
[3]东北冷涡活动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及其影响[J]. 刘慧斌,温敏,何金海,张人禾. 大气科学. 2012(05)
[4]东北冷涡低频活动特征及背景环流[J]. 谢作威,布和朝鲁. 气象学报. 2012(04)
[5]中国夏季东北冷涡强度的定量化分析[J]. 杨涵洧,封国林,沈柏竹,支蓉. 大气科学. 2012(03)
[6]1961—2010年5—9月东北冷涡气候特征及其对辽宁气温的影响[J]. 蒋大凯,王江山,阎琦,王鹏,陆忠艳.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02)
[7]东北冷涡客观识别方法的研究[J]. 王承伟,徐海明,任丽,陈莉.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02)
[8]东北冷涡及其气候影响[J]. 胡开喜,陆日宇,王东海. 大气科学. 2011(01)
[9]东北冷涡的特征、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J]. 朱占云,何金海.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0(04)
[10]2008年5月东北冷涡异常活动特征[J]. 吴艳青,阎琦,康晓玉,金丽颖,常国旭.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05)
本文编号:3168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16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