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面向AMSR2被动微波遥感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与验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0 09:06
  作为陆地-大气界面的重要参数之一,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在气候、生态、水文和生地化学等许多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遥感已被广泛用于获取地表温度信息。光学遥感的地表温度反演虽已有较成熟的发展,然而它受大气影响严重的缺陷阻碍了这一研究的发展。与光学遥感相比,被动微波遥感可全天候观测,几乎不受云雨的影响。但它空间分辨率较低,在被动微波地表温度反演过程中,很多地表参数或大气参数都可通过光学遥感提供。因此我们将光学遥感和被动微波遥感结合起来,协同反演地表温度。本文采用两种途径实现基于从全球环境变化观测卫星(Global Change Observation Mission-W1,GCOM-W1)提供的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2,AMSR2)数据反演地表温度。首先,本文对最新的基于辐射传输方法的被动微波地表温度反演算法进行改进,采用与之相同的方法对辐射传输模型进行简化,但不忽略大气下行辐射亮温的影响,同时以30天为步长逐像元寻找最优时间窗口,并引用贝叶斯加权模型对不同通道...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经验模型
        1.2.2 物理模型
        1.2.3 半经验模型
    1.3 辐射传输方法与极化比方法
        1.3.1 辐射传输方法
        1.3.2 极化比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方案
第二章 数据与数据处理
    2.1 遥感产品
    2.2 全球再分析资料
    2.3 实测数据
    2.4 时间归一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辐射传输方法的地表温度反演
    3.1 理论依据
    3.2 大气参数获取
    3.3 最优时间窗口的确定
    3.4 系数拟合
    3.5 贝叶斯集成
    3.6 地表温度反演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极化比方法的地表温度反演
    4.1 训练样本的选取
    4.2 地表覆盖类型分类
    4.3 地表温度反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表温度的验证与评价
    5.1 基于MODIS LST产品的验证与评价
    5.2 基于单点实测地表温度的验证与评价
    5.3 基于升尺度实测地表温度的验证与评价
    5.4 基于近地面气温的对比与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基于AMSR-E的地表温度半经验反演模型[J]. 陈修治,李勇,韩留生,苏泳娴,陈水森.  热带地理. 2013(03)
[2]基于被动微波的地表温度反演研究综述[J]. 刘晶,马红章,杨乐,柳钦火.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2(06)
[3]中国城市微波发射率提取与特征分析[J]. 张涛,张立新,蒋玲梅,李云青.  遥感学报. 2012(06)
[4]热红外联合被动微波重构裸土区地表温度时间序列数据算法[J]. 马红章,柳钦火,杨乐,杜鹤娟,施建.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1(03)
[5]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地表温度研究进展[J]. 陈修治,陈水森,李丹,苏泳娴,钟若飞.  地球科学进展. 2010(08)
[6]基于被动微波的寒旱区地表温度反演[J]. 彭丹青,李京,赵天杰,张立新.  冰川冻土. 2009(02)
[7]AMSR-E微波数据反演裸地地表温度算法研究[J]. 刘曾林,唐伯惠,李召良.  科技导报. 2009(04)
[8]AMSR-E亮温数据与MODIS陆表分类产品结合反演全球陆表温度[J]. 武胜利,杨虎.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02)
[9]一个针对被动微波AMSR-E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物理统计算法[J]. 毛克彪,施建成,李召良,覃志豪,李满春,徐斌.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12)
[10]用被动微波AMSR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及发射率的方法研究[J]. 毛克彪,施建成,李召良,覃志豪,贾媛媛.  国土资源遥感. 2005(03)



本文编号:3238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238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4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