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基于Landsat数据的南京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1 07:45
  为探究南京市城市热岛的变化特征,以Landsat数据为数据源,采用大气传输模型反演2007年与2017年南京市的地表温度并以当天南京市的城市最高、最低温度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近10 a南京市城市热岛发生了较大变化,与2007年相比冷岛、正常区和次热岛区下降了0.8%,绿岛和强热岛区增长了1.22%。空间上来看,南京强热岛区主要分布于栖霞区、玄武区、鼓楼区、秦淮区、建邺区、雨花台区以及江宁区的中部和西北部,溧水区的中部和高淳区的中部等建筑密集区、次高温区主要分布于建筑密集区的边缘地带。正常区、绿岛区占据南京市大部地区,主要分布于市边缘地区及高温区的边缘地带,冷岛区主要分布于水体及植被茂密区。 

【文章来源】:江西科学. 2020,38(05)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基于Landsat数据的南京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研究


研究区位置与Landsat影像

空间分布,南京市,地表,温度


基于均值-标准差法分级的南京市地表温度空间分布如图2所示。由图2(a)可知,2007年南京市强热岛区主要位于长江两岸,主要分布于建筑物密集地区,如栖霞区、建邺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南部、溧水区的中部、北部以及东南部分地区。次热岛区主要分布于高温区的边缘地地带以及溧水区中部,无明显的规律。正常区、绿岛区占据了南京市整个城区的大部分地区,大多分布于南京市的周边地区。冷岛区主要分布于水域区域,湖泊、河流等低温区。

柱状图,柱状图,南京市,等级


南京市温度等级变化柱状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宁城市热岛效应分析[J]. 李红梅,樊万珍.  气象科学. 2019(04)
[2]中小城市地表温度变化与下垫面关系[J]. 魏雪梅,马卫春,孔丽.  遥感信息. 2019(03)
[3]大尺度不透水面遥感估算方法比较——以京津唐为例[J]. 岳玉娟,周伟奇,钱雨果,韩立建.  生态学报. 2015(13)
[4]基于TM数据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度提取[J]. 贾维花,廉丽姝,吕宜平.  地理信息世界. 2012(06)
[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亮温变化特征[J]. 石亦霏,查勇.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9)
[6]等间距法和均值标准差法界定城市热岛的对比研究[J]. 陈松林,王天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02)
[7]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J]. 彭少麟,周凯,叶有华,粟娟.  生态环境. 2005(04)
[8]陆地卫星TM6波段范围内地表比辐射率的估计[J]. 覃志豪,李文娟,徐斌,陈仲新,刘佳.  国土资源遥感. 2004(03)



本文编号:3277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277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a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