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冬汛期两次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08 10:50
利用NCEP/NCAR分辨率1°×1°的再分析资料,从环流形势、水汽、动力以及不稳定层结4个方面,对比分析2015年11月发生在湖南省两次秋冬季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与异常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有关。副高面积偏大强度偏强有利于水汽沿着副高西南侧汇入湖南省,极涡的强度较常年平均异常偏强,使得冷空气强度偏强,南下的强冷空气与北上的暖湿气流交汇,引发强降水天气过程。地面倒槽和中低层低涡切变是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过程2地面倒槽强度较强、范围较广且移动缓慢,对应中低层低涡切变强度较大,过程1地面倒槽和中低层低涡切变无论是强度、范围还是持续时间都不及过程2。700 h Pa的水汽是两次区域性暴雨的主要输送源,过程1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过程2来源于孟加拉湾,且水汽条件强于过程1。过程1垂直上升运动区向上延伸的高度更高,低层辐合层深厚,锋区较强,有不稳定能量积累。过程2主要以稳定性降水为主,垂直上升运动、辐合辐散配置较浅薄,主要集中在中低层。
【文章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20,59(10)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2 天气实况与环流背景分析
2.1 降水实况
2.2 环流背景分析
3 物理量诊断分析
3.1 水汽条件
3.2 动力条件
3.3 热力条件和不稳定能量特征
4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5年秋冬季湖南省一次典型暴雨天气过程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周莉,周慧,蔡荣辉,兰明才,文萍. 湖北农业科学. 2018(20)
[2]我国暴雨形成机理及预报方法研究进展[J]. 高守亭,周玉淑,冉令坤. 大气科学. 2018(04)
[3]2015年11月湘江流域罕见的冬季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 周慧,周莉,刘电英,尹冬德. 灾害学. 2018(01)
[4]广西冬季2次农业致灾暴雨天气湿位涡分析[J]. 陆秋霖,陈明璐,胡勇林. 农学学报. 2017(11)
[5]2011年秋季河南省两个暴雨日特征对比分析[J]. 贺哲,郑世林,谷秀杰,张宁.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04)
[6]湖南盛夏两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 许霖,姚蓉,李巧媛,姚倩,陈斗.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03)
[7]近54a湖南区域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J]. 戴泽军,刘志雄,李易芝,彭莉莉. 暴雨灾害. 2015(01)
[8]一次冬季暴雨过程中的锋生和条件对称不稳定分析[J]. 张芳华,陈涛,杨舒楠,孙军. 气象. 2014(09)
[9]陶诗言先生在中国暴雨发生条件和机制研究中的贡献[J]. 丁一汇. 大气科学. 2014(04)
[10]湖南两次流域性致洪暴雨异同点分析[J]. 许霖,姚蓉,陈斗.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4(02)
本文编号:3175207
【文章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20,59(10)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2 天气实况与环流背景分析
2.1 降水实况
2.2 环流背景分析
3 物理量诊断分析
3.1 水汽条件
3.2 动力条件
3.3 热力条件和不稳定能量特征
4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5年秋冬季湖南省一次典型暴雨天气过程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周莉,周慧,蔡荣辉,兰明才,文萍. 湖北农业科学. 2018(20)
[2]我国暴雨形成机理及预报方法研究进展[J]. 高守亭,周玉淑,冉令坤. 大气科学. 2018(04)
[3]2015年11月湘江流域罕见的冬季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 周慧,周莉,刘电英,尹冬德. 灾害学. 2018(01)
[4]广西冬季2次农业致灾暴雨天气湿位涡分析[J]. 陆秋霖,陈明璐,胡勇林. 农学学报. 2017(11)
[5]2011年秋季河南省两个暴雨日特征对比分析[J]. 贺哲,郑世林,谷秀杰,张宁.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04)
[6]湖南盛夏两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 许霖,姚蓉,李巧媛,姚倩,陈斗.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03)
[7]近54a湖南区域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J]. 戴泽军,刘志雄,李易芝,彭莉莉. 暴雨灾害. 2015(01)
[8]一次冬季暴雨过程中的锋生和条件对称不稳定分析[J]. 张芳华,陈涛,杨舒楠,孙军. 气象. 2014(09)
[9]陶诗言先生在中国暴雨发生条件和机制研究中的贡献[J]. 丁一汇. 大气科学. 2014(04)
[10]湖南两次流域性致洪暴雨异同点分析[J]. 许霖,姚蓉,陈斗.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4(02)
本文编号:3175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175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