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设计气候效应:兼论气候变化下的设计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1-05-11 05:03
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事实上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这一认知,提出"设计气候效应"概念,论述设计气候效应的特征及构成、表征方法及研究框架,并从底限效应、效率效应、物质效应、型塑效应、生态效应5类设计气候效应着手,从安全策略、预防策略、优材策略、原型策略、低碳化策略等方面探讨了提升正向设计效应以应对气候变化的设计策略。
【文章来源】:风景园林. 2020,27(1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从“设计效应”“气候效应”到“设计气候效应”
1.1设计效应和气候效应
1.2设计气候效应定义及特征
2设计气候效应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1设计的作用力和能量不容忽视
2.2设计是物质消耗—气候变化的本质原因之一
2.3设计在解决气候问题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2.4“设计气候效应”尚未引起重视
3设计气候效应的构成、表征与研究框架
3.1设计气候效应的构成
3.2设计气候效应的表征
3.3设计气候效应的研究框架
4应对气候变化的设计策略——基于正向设计气候效应的视角
4.1安全策略:根据气候环境特征进行适应性设计
4.2预防策略:通过预防措施提升设计气候效应
4.3优材策略:材料的生态环境化、智能化促进设计气候效应
4.4原型策略:构建“设计气候原型”提升正向设计气候效应
4.5低碳化策略:以低碳设计优化正向设计气候效应
5结语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初探[J]. 徐中春. 政府治理评论. 2019(01)
[2]荷兰“绿心”——国家景观中基于适应气候变化的景观设计[J]. 瑞克·德·菲索. 风景园林. 2019(12)
[3]设计的使命是对人类灵魂的净化[J]. 柳冠中. 设计. 2018(02)
[4]“为更好的世界而设计”——首届“应对气候变化的设计策略”国际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召开[J]. 张军,范可馨. 生态经济. 2017(07)
[5]第三届全球豪瑞奖创新二等奖:采用智能材料的低成本公寓,汉堡,德国[J]. 弗兰克·巴尔科. 世界建筑. 2016(12)
[6]城市形态的“历史结构”:特征·演变·意义——以成都为例[J]. 李旭,许凌,裴宇轩,冉小刚.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8)
[7]低碳建筑设计模式研究——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气候变化应对策略[J]. 朱文莉,王晓军,赵强. 工业建筑. 2016(08)
[8]基于风速比和空气龄的小区风环境评价研究[J]. 刘政轩,韩杰,周晋,张聪,张国强. 建筑技术. 2015(11)
[9]设计科学的争论和设计竞争力[J]. 谢友柏. 中国工程科学. 2014(08)
[10]德国适应气候变化与保护气候的城市规划发展实践[J]. 魏薇,秦洛峰. 规划师. 2012(11)
博士论文
[1]西南地区城市历史发展研究[D]. 李旭.重庆大学 2010
[2]设计事理学理论、方法与实践[D]. 唐林涛.清华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0776
【文章来源】:风景园林. 2020,27(1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从“设计效应”“气候效应”到“设计气候效应”
1.1设计效应和气候效应
1.2设计气候效应定义及特征
2设计气候效应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1设计的作用力和能量不容忽视
2.2设计是物质消耗—气候变化的本质原因之一
2.3设计在解决气候问题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2.4“设计气候效应”尚未引起重视
3设计气候效应的构成、表征与研究框架
3.1设计气候效应的构成
3.2设计气候效应的表征
3.3设计气候效应的研究框架
4应对气候变化的设计策略——基于正向设计气候效应的视角
4.1安全策略:根据气候环境特征进行适应性设计
4.2预防策略:通过预防措施提升设计气候效应
4.3优材策略:材料的生态环境化、智能化促进设计气候效应
4.4原型策略:构建“设计气候原型”提升正向设计气候效应
4.5低碳化策略:以低碳设计优化正向设计气候效应
5结语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初探[J]. 徐中春. 政府治理评论. 2019(01)
[2]荷兰“绿心”——国家景观中基于适应气候变化的景观设计[J]. 瑞克·德·菲索. 风景园林. 2019(12)
[3]设计的使命是对人类灵魂的净化[J]. 柳冠中. 设计. 2018(02)
[4]“为更好的世界而设计”——首届“应对气候变化的设计策略”国际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召开[J]. 张军,范可馨. 生态经济. 2017(07)
[5]第三届全球豪瑞奖创新二等奖:采用智能材料的低成本公寓,汉堡,德国[J]. 弗兰克·巴尔科. 世界建筑. 2016(12)
[6]城市形态的“历史结构”:特征·演变·意义——以成都为例[J]. 李旭,许凌,裴宇轩,冉小刚.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8)
[7]低碳建筑设计模式研究——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气候变化应对策略[J]. 朱文莉,王晓军,赵强. 工业建筑. 2016(08)
[8]基于风速比和空气龄的小区风环境评价研究[J]. 刘政轩,韩杰,周晋,张聪,张国强. 建筑技术. 2015(11)
[9]设计科学的争论和设计竞争力[J]. 谢友柏. 中国工程科学. 2014(08)
[10]德国适应气候变化与保护气候的城市规划发展实践[J]. 魏薇,秦洛峰. 规划师. 2012(11)
博士论文
[1]西南地区城市历史发展研究[D]. 李旭.重庆大学 2010
[2]设计事理学理论、方法与实践[D]. 唐林涛.清华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0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180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