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量的城市热环境效应研究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06-28 14:18
绿量对城市热环境的调控功能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从绿量的概念与发展、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的调查方法、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的关联性以及其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启示4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该领域的4个发展方向,包括三维绿量调查方法的改善、城市热环境的监测与预测、城市绿量三维空间格局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关联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研究的三维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的创建。本文为研究绿量调控城市热环境提供了一种三维空间分析的视角,以期更深入地探索城市绿量的三维空间格局、平衡城市热环境的适宜性和多方面生态效益,为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人类适应气候变化并科学调控城市热环境提供理论支持。
【文章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2020,31(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绿量
2 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的调查方法
2.1 绿量调查方法
2.2 城市热环境调查方法
3 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的关联性
3.1 二维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的关联性
3.2 三维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的关联性
3.3 绿量的空间分布与城市热环境
4 对城市规划的启示
5 结语与展望
5.1 结语
5.2 展望
5.2.1 三维绿量调查方法的改善
5.2.2 城市热环境的监测与预测
5.2.3 城市绿量三维空间格局指标体系的构建
5.2.4 关联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研究的三维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的创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让自然做工:自然过程主导的太原城市生态系统修复[J]. 王云才. 中国园林. 2019(10)
[2]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太原市山地生态修复逻辑与策略[J]. 王云才,黄俊达. 中国园林. 2019(07)
[3]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太原市棕地修复逻辑与策略[J]. 王云才,薛竣桓. 风景园林. 2019(06)
[4]基于三维绿量的林分生态效益测算与分析——以上海浦江郊野公园为例[J]. 董艳杰,万福绪.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3)
[5]城市森林降温效应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刘海轩,许丽娟,吴鞠,徐程扬. 林业科学. 2019(04)
[6]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叶经济谱对城市热环境的响应[J]. 朱济友,于强,刘亚培,覃国铭,李金航,徐程扬,何韦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9)
[7]绿地对居住区热环境的影响综述及其规划策略研究[J]. 贺松.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18)
[8]面向城市规划的热环境与风环境评估研究与应用——以济南中心城为例[J]. 刘勇洪,张硕,程鹏飞,陈鹏,魏来,房小怡. 生态环境学报. 2017(11)
[9]基于精细化思维的城市绿地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优化途径[J]. 李晨,赵广英,沈清基,刘淑娟. 规划师. 2017(10)
[10]街谷几何形态及绿化对夏季热环境的影响探究[J]. 郑自海,陈佳捷. 现代园艺. 2017(18)
博士论文
[1]绿地缓解城市居住区热环境效应的研究[D]. 秦俊.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节约型园林植物的应用与优化研究[D]. 夏繁茂.南京林业大学 2012
[3]北京市城六区三维绿量估算与分析研究[D]. 唐雪海.北京林业大学 2011
[4]城市森林资源结构与降温功能评价研究[D]. 应天玉.东北林业大学 2009
[5]绿化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的研究[D]. 林波荣.清华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西安市城市热环境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晓晖.西安工程大学 2018
[2]几种立体绿化典型案例分析与评价[D]. 林树财.华南农业大学 2016
[3]城市中心区热环境与空间形态耦合研究[D]. 孙欣.东南大学 2015
[4]基于气候因子分析的风景园林设计策略研究[D]. 孙松林.北京林业大学 2015
[5]城市住区室外风热环境研究[D]. 张宇娟.安徽建筑大学 2015
[6]两种绿地布局方式的微气候特征及其模拟[D]. 宋培豪.河南农业大学 2013
[7]城市绿化树种生态功能研究[D]. 韩焕金.东北林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54477
【文章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2020,31(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绿量
2 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的调查方法
2.1 绿量调查方法
2.2 城市热环境调查方法
3 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的关联性
3.1 二维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的关联性
3.2 三维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的关联性
3.3 绿量的空间分布与城市热环境
4 对城市规划的启示
5 结语与展望
5.1 结语
5.2 展望
5.2.1 三维绿量调查方法的改善
5.2.2 城市热环境的监测与预测
5.2.3 城市绿量三维空间格局指标体系的构建
5.2.4 关联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研究的三维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的创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让自然做工:自然过程主导的太原城市生态系统修复[J]. 王云才. 中国园林. 2019(10)
[2]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太原市山地生态修复逻辑与策略[J]. 王云才,黄俊达. 中国园林. 2019(07)
[3]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太原市棕地修复逻辑与策略[J]. 王云才,薛竣桓. 风景园林. 2019(06)
[4]基于三维绿量的林分生态效益测算与分析——以上海浦江郊野公园为例[J]. 董艳杰,万福绪.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3)
[5]城市森林降温效应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刘海轩,许丽娟,吴鞠,徐程扬. 林业科学. 2019(04)
[6]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叶经济谱对城市热环境的响应[J]. 朱济友,于强,刘亚培,覃国铭,李金航,徐程扬,何韦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9)
[7]绿地对居住区热环境的影响综述及其规划策略研究[J]. 贺松.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18)
[8]面向城市规划的热环境与风环境评估研究与应用——以济南中心城为例[J]. 刘勇洪,张硕,程鹏飞,陈鹏,魏来,房小怡. 生态环境学报. 2017(11)
[9]基于精细化思维的城市绿地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优化途径[J]. 李晨,赵广英,沈清基,刘淑娟. 规划师. 2017(10)
[10]街谷几何形态及绿化对夏季热环境的影响探究[J]. 郑自海,陈佳捷. 现代园艺. 2017(18)
博士论文
[1]绿地缓解城市居住区热环境效应的研究[D]. 秦俊.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节约型园林植物的应用与优化研究[D]. 夏繁茂.南京林业大学 2012
[3]北京市城六区三维绿量估算与分析研究[D]. 唐雪海.北京林业大学 2011
[4]城市森林资源结构与降温功能评价研究[D]. 应天玉.东北林业大学 2009
[5]绿化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的研究[D]. 林波荣.清华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西安市城市热环境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晓晖.西安工程大学 2018
[2]几种立体绿化典型案例分析与评价[D]. 林树财.华南农业大学 2016
[3]城市中心区热环境与空间形态耦合研究[D]. 孙欣.东南大学 2015
[4]基于气候因子分析的风景园林设计策略研究[D]. 孙松林.北京林业大学 2015
[5]城市住区室外风热环境研究[D]. 张宇娟.安徽建筑大学 2015
[6]两种绿地布局方式的微气候特征及其模拟[D]. 宋培豪.河南农业大学 2013
[7]城市绿化树种生态功能研究[D]. 韩焕金.东北林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54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254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