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监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6-08 08:34
[目的]分析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沙尘暴、扬沙以及浮尘频次和时长的月变化和年变化,并分析其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为区域沙尘天气的早期预警和荒漠区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黑河流域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的2010—2019年的沙尘天气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沙尘频次和时长主要集中在春季,其次是冬季,春冬两季的频次和时长各占全年的82.3%和79.4%。10 a间沙尘暴和扬沙频次总体变化趋势逐渐减少,而浮尘频次总体变化趋势逐年增加;沙尘时长总体变化趋势逐年增加。沙尘频次月变化与土壤湿度(10 cm)和大气湿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风速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扬沙年际发生频次与土壤温度(5 cm)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大气温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近10 a来,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的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冬季,破坏性较大的沙尘暴和扬沙逐年减少,而浮尘逐年增加。沙尘频次的月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浅层土壤湿度、大气湿度和风速。春季的浅层土壤湿度影响了沙尘暴和扬沙年际频次变化,浅层土壤温度影响了...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2020,40(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频次的月变化
对监测区2010—2019年不同年际发生的沙尘天气时长进行了统计分析(见图4)。分析图4可以得出,虽然不同年份间的时长变化有所波动,但其总体的变化趋势呈增加的趋势,2012年沙尘天气时长最短,为64.0 h,2014—2017年沙尘天气时长变化平缓,到了2018年和2019年,沙尘天气增加到了260.3和261.3 h,结合图3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浮尘发生的频次增加所造成的。图4 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沙尘天气时长的年际变化及趋势
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沙尘天气时长的年际变化及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河流域中游沙漠风能环境与风沙地貌[J]. 张正偲,董治宝. 中国沙漠. 2014(02)
[2]1960—2012年河西走廊中部沙尘暴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J]. 刘洪兰,张强,张俊国,郭俊琴,王胜. 中国沙漠. 2014(04)
[3]祁连山区黑河流域季节冻土时空变化研究[J]. 彭小清,张廷军,潘小多,王庆峰,钟歆钥,王康,牟翠翠. 地球科学进展. 2013(04)
[4]河西走廊中部近53年降水变化及未来趋势预测[J]. 刘洪兰,白虎志,张俊国. 干旱区研究. 2011(01)
[5]中国北方沙尘暴与地温场的相关分析[J]. 赵红岩,杨瑜峰,梁东升,汤懋苍,张久林,李栋梁. 中国沙漠. 2007(03)
[6]甘肃河西走廊中部近45a来大风沙尘暴气候背景分析[J]. 丁荣,张德玉,梁俊宁,周瑛兰. 中国沙漠. 2006(05)
[7]中国北方沙尘暴频数演化及其气候成因分析[J]. 张莉,任国玉. 气象学报. 2003(06)
[8]甘肃省春季沙尘暴强弱年份大气环流特征对比分析[J]. 俞亚勋,赵建华. 干旱气象. 2003(03)
[9]中国沙尘天气的区域特征[J]. 王式功,王金艳,周自江,尚可政,杨德保,赵宗锁. 地理学报. 2003(02)
[10]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J]. 钱正安,宋敏红,李万元. 中国沙漠. 2002(02)
本文编号:3218063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2020,40(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频次的月变化
对监测区2010—2019年不同年际发生的沙尘天气时长进行了统计分析(见图4)。分析图4可以得出,虽然不同年份间的时长变化有所波动,但其总体的变化趋势呈增加的趋势,2012年沙尘天气时长最短,为64.0 h,2014—2017年沙尘天气时长变化平缓,到了2018年和2019年,沙尘天气增加到了260.3和261.3 h,结合图3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浮尘发生的频次增加所造成的。图4 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沙尘天气时长的年际变化及趋势
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沙尘天气时长的年际变化及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河流域中游沙漠风能环境与风沙地貌[J]. 张正偲,董治宝. 中国沙漠. 2014(02)
[2]1960—2012年河西走廊中部沙尘暴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J]. 刘洪兰,张强,张俊国,郭俊琴,王胜. 中国沙漠. 2014(04)
[3]祁连山区黑河流域季节冻土时空变化研究[J]. 彭小清,张廷军,潘小多,王庆峰,钟歆钥,王康,牟翠翠. 地球科学进展. 2013(04)
[4]河西走廊中部近53年降水变化及未来趋势预测[J]. 刘洪兰,白虎志,张俊国. 干旱区研究. 2011(01)
[5]中国北方沙尘暴与地温场的相关分析[J]. 赵红岩,杨瑜峰,梁东升,汤懋苍,张久林,李栋梁. 中国沙漠. 2007(03)
[6]甘肃河西走廊中部近45a来大风沙尘暴气候背景分析[J]. 丁荣,张德玉,梁俊宁,周瑛兰. 中国沙漠. 2006(05)
[7]中国北方沙尘暴频数演化及其气候成因分析[J]. 张莉,任国玉. 气象学报. 2003(06)
[8]甘肃省春季沙尘暴强弱年份大气环流特征对比分析[J]. 俞亚勋,赵建华. 干旱气象. 2003(03)
[9]中国沙尘天气的区域特征[J]. 王式功,王金艳,周自江,尚可政,杨德保,赵宗锁. 地理学报. 2003(02)
[10]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J]. 钱正安,宋敏红,李万元. 中国沙漠. 2002(02)
本文编号:3218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21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